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4869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580042471.1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大的充放电容量,不可逆容量小,能有效利用活性物质。本发明能解决如下课题,即,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利用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积为30m2/g以下,利用元素分析求得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比(H/C)为0.1以下,平均粒径为50μm以下,然后利用公式(1):(式中,Imax是在使用CuKα射线测定的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的衍射角(2θ)为20~25°的范围中测定的碳002衍射线强度的最大值,Imin是在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的衍射角(2θ)为15~20°的范围中测定的衍射强度的最小值,I35是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的衍射角(2θ)为35°时的衍射强度)求得的衍射强度比(R值)为1.2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66381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2307.0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大的充放电容量,作为掺杂容量与去掺杂容量之差的不可逆容量小,能有效利用活性物质。所述问题通过本发明的如下方法解决,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1)碱浸渍工序,向碳质前驱体添加碱金属元素或者含有碱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得到碱浸渍碳质前驱体;(2)烧成工序,(a)将所述碱浸渍碳质前驱体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800℃~1500℃下进行正式烧成得到烧成物,或者(b)将所述碱浸渍碳质前驱体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400℃以上且小于800℃下进行预备烧成,然后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800℃~1500℃下进行正式烧成得到烧成物;以及(3)利用热解碳包覆所述烧成物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66638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1493.6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4/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1/02 , C01B32/05 , C01P2004/61 , C01P2006/10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C01P2006/80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大的充放电容量、作为掺杂容量与去掺杂容量之差的不可逆容量小、能有效地利用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述问题可通过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解决,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材料通过如下制造方法得到,所述制造方法包含:(1)碱浸渍工序,向碳质前驱体添加碱金属元素或者包含碱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得到碱浸渍碳质前驱体;以及(2)(a)烧成工序,将所述碱浸渍碳质前驱体在非氧化性气体气氛中、800℃~1500℃下正式烧成,所述碳质材料的真密度为1.35~1.60g/cm3,由利用氮吸附的BET法求出的比表面积为30m2/g以下,平均粒径为50μm以下,以及根据元素分析求出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比(H/C)为0.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463258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580012109.6
申请日:2005-03-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05 , H01M4/13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电流输入-输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采用X射线衍射法求出的(002)晶面的平均层面间距d002为0.355-0.400nm、真密度为1.50-1.60g/cm3的碳材料构成,在反电极锂评价中放电时的电池电压范围0.3-1.0V的容量(A)是50mAh/g以上,容量(A)与电池电压范围0-1.0V的容量(B)之比((A)/(B))是0.3以上。该负极材料为难石墨化性,具有适合作为HEV用途等的大电流输入-输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特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