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送风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8770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20856.8

    申请日:2012-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5D20/12

    Abstract: 一种加热送风装置,包括:壳体(3),其内部设置有:送风单元(9),用于使从空气吸入口(2a)所吸入的空气从空气吹出口(2b)排出;加热单元(H),用于对所述送风单元(9)所送出的风进行加热;热风流路(31),其中在对所述加热单元(H)进行驱动的情况下使加热后的风通过所述热风流路(31);以及冷风流路(32),其中使原始状态的风通过所述冷风流路(32);温度感测单元(40),用于感测环境温度;以及控制单元(35),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测单元(40)的检测温度,对所述加热单元(H)进行控制。所述温度感测单元(40)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的所述冷风流路(32)中。

    加热送风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87706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320856.8

    申请日:2012-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5D20/12

    Abstract: 一种加热送风装置,包括:壳体(3),其内部设置有:送风单元(9),用于使从空气吸入口(2a)所吸入的空气从空气吹出口(2b)排出;加热单元(H),用于对所述送风单元(9)所送出的风进行加热;热风流路(31),其中在对所述加热单元(H)进行驱动的情况下使加热后的风通过所述热风流路(31);以及冷风流路(32),其中使原始状态的风通过所述冷风流路(32);温度感测单元(40),用于感测环境温度;以及控制单元(35),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测单元(40)的检测温度,对所述加热单元(H)进行控制。所述温度感测单元(40)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的所述冷风流路(32)中。

    头皮护理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6835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180040570.8

    申请日:2011-08-26

    Abstract: 头皮护理装置(10)包括:输出轴(56);马达部(32),其用于驱动输出轴(56);主体外壳(13),其收容马达部(32);作用头部(12),其能安装于主体外壳(13)或自主体外壳(13)卸下。作用头部(12)包括:作用件(81a~81d),利用输出轴(56)至少沿与输出轴(56)的轴向正交的方向驱动该作用件(81a~81d),该作用件(81a~81d)具有挠性,且具有在驱动作用件(81a~81d)时对使用者的头皮施加刺激的作用突起(83);比作用件(81a~81d)硬的头部基座部(62),其支承作用件(81a~81d),且设置为能安装于主体外壳(13)或自主体外壳(13)卸下;作为限制构件的卡合部(67)和连结构件(68),它们限制作用件(81a~81d)相对于头部基座部(62)沿轴向移动。

    头皮护理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7951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80042108.1

    申请日:2011-08-22

    Abstract: 头皮护理装置(10)包括:装置主体部(11),其具备用于驱动连结轴(47)的驱动源(32),和收容上述驱动源(32)的主体外壳(13);作用头部(12),其组装于上述主体外壳。作用头部(12)具有多个作用件(81a~81d),这些作用件(81a~81d)具有作用突起(83a),基于连结轴(47)的驱动而至少沿与连结轴(47)的轴向正交的方向驱动该作用突起(83a)。沿连结轴(47)的轴向投影得到的上述作用头部(12)的投影图像呈具有多个角部(K)的多边形,上述多个作用件(81a~81d)设置在与上述多个角部(K)分别对应的位置。

    头皮护理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68354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80040570.8

    申请日:2011-08-26

    Abstract: 头皮护理装置(10)包括:输出轴(56);马达部(32),其用于驱动输出轴(56);主体外壳(13),其收容马达部(32);作用头部(12),其能安装于主体外壳(13)或自主体外壳(13)卸下。作用头部(12)包括:作用件(81a~81d),利用输出轴(56)至少沿与输出轴(56)的轴向正交的方向驱动该作用件(81a~81d),该作用件(81a~81d)具有挠性,且具有在驱动作用件(81a~81d)时对使用者的头皮施加刺激的作用突起(83);比作用件(81a~81d)硬的头部基座部(62),其支承作用件(81a~81d),且设置为能安装于主体外壳(13)或自主体外壳(13)卸下;作为限制构件的卡合部(67)和连结构件(68),它们限制作用件(81a~81d)相对于头部基座部(62)沿轴向移动。

    电动剃须刀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97759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010002171.X

    申请日:2010-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6B19/048 B26B19/105

    Abstract: 一种电动剃须刀,包括:将由用户的手保持的握紧部;和头部,其被构造为保持剃须刀片单元,并被支撑为相对于所述握紧部沿预定方向可摆动,其中,所述头部设置有:修边刀片单元,其被构造为由操作元件在准备使用状态和储存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头部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被构造为当所述修边刀片单元由所述操作元件的操作切换至准备使用状态时与所述操作元件接合。

    电动剃须刀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97757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010000668.8

    申请日:2010-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6B19/046 B26B19/048

    Abstract: 在电动剃须刀上,通过简单的构成,实现外刃稳定的保持,防止使用时外刃的晃动,高效的使用方便的好产品。电动剃须刀1,包括固定外刃3的外刃框4,和上下自由移动地保持外刃框4的框保持体5,和安置框保持体5的外刃安置台6;外刃安置台6在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含有向上部方向突出的突起61,框保持体5含有在被安置在外刃安置台6上时包围各突起61的周围并与突起61接合而固定位置的接合框51。由于接合框51包围位于外刃安置台6的长度方向上的各端部的两突起61的周围,并使框保持体5与外刃安置台6接合而固定位置,所以能够坚固外刃安置台6上的框保持体5的固定位置,另外,位置固定精度也较高,使用时外刃不会晃动,可以使用方便地高效地进行剃须。

    干式剃须刀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9522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710198703.X

    申请日:2007-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6B19/046 B26B19/10 B26B19/384 B26B19/42

    Abstract: 一种干式剃须刀,具有带纵轴线的长形剃须刀头。剃须刀头承载有:设置于其相对横向端的半圆柱形的第一外刀片和第二外刀片;以及设置在第一外刀片与第二外刀片之间的半圆柱形精修刀片和狭缝刀片。精修刀片具有精修刀网,精修刀网与第一外刀片和第二外刀片的刀网相比更深地弯曲,形成宽度小于第一外刀片和第二外刀片的刀网宽度的弧形轮廓。设置在第一外刀片后方的精修刀网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以进行比第一外刀片和第二外刀片更贴紧的剃刮。皮肤保护装置突出于第一外刀片与精修刀片之间,以在第一外刀片位于移动方向的前导侧的情况下剃须刀头移过使用者的皮肤时保护皮肤,使皮肤不会被过多地压到精修刀网的侧部,从而减少皮肤刺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