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61915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0910163521.8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F28F3/025 , F28F3/12 , F28F2265/32 , H01L21/488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液冷式冷却装置(1)具有在后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入口(11)并在前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出口(12)的壳体(2)。在壳体(2)内的冷却液入口(11)与冷却液出口(12)之间的位置,配置有形成冷却液从后方向前方流动的多个流道(18)的波纹翅片(17)。在壳体(2)的顶壁(3)外面设有发热体安装部(10)。在壳体(2)的底壁(4)内面上的从与发热体安装部(10)相对的部分向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设有与波纹翅片(17)的前后两端部抵接而进行波纹翅片(17)的前后方向的定位的突起(23A、23B)。根据该液冷式冷却装置(1),能够可靠地防止制造时的翅片位置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91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0910163520.3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F28F3/025 , F28F3/12 , F28F2265/3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液冷式冷却装置(1)具有在后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入口(11)且在前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出口(12)的壳体(2)。在壳体(2)内的冷却液入口(11)与冷却液出口(12)之间的位置配置有形成多个流道(18)的翅片(17)。壳体(2)内的比翅片(17)靠后侧的部分设为入口集流部(21),并且比翅片(17)靠前侧的部分设为出口集流部(22)。入口集流部(21)内的后侧面从右方朝向左方而向翅片(17)侧倾斜。在入口集流部(21)内的后侧面的左端部的下部设有在左右方向上直线状延伸且进行翅片(17)的后端部的定位的定位用垂直面(23)。翅片(17)的后端部与定位用垂直面(23)抵接。根据该液冷式冷却装置(1)能够防止制造时翅片位置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868854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880116918.5
申请日:2008-1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B60L1/003 , B60L3/003 , B60L2240/36 , B60L2240/525 , H01L2924/0002 , H05K7/20927 , H01L2924/00
Abstract: 液冷式冷却装置(1)的壳体(2)具有周壁(5),该周壁(5)具有相互相对向的右侧壁(6)及左侧壁(7)。在右侧壁(6)的一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入口(11),并在左侧壁(7)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出口(12)。在壳体(2)内的两侧壁(6、7)之间且是冷却液入口(11)和冷却液出口(12)之间的位置,设有由冷却液在两侧壁(6、7)的长度方向上流动的多条流路(18)构成的并列流路部分(19)。壳体(2)内的比并列流路部分(19)靠上游侧的部分为入口储液箱部(21),同样地,下游侧的部分为出口储液箱部(22)。入口储液箱部(21)的流路截面积从冷却液入口(11)侧朝向左侧壁(7)侧变小。使出口储液箱部(22)的形状与入口储液箱部(21)的形状在并列流路部分(19)的宽度方向上非对称。根据该液冷式冷却装置(1),能够使呈并列状地形成有多条流路(18)的并列流路部分(19)的宽度方向的流速分布均等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915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63521.8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F28F3/025 , F28F3/12 , F28F2265/32 , H01L21/488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液冷式冷却装置(1)具有在后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入口(11)并在前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出口(12)的壳体(2)。在壳体(2)内的冷却液入口(11)与冷却液出口(12)之间的位置,配置有形成冷却液从后方向前方流动的多个流道(18)的波纹翅片(17)。在壳体(2)的顶壁(3)外面设有发热体安装部(10)。在壳体(2)的底壁(4)内面上的从与发热体安装部(10)相对的部分向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设有与波纹翅片(17)的前后两端部抵接而进行波纹翅片(17)的前后方向的定位的突起(23A、23B)。根据该液冷式冷却装置(1),能够可靠地防止制造时的翅片位置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661914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63520.3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F28F3/025 , F28F3/12 , F28F2265/3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液冷式冷却装置(1)具有在后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入口(11)且在前端部形成有冷却液出口(12)的壳体(2)。在壳体(2)内的冷却液入口(11)与冷却液出口(12)之间的位置配置有形成多个流道(18)的翅片(17)。壳体(2)内的比翅片(17)靠后侧的部分设为入口集流部(21),并且比翅片(17)靠前侧的部分设为出口集流部(22)。入口集流部(21)内的后侧面从右方朝向左方而向翅片(17)侧倾斜。在入口集流部(21)内的后侧面的左端部的下部设有在左右方向上直线状延伸且进行翅片(17)的后端部的定位的定位用垂直面(23)。翅片(17)的后端部与定位用垂直面(23)抵接。根据该液冷式冷却装置(1)能够防止制造时翅片位置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205480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010523955.7
申请日:2010-10-26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H01L23/367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冷式冷却装置(1),其具备设置有冷却液流路(15)的壳体(2)。在壳体(2)的安装有发热体(H)的顶壁(3)的面对冷却液流路(15)的部分的内部表面,隔着间隔地设置多片散热片(16A、16B)。各散热片(16A、16B)的由与散热片高度方向正交的水平面切断出的形状为波形。由连接左侧的散热片(16A)的相邻的2个波峰部(19)和位于两波峰部(19)之间的波谷部(21)的2个倾斜部(22)的右侧面(22a)和上述水平面形成的2条交线相交的点(P1)由第1直线(L1)连结,由连接右侧的散热片(16B)的相邻的2个波谷部(21)和位于两波谷部(21)之间的波峰部(19)的2个倾斜部(22)的左侧面(22b)和上述水平面形成的2条交线相交的点(P2)由第2直线(L2)连结。第1直线(L1)位置比第2直线(L2)靠右侧散热片侧(16B)侧。本发明的液冷式冷却装置(1)适用于例如车辆等的半导体电力转换装置,适合用于冷却半导体元件等的发热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