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8306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10064212.1
申请日:2006-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136 , G03G2215/0119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带单元。该带单元包括支撑辊,张力辊,一对侧架,带和引导机构。配置该对侧架以支撑该支撑辊和该张力辊。该带延伸跨越该支撑辊和该张力辊。配置该引导机构以引导该带单元的张力辊。
-
公开(公告)号:CN101334619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30516.2
申请日:2008-06-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15 , G03G15/0131 , G03G15/5058 , G03G2215/00059 , G03G2215/0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印装置以及包括该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其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既能够良好地抑制由于潜像写入位置发生变化引起可视像的叠合偏移,又能够良好地抑制由于带部件的速度发生变化引起可视像的叠合偏移。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中间转印带8以及光学传感器单元150。所述中间转印带8架设在被驱动回转的驱动辊12与随着驱动辊从动回转的从动辊之间,所述光学传感器单元150检测形成在中间转印带8表面的规定的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将形成在Y、C、M、K用各色感光体上的Y、C、M、K调色剂像叠合地转印在中间转印带8的表面。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将光学传感器单元150设置在中间转印带8周方向的整个区域中卷绕在作为从动辊的编码器辊14回转的区域面对面的位置,同时,设置用于检测编码器辊14的回转速度的编码器。
-
公开(公告)号:CN1959559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36626.0
申请日:2006-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657 , G03G2215/0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图像载体、转印器、定影单元和引导件。图像载体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转印器面对图像载体以形成转印辊隙,并在转印辊隙处将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定影单元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引导件将承载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从转印器朝着定影单元引导,并包括直接与记录介质接触的表面部分。该表面部分包括用于给记录介质充电以具有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极性相反的极性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42500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165581.X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15/64 , G03G15/00 , G03G15/1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带控制装置、辊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解决的课题是,在传送带控制装置中,向辊的轴方向偏靠的传送带在碰触到法兰时传送带的端部会受到较大的负荷。进一步地,在传送带碰触到法兰后,传送带的端部与法兰相接的同时还移动时,就会持续受到来自于法兰的负荷。因为这种负荷就会导致在传送带的端部产生裂缝及传送带破损的问题。解决该问题所提供的传送带控制装置对架设在多个的辊上并随着多个的辊的回转而移动的传送带在辊的轴方向上的移动进行控制,在所述多个的辊中,在至少一个辊的至少一个端部的所述轴方向的外侧方向上,设有所述传送带的端部碰触的传送带碰触部,并且,所述传送带碰触部和所述辊的端部之间设有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3425009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165581.X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15/64 , G03G15/00 , G03G15/1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带控制装置、辊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解决的课题是,在传送带控制装置中,向辊的轴方向偏靠的传送带在碰触到法兰时传送带的端部会受到较大的负荷。进一步地,在传送带碰触到法兰后,传送带的端部与法兰相接的同时还移动时,就会持续受到来自于法兰的负荷。因为这种负荷就会导致在传送带的端部产生裂缝及传送带破损的问题。解决该问题所提供的传送带控制装置对架设在多个的辊上并随着多个的辊的回转而移动的传送带在辊的轴方向上的移动进行控制,在所述多个的辊中,在至少一个辊的至少一个端部的所述轴方向的外侧方向上,设有所述传送带的端部碰触的传送带碰触部,并且,所述传送带碰触部和所述辊的端部之间设有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2890439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91356.3
申请日:2007-1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005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转印设备和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中间转印带、光敏带、一次转印辊、二次转印相对辊、以及二次转印辊。光敏带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形成接触,以形成一次转印压合部。二次转印相对辊与中间转印辊的表面形成接触以形成二次转印压合部。光敏带的表面和一次转印辊的表面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中间转印带的厚度。在向二次转印辊施加转印偏压的同时,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图像在二次转印压合部被转印在记录纸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593138C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610101313.1
申请日:2006-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佐伯和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5058 , G03G15/0131 , G03G15/1615 , G03G15/162 , G03G2215/00059 , G03G2215/0119 , G03G2215/0161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与感光元件在转印位置接触时移动的中间转印带,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控制图案的控制图案形成单元,检测控制图案的控制图案检测单元,位于移动元件后部并且与控制图案检测单元相对的防变形单元和在中间转印带上施加拉力以紧紧支撑中间转印带的拉力应用元件。该防变形单元和其中一个做为用于加载偏压的偏压加载单元的拉力应用元件彼此相邻,该防变形单元的表面由一绝缘材料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896884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101313.1
申请日:2006-07-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佐伯和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5058 , G03G15/0131 , G03G15/1615 , G03G15/162 , G03G2215/00059 , G03G2215/0119 , G03G2215/0161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与感光元件在转印位置接触时移动的中间转印带,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控制图案的控制图案形成单元,检测控制图案的控制图案检测单元,位于移动元件后部并且与控制图案检测单元相对的防变形单元和在中间转印带上施加拉力以紧紧支撑中间转印带的拉力应用元件。该防变形单元和其中一个做为用于加载偏压的偏压加载单元的拉力应用元件彼此相邻,该防变形单元的表面由一绝缘材料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83481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71818.8
申请日:2006-03-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21/1647 , G03G15/0131 , G03G15/1615 , G03G21/168 , G03G2215/0119 , G03G2215/0158 , G03G2221/1642
Abstract: 连接有旋转部件的支撑旋转体的旋转轴的一端被旋转支撑。旋转部件夹在旋转支撑跨在环形带间的支撑旋转体的支撑框架和固定到该支撑框架的固定部件之间。因此,旋转轴的一端在至少两个部分处由支撑框架和固定部件支撑。标记探测器固定到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在至少两个点处固定到支撑框架。因此,可抑制由于支撑旋转体的振动导致的支撑旋转体旋转角速度或旋转角位移的误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52967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276218.5
申请日:2013-07-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15/60 , B65G39/16 , G03G15/1615 , G03G2215/00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带位置校正装置、辊单元及图像形成装置。在对用纸搬送带的蛇行进行校正的装置中,由于被张紧架设的用纸搬送带施加到蛇行校正辊上的张力,有时会导致回转体和固定构件分离。当回转体离开固定构件时,回转体就不再以倾斜面与固定构件抵接后被上推,因此就产生了用纸搬送带的位置不再得到校正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轴变位部(41),其通过传送带在至少一个辊的轴方向上的移动而能够在轴方向上移动,并具有相对于与传送带的面平行的面为倾斜的倾斜面;和轴导向部(42),其与倾斜面相向而对地被固定设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轴变位部施加朝着轴导向部的方向的力,来维持轴变位部中的倾斜面和轴导向部的接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