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69057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580041119.2

    申请日:2005-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是沿着管轴方向连结多个管群块而形成的,该管群块由具备多个贯通孔的多片基板以及管内与贯通孔连通并且设在基板之间的多个管构成。由于连结管群块形成规定的大小,所以可以缩短管群块的管长,通过注射模塑成形或压铸等能够很容易地同时制造基板和管,而且由于没有插入并粘结管的工序,因此,能以低价格提供保持良好热交换性能的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42729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580011308.5

    申请日:2005-04-1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保持优良热交换性能并且结构易于制造、廉价且品质好、可靠性高的热交换器,其包括:大致平行设置有第一切口(30)和第二切口(40)的第一基板(26),以及设置有与第一切口(30)大致相同形状的第三切口(50)的第二基板(28)。另外,将第二基板(28)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比第二切口(40)短。层积多个第一基板(26)和第二基板(28),使得设置在第一基板(26)上的第一切口(30)和设置在第二基板(28)上的第三切口(50)连通。设置在第一基板(26)上的第一切口(30)和设置在第二基板(28)上的第三切口(50)构成管外流路(60)。设置在第一基板(26)上的第二切口(40)和第二基板(28)构成管内流路(70)。因为能够由设置有切口的基板构成只由管构成的热交换部,所以能够容易制作热交换器。另外,能够廉价地提供热交换器。

    微型燃气轮机系统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3552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611236710.X

    申请日:2016-12-28

    Abstract: 本公开的微型燃气轮机系统具备微型燃气轮机装置和抽气循环装置。微型燃气轮机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燃烧器以及第一涡轮。第一涡轮使在燃烧器中产生的燃烧气体膨胀。抽气循环装置包括第二压缩机和第二涡轮。第二压缩机使通过抽出从第一压缩机排出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而产生的抽气流入。第二涡轮使从第二压缩机排出的工作流体膨胀。从第二涡轮排出的工作流体对第一涡轮进行冷却。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6336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580011308.5

    申请日:2005-04-1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保持优良热交换性能并且结构易于制造、廉价且品质好、可靠性高的热交换器,其包括:大致平行设置有第一缝隙(30)和第二缝隙(40)的第一基板(26),以及设置有与第一缝隙(30)大致相同形状的第三缝隙(50)的第二基板(28)。另外,将第二基板(28)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比第二缝隙(40)短。层积多个第一基板(26)和第二基板(28),使得设置在第一基板(26)上的第一缝隙(30)和设置在第二基板(28)上的第三缝隙(50)连通。设置在第一基板(26)上的第一缝隙(30)和设置在第二基板(28)上的第三缝隙(50)构成管外流路(60)。设置在第一基板(26)上的第二缝隙(40)和第二基板(28)构成管内流路(70)。因为能够由设置有缝隙的基板构成只由管构成的热交换部,所以能够容易制作热交换器。另外,能够廉价地提供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9848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480025192.6

    申请日:2004-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06 F28D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两个流体间的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由具有第1壁(5a)和第2壁(5b)相互紧贴的双层壁(5)的内管(4),以及与内管(4)基本同轴、在内部具有内管(4)的外管(6)构成。第一流体流动于内管(4)的内部,第二流体流动于内管(4)和外管(6)之间的环状部中。由此,虽然是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之间具有确保安全性的双层壁5这样简单的结构,但由于在第一流体的流路和第二流体的流路之间确保了充分的接触面积,故能得到高的热交换效率。

    热交换器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53080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480025192.6

    申请日:2004-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06 F28D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两个流体间的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由具有第1壁(5a)和第2壁(5b)相互紧贴的双层壁(5)的内管(4),以及与内管(4)基本同轴、在内部具有内管(4)的外管(6)构成。第一流体流动于内管(4)的内部,第二流体流动于内管(4)和外管(6)之间的环状部中。由此,虽然是在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之间具有确保安全性的双层壁5这样简单的结构,但由于在第一流体的流路和第二流体的流路之间确保了充分的接触面积,故能得到高的热交换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