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346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51281.6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短肽及其在治疗痤疮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中的自组装短肽含有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自组装短肽,其氨基酸序列为:FFLQLQAEER,该自组装短肽能抑制皮脂腺的过度增殖,减少皮肤的油脂分泌,且毒性和副作用更小,适用人群更广,具有良好的透皮性,可用于抗痘方面,特别是用于治疗青春期以及妊娠期因激素水平变化而产生的痤疮,且由于该自组装短肽仅有10个氨基酸,经过修饰使短肽短肽自组装成纳米球,稳定性能更好,能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使用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417697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0347417.4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93/08 , A61K31/35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苯三酚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间苯三酚衍生物是(±)Myrtucyclitone C和(±)Myrtucyclitone D,结构如式I所示。(±)Myrtucyclitone C和(±)Myrtucyclitone D是由38个碳原子组成的环聚酮‑间苯三酚‑环聚酮三聚体,且其中一个环聚酮片段发生重排,是具有新颖骨架结构的化学实体;该类化合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葡菌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对真核细胞毒性很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98685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238171.1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D311/82 , A61K31/35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Myrtucommulone R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间苯三酚三聚体Myrtucommulone R结构如式I所示,是新的天然产物。该化合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葡菌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等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且对真核细胞毒性很低,预示它具有良好的药用前景,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菌药物制剂。抗菌药物制剂中含有Myrtucommulone R,余量为药用辅料或其它可配伍的药物;所述的抗菌药物制剂包括多种临床药物剂型。
-
公开(公告)号:CN10741769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347417.4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93/08 , A61K31/352 , A61P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苯三酚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间苯三酚衍生物是(±)Myrtucyclitone C和(±)Myrtucyclitone D,结构如式I所示。(±)Myrtucyclitone C和(±)Myrtucyclitone D是由38个碳原子组成的环聚酮-间苯三酚-环聚酮三聚体,且其中一个环聚酮片段发生重排,是具有新颖骨架结构的化学实体;该类化合物在较低浓度下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葡菌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对真核细胞毒性很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97758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0030509.X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天然药物及日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组织修复的美洲大蠊新多肽及应用。所述的促进组织修复的新多肽,命名为Periplapeptide B,其结构如式I所示。该新多肽在较低浓度下即可促进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人永生化表皮细胞的迁移,毒副作用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制备治疗创伤、烫伤、溃疡的药物或改善皮肤美感的化妆品和日化用品。H-Ala-Ala-Pro-Pro-Ser-Asn-Leu-Lys-Glu-Val-Pro-Ile-Ile-Ala-Tyr-OH 式I。
-
公开(公告)号:CN10607439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97620.2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16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凝固浴剪切法制备的聚合物载药微球及其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一种凝固浴剪切装置,包括微量注射泵,注射器,旋转电机,搅拌棒,盛放凝固浴的容器;所述的注射器中的乳液由微量注射泵推动并注射入盛放凝固浴的容器中,搅拌棒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带动凝固浴旋转。旋转的液体产生剪切作用。乳液在剪切力作用下逐渐拉长变细,分散为球状液滴,在凝固浴中扩散,逐渐固化为固态微球,最后加入过量凝固液,使微球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安全,温和,便捷,简易,易于实现;所制备微球粒径均一度高,分散性能优良;可控包封率;使用沉淀代替离心收集微球,避免微球受损。
-
公开(公告)号:CN102191204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94517.8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新筛选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细黄链霉菌及其应用。该菌株为细黄链霉菌GNF1(Streptonmyces microflavus GNF1),2011年3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1061。该菌株以市售的复合微生物有机肥作为菌源,经筛选分离得到。其代谢产物含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物质,不仅可以抑制土壤固有细菌,还能抑制人体的一些原核病原微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13000.4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311/96 , C07D493/10 , A61K31/35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环聚酮类化合物和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应用,所述多环聚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类型与现有抗骨肉瘤化疗药物不同,为具有全新结构的化合物,同时发明人经过实验发现所述多环聚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骨肉瘤细胞143B和U2OS活性,部分化合物的抗骨肉瘤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该结果进一步表明本申请的多环聚酮类化合物能够显著抑制骨肉瘤的生长,有望发展成一类新型抗骨肉瘤药物,可用于治疗骨肉瘤及其所引起的骨关节疼痛和肺病等疾病。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的多环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高效且简洁,同时具有良好的原料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46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810856790.1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岗梅根药HPLC‑ELSD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所述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照品的制备;(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药材HPLC‑ELSD指纹图谱测定条件的建立及测定。上述岗梅根药材HPLC‑ELSD指纹图谱确认了17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对其中10个主要色谱峰进行了明确的化学指认,其中9个为新化合物,以此建立了岗梅根药材HPLC‑ELSD特征指纹图谱。该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且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可较全面地反映岗梅根药材化学组成的整体特征,可应用于岗梅根药材的真伪和品质鉴别,能有效地控制岗梅根药材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60911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0903220.8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分析和质量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织修复因子PA1的含量测定方法在美洲大蠊及其相关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采用了组织修复因子PA1作为对照品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含量测定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专属性,操作简便,可用于美洲大蠊药材、提取物及其相关产品(康复新液等)的质量控制,具有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