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在作为微透镜、显微成像、荧光增强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129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56311.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叶绿体在作为微透镜、显微成像、荧光增强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了叶绿体的聚光特性,将叶绿体用作微透镜使用,叶绿体制备方式简单,制备时长短,可批量获取;且叶绿体可从多种植物细胞中提取,可提取的范围广;叶绿体直径分布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实验需求。通过将叶绿体用作微透镜使用,可实现对各种微观结构的体外、体内显微成像;通过结合光镊技术,可实现对叶绿体的变焦,满足不同的成像要求,提高了叶绿体微透镜在光学成像和探测中的灵活性。而且,叶绿体为天然生物结构,以叶绿体作为微透镜显著提高了显微成像的生物兼容性。除了显微成像外,本发明还利用叶绿体实现了荧光信号的增强,为细胞内动态过程检测等提供了可能性。

    基于光纤探针的植物活体细胞捕获和操控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4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354421.9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探针的植物活体细胞捕获和操控装置及其方法。基于光纤探针的植物活体细胞捕获和操控装置包括激光器、电脑、电荷耦合元件、显微镜、物镜、光纤探针、玻璃管、载玻片、光纤调节架、载物台。基于光纤探针的植物活体细胞捕获和操控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1:制备用于捕获和操控的光纤探针;步骤S2:组装一维叶绿体阵列;步骤S3:操控一维叶绿体阵列在活细胞内运动;步骤S4:组装二维叶绿体阵列。本发明实现了对植物细胞内的典型的细胞器叶绿体的操控、排列和组装,此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基因工程至关重要。

    一种光耦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27945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78967.X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耦合材料,包括衬底和设置在所述衬底表面的纳米线交叉耦合层,所述纳米线交叉耦合层包括核-壳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和与所述核-壳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相接触的金属纳米线。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光耦合材料中,金属纳米线的等离激元可以被来自核-壳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的光致发光信号有效的激发,进而提高光耦合材料的耦合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光耦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金属纳米线与核-壳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组装成交叉结构,实现了光耦合,既经济又高效。

    一种光纤微探针制备方法、调焦方法以及调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5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39826.2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微探针制备方法、调焦方法以及调焦装置,其中装置包括:激光器和光纤微探针;所述光纤微探针一端与所述激光器连接;所述光纤微探针的另一端用于捕获红细胞溶液的单个红细胞;所述光纤微探针直径与红细胞直径相同;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射不同功率的激光调整单个红细胞的形变参数,以调节所述光纤微探针的成像焦距。本调焦装置选取人体血管内天然存在的红细胞作为聚光器和变焦元件,通过激光器发射激光以调整红细胞的形变参数,进而调节光纤微探针的成像焦距。对比其它用于血液疾病诊疗的设备,本申请的调焦设备可以提高设备的生物兼容性,同时具有多功能、体积小等优势。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内。

    一种基于微纳米马达的运输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67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28425.2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纳米马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纳米马达的运输方法及其应用。该运输方法为非接触式,包括以下步骤:(1)在含有待运输物的溶液中加入运动方式为转动的光驱动微纳米马达;(2)采用光势阱驱动所述光驱动微纳米马达在设定位置旋转,使所述待运输物的周围溶液产生设定流场,从而非接触式地带动所述待运输物向目标位置移动。本发明通过光势阱驱动微纳米马达旋转的方式,能非接触性地实现对待运输物的定向运输,尤其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的药物递送。

    双向传输纳米颗粒和细胞的光纤探针、系统、生物传送带及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294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1219435.4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向传输纳米颗粒和细胞的光纤探针、系统、生物传送带及传输方法,属于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纳米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双向传输纳米颗粒和细胞的光纤探针前端的外周面为抛物线型,且所述光纤探针的前端一体拉伸有圆柱形尖端。本发明所述光纤探针能够基于自然细胞组装形成的生物传送带,实现对纳米颗粒和生物细胞的双向传输,克服以往方案应用于生物系统的痛点,同时还有望应用于活体血管之中。本发明仅使用两根光纤探针,避免了复杂的材料制备和系统集成。

    一种基于扫描式光镊的纳米颗粒筛选与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2011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06135.X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扫描式光镊的纳米颗粒筛选与分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器、集成声光偏转器AOD、扩束镜、二向色镜、显微镜、样品室、照明光源、反射镜、聚光镜和CCD相机;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束依次经过所述AOD调制、所述扩束镜扩束、所述二向色镜耦合垂直射入倒置的所述显微镜中,经所述倒置的显微镜聚焦到样品室中;所述倒置的显微镜上方设置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透过所述倒置的显微镜和所述二向色镜,经过所述反射镜反射和所述聚光镜会聚到CCD相机中。本发明中的上述装置无需依赖制作出其他微型器件,只要基于扫描光镊且仅需要改变扫描频率便可实现双向分选。

    一种量子等离激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7929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43059.3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等离激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耦合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等离激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银纳米线水溶液和CdSe-ZnS量子点水溶液混合后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溶液;在真空条件下,将所述混合溶液在基底上进行旋涂处理,得到量子等离激元材料。本发明以银纳米线作为等离子体波导,以CdSe-ZnS量子点作为量子发射器,构建了一种新的量子等离激元体系,而且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等离激元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旋涂技术,将量子点均匀分布在银纳米线上,得到了一种新的量子等离激元体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量子等离激元材料制备方法复杂的问题。

    基于光子纳米喷射阵列的光学捕获和探测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8098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176035.4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1/32 G01N15/10 G01N2015/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子纳米喷射阵列的光学捕获和探测的装置,包括显微镜,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设置有微流通道,微流通道由盖玻片和载玻片组成,微流通道内设置有两根光纤,两根光纤外部均套有玻璃毛细管,玻璃毛细管被固定在可调的光线调节架上,其中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Y型的光纤耦合器、光电探测器和光纤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的另一端连接示波器,另一根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激光器。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光子纳米喷射阵列的光学捕获和探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用于捕获和探测的微型光纤探针;2.制作微透镜阵列;3.利用组装好的微透镜来捕获和探测荧光纳米颗粒;4.利用组装好的微透镜来捕获和探测大肠杆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