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11086A
公开(公告)日:1999-03-17
申请号:CN98119241.6
申请日:1998-09-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即使以高能量密度,且在高温下反复进行充放电循环的情况下,容量劣化程度也较小的碱性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的碱性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由氢氧化镍粒子和覆盖氢氧化镍粒子的钴氧化物层组成;前述钴氧化物的钴价数大于3.0、结晶内部含有钾离子或钠离子、且固定有氢氧化锂或锂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00452527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10071897.2
申请日:2003-05-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08 , H01M2/1673 , H01M2/26 , H01M4/13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10/0587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板,由正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该物质部的正极集电体构成,该正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板,由负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该物质部的负极集电体构成,该负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夹在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电解液;以及电池容器。通过将正极板和负极板以二者之间夹着隔板的方式卷绕而构成极板组,该极板组中负极活性物质部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位于正极集电体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外侧,正极集电体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位于正极活性物质部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外侧,且正极集电体上未被正极活性物质部覆盖的露出部被绝缘材料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263191C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01810535.1
申请日:2001-04-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5 , H01M2/02 , H01M2/0217 , H01M2/12 , H01M4/32 , H01M4/366 , H01M4/48 , H01M2004/028 , Y02E60/124
Abstract: 一种由上下具有集电体的极板组、碱性电解液及具有容纳极板组和碱性电解液的近似长方体部分的电池外壳构成的电动工具用镍氢蓄电池,其碱性电解液的量为用式(1)表示的电池内剩余空间体积V的70~90%,V=S·h-(V1+V2+V3+V4) (1)式中,S为近似长方体部分的内部空间的横截面积,h为极板组的高度,V为正极的实际体积,V2为负极的实际体积,V3为隔膜的实际体积,V4为两个集电体的体积。它能解决镍氢蓄电池特有的因深度放电及反向充电等引起的容量下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63178C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03178726.6
申请日:2003-07-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55 , H01M10/443 , H01M10/6235 , H01M10/625 , H01M10/637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电源系统,由收容至少1个蓄电池的电池组件和安装有所述电池组件的安装部构成,所述安装部被设在电源使用设备中,所述电池组件具有带充电端子的充电电路和带放电端子的放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具有控制充电时的电压和电流的控制电路,所述安装部具有用于与所述放电端子连接的突出的外部端子,所述电池组件具有所述外部端子的插入部,所述放电端子被设置在所述插入部内被隐蔽的位置,在将所述外部端子插入于所述插入部的状态下,所述电池组件可从初期位置向固定位置移动,可在所述固定位置实现所述外部端子与所述放电端子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204645C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02154338.0
申请日:2002-11-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a)通过使正极材料附着在正极芯材上而获得正极板的工序,(b)通过使负极材料附着在负极芯材上而获得负极板的工序,(c)通过将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夹有分隔片地进行卷绕而获得柱状的极板组的工序,以及(d)将所述极板组与电解液一起收容在电池容器内的工序,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至少一方,在沿其长度方向的端部上具有芯材露出部,在所述极板组的上面和下面的至少一方上,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任一个芯材露出部突出,在所述工序(c)和所述工序(d)之间,还包括(e)通过一边以卷绕轴为中心使所述极板组旋转,一边使夹具从外周部向中心部对所述芯材露出部的端面推压抵接,一边形成由向中心部弯曲的所述芯材露出部构成的平坦部的工序,以及(f)使集电板与所述平坦部接合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82616C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00801958.4
申请日:2000-03-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5 , H01M6/10 , H01M6/42 , H01M10/283 , H01M2004/025 , Y02E60/12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延长电解液的注液时间而能够进行良好的大电流放电的高容量镍氢蓄电池。该电池具备电极群、放置所述电极群的金属盒以及具备安全阀且将所述金属盒的开口部分进行密封的封口板,所述电极群具有以非烧结式圆筒状的一极性的电极为中心,隔着隔离层将非烧结式中空圆筒状的另一极性的电极与非烧结式中空圆筒状的一极性的电极相互叠层成同心圆状的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165089C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01121106.7
申请日:2001-05-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真正使负极放电储量达到适量化的碱性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2个步骤,即,对由氢氧化钴及氢氧化镍固溶体组成的原料粉末进行氧化处理,使前述氢氧化钴氧化为羟基氧化钴的步骤1;以及对步骤1获得的粉末再次进行氧化处理,使前述氢氧化镍固溶体氧化为羟基氧化镍固溶体的步骤2。
-
公开(公告)号:CN1324757C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510074021.9
申请日:2003-05-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08 , H01M2/1673 , H01M2/26 , H01M4/13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a)正极板,它由正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部的正极集电体构成,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b)负极板,它由负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部的负极集电体构成,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c)隔板,它夹在上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d)电解液;e)电池容器,用于收装上述正极板、负极板、隔板及电解液,通过将上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以二者之间夹着隔板的方式卷绕而构成极板组,上述正极集电体由绝缘片和形成于绝缘片的两面上的导电层构成,在所述绝缘片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设有未被导电层覆盖的、所述绝缘片的露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246926C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03138296.7
申请日:2003-05-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08 , H01M2/1673 , H01M2/26 , H01M4/13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10/0587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a)正极板,它由正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部的正极集电体构成,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b)负极板,它由负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部的负极集电体构成,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c)隔板,它夹在上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d)电解液;(e)电池容器,用于收装上述正极板、负极板、隔板和电解液。通过将上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以二者之间夹着隔板的方式卷绕而构成隔板组,上述隔板组中沿正极集电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位于沿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694300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74021.9
申请日:2003-05-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08 , H01M2/1673 , H01M2/26 , H01M4/13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a)正极板,它由正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部的正极集电体构成,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b)负极板,它由负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部的负极集电体构成,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c)隔板,它夹在上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d)电解液;(e)电池容器,用于收装上述正极板、负极板、隔板及电解液,通过将上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以二者之间夹着隔板的方式卷绕而构成极板组,上述正极集电体由分别形成于绝缘片及其两面上的导电层构成,在所述绝缘片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设有所述绝缘片的露出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