-
公开(公告)号:CN116068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29386.3
申请日:2022-12-19
IPC: G05B13/04 , H04B10/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生生物算法的硅基微环波长锁定方法,方法包括设置加热功率上下限,随机初始化初代加热功率物种,将初代加热功率物种逐次施加在微加热器,得到输出光功率并比较得到初代最优加热功率物种,随后进行最佳加热功率判断,经过互利阶段、共栖阶段以及寄生阶段的操作,不断迭代变化加热功率物种,直至得到最佳加热功率。本发明方法相对于步进扫描搜索最佳加热功率减少了搜索次数,提高了搜索速度,解决了现存步进扫描搜索最佳加热功率搜索次数多、速度慢的痛点,为提升微环波长锁定的速度提供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22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40971.8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中山大学 , 暨南大学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IPC: H04B10/50 , H04B10/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IQ调制器级联的片上微波光子滤波系统,包括激光器、分光器、任意波形发生器、第一IQ调制器、第二IQ调制器、第三IQ调制器、第一光放大器、第二光放大器、第三光放大器、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二偏振控制器、环形器、隔离器、SBS介质、光电探测器和矢量网络分析仪。通过第一IQ调制器对泵浦光载波进行光频梳扩展,得到光频梳,以及通过第二IQ调制器将光频梳调制为目标泵浦光,并使用光放大器对目标泵浦光进行功率带宽放大处理,解决了单调制器多频率梳齿功率带宽不足的问题,克服了SBS介质的局限性,增大了微波光子滤波器系统的整体带宽,扩大了微波光子滤波器系统的带宽调节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14597.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源光网络架构和基于该构架的ONU间通信方法,该架构中,OLT与多个ODN相连,该通信方法支持同一个CO控制下的不同ONU之间不经过CO的相互通信,在该通信方法中,ONU生成一个含有上行用户数据和目标ODN地址信令的上行数据帧,并采用基于子载波复用的频分复用技术,将其调制到系统预分配的子载波上,OLT在收到上行数据后,根据上行数据中的地址信令信息为数据分发下行波长,下发至与其相连的目标ODN上,使得各用户的数据传输仅在OLT与ONU之间进行,CO只负责发送通信权限控制指令,控制OLT的下行通信,而不再处理上行的ONU数据,减少了同一CO控制下的ONU之间的数据进入CO造成对其存储空间的占用,使得CO能满足更多跨CO的ONU间通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43511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910570940.7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光纤法布里珀罗应力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隔离器、耦合器、偏振控制器、保偏光纤、空芯光纤和光谱仪;空芯光纤的两端均与单模光纤熔接,形成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I),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一端连接偏振控制器后和耦合器的第三端口连接,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另一端连接保偏光纤后和耦合器的第四端口连接,构成光纤塞格纳克环干涉仪(FSI);宽带光源连接隔离器后和耦合器的第一端口连接,光谱仪和耦合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本发明无需借助二氧化碳等昂贵的加工设备,制作工艺简单,更加易于推广,且实现了应力测量灵敏度的大幅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87395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10994801.2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速正交偏振成像装置及方法,该成像方法过程如下:飞秒激光经滤波、色散、增益与正交偏振复用后一分二成正交信号光与参考光,且正交偏振方向沿着保偏光纤快慢轴;信号光先经衍射空间散开,后进入空间光成像系统,携带样品信息后沿光路返回;加载样品信息的信号光与参考光一起接入光学相干接收机完成光学相干探测,并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高速模数转换对电信号高速采样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最后由计算机解调复原图像。本发明与传统CCD成像传感器相比,在保证微米级成像分辨率的情况下,能以超高的百MHz帧率获取样品的偏振信息,而且基于光学相干接收机的全数字采集有利于后期实时分析以及图像优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8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52217.5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时间拉伸的穆勒矩阵测量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宽带脉冲光源、时间拉伸模块、光谱调制模块以及采样模块;所述时间拉伸模块包括滤波器、色散模块以及放大器;所述光谱调制模块包括偏振生成模块以及偏振分析模块;所述采样模块包括光电探测器以及实时采样模块;所述偏振生成模块包括起偏器以及多块波片,用于生成特定的偏振态;所述偏振分析模块包括检偏器以及多块波片,用于对经过样品后的光束偏振态进行解析。本发明将光学时间拉伸技术用于穆勒矩阵测量,测量速度可达到100MHz量级,单次穆勒矩阵测量时间提高到10ns量级,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穆勒矩阵测量实时性较差,测量速度较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2711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60462.X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少模相移光栅的多波长光纤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少模光纤、扭转装置和偏振控制器;少模光纤上设置有N个高阶导模长周期光纤光栅,N≥2,N高阶导模长周期光纤光栅级联形成了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扭转装置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扭转装置固定不动,另一个扭转装置可扭转;少模光纤的两端分别固定在2个扭转装置上,且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位于2个扭转装置之间;少模光纤的一端和偏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利用可调节的扭转装置旋转所刻写的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改变相移光栅的折射率调制,使得模式的谐振耦合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在多个波长下同时实现目标模式之间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024351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70940.7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光纤法布里珀罗应力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隔离器、耦合器、偏振控制器、保偏光纤、空芯光纤和光谱仪;空芯光纤的两端均与单模光纤熔接,形成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仪(FPI),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一端连接偏振控制器后和耦合器的第三端口连接,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另一端连接保偏光纤后和耦合器的第四端口连接,构成光纤塞格纳克环干涉仪(FSI);宽带光源连接隔离器后和耦合器的第一端口连接,光谱仪和耦合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本发明无需借助二氧化碳等昂贵的加工设备,制作工艺简单,更加易于推广,且实现了应力测量灵敏度的大幅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8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614597.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源光网络架构和基于该构架的ONU间通信方法,该架构中,OLT与多个ODN相连,该通信方法支持同一个CO控制下的不同ONU之间不经过CO的相互通信,在该通信方法中,ONU生成一个含有上行用户数据和目标ODN地址信令的上行数据帧,并采用基于子载波复用的频分复用技术,将其调制到系统预分配的子载波上,OLT在收到上行数据后,根据上行数据中的地址信令信息为数据分发下行波长,下发至与其相连的目标ODN上,使得各用户的数据传输仅在OLT与ONU之间进行,CO只负责发送通信权限控制指令,控制OLT的下行通信,而不再处理上行的ONU数据,减少了同一CO控制下的ONU之间的数据进入CO造成对其存储空间的占用,使得CO能满足更多跨CO的ONU间通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682047.5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多波长高阶模式产生方法,属于光纤光缆领域。该方法为:将两个长周期光纤光栅间隔一段距离L之后级联,其中的两个长周期光纤光栅不限定是否一致,只要求实现耦合的模式一致,用以实现少模光纤中的基模到高阶纤芯导模的转换,级联的长度L用以控制高阶模式转换的波长数即谐振波长数。本发明的高阶模式产生方法利用一对纤芯模式干涉原理旨在解决目前在少模光纤中利用长周期光纤光栅来产生高阶模式的波长局限性,实现在多个波长下产生高阶模式,效果明显,制作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