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用电极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39281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0980149105.0

    申请日:2009-12-03

    Inventor: 高安辉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7/12 C25D1/04 C25D7/0635 C25D7/06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对于可旋转的阴极隔开间隔设置的用作阳极的电解用电极,其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基体10和在基体10的内面侧设置的多个电极板12,形成可以分别向各电极板12供电的结构。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容易地使电解电流密度均匀化的电解用电极。

    电解用电极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39281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80149105.0

    申请日:2009-12-03

    Inventor: 高安辉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7/12 C25D1/04 C25D7/0635 C25D7/06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对于可旋转的阴极隔开间隔设置的用作阳极的电解用电极,其具有截面圆弧状的基体10和在基体10的内面侧设置的多个电极板12,形成可以分别向各电极板12供电的结构。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容易地使电解电流密度均匀化的电解用电极。

    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981752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80001321.3

    申请日:2010-02-03

    Inventor: 高安辉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31 H01G9/209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转换效率高的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该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中,光电极和对电极隔着电解质层相对配置,(1)上述光电极在具有开口部的钛或钛合金材料上形成有含有染料敏化剂的半导体层;(2)在上述光电极的上述具有开口部的钛或钛合金材料上,配置有聚光装置。

    衬砌构造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94963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580034489.3

    申请日:2005-04-14

    Abstract: 本发明的衬砌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衬板,该衬板具有:在方形的衬板主体的两侧边部通过弯曲阶梯部形成的承接片、及在所述衬板主体剩余的侧边部上形成的覆盖片,将所述衬板沿纵向及横向配置在被衬砌面上,在纵横方向上相邻的所述衬板中的一个所述衬板的承接片上重叠另一个所述衬板的覆盖片,并且使一个所述衬板的衬板主体和另一个所述衬板的覆盖片对接,通过焊接或粘接剂、或者同时使用焊接与粘接剂接合该对接部分。

    电解用复合电极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894C

    公开(公告)日:2003-02-05

    申请号:CN96180216.2

    申请日:1996-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7/12

    Abstract: 一种具有由被旋转驱动的滚筒形成的阴极和以一定间隔与该阴极面对的具有圆弧形状的阳极、且在该阳极和该阴极之间能够维持电解液的电解用复合电极。该阳极包括第1电极基体、第2电极基体、螺栓、第1中介体和第2中介体,第1电极基体至少在和电解液接触的地方是耐腐蚀的金属,具有多个沿平行于该滚筒的旋转轴的直线设置的螺孔,第2电极基体的一个面被电极催化物覆盖,由被多个平行于该滚筒的旋转轴的分割面分割开的带状钛板形成,在与该分割面平行的中心轴上设有多个孔,螺栓通过该第2电极基体的孔延伸出来,拧入该第1电极基体的该螺孔,将该第2电极基体固定在该第1电极基体上,第1中介体设在该第1电极基体和该第2电极基体之间的该螺栓的周围,第2中介体设在该第1电极基体和该第2电极基体之间的该第2电极基体的周围。

    食用油防劣化构件的制造方法及食用油防劣化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994385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69710.7

    申请日:2014-11-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有简便性、经济性及安全性的工序制造对食用油防劣化有用的构件。食用油防劣化构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1)通过选自加热温度为750℃以上的、氨气气氛下的加热处理及氮气气氛下的加热处理构成的组中的一种处理方法,在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的表面形成氮化钛的工序;(2)将工序(1)中得到的、表面形成有氮化钛的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在相对于钛不具有蚀刻作用的电解液中施加10V以上的电压,由此进行阳极氧化,形成钛的氧化皮膜的工序;及(3)将工序(2)中得到的、表面形成有钛的氧化皮膜的金属钛材料或钛合金材料,在选自大气气氛、混合氧气和氮气而成的气氛或氧气气氛的气氛下,以400℃以上的温度进行加热处理的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