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路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2021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880022211.1

    申请日:2018-04-02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多个流体流路形成为以相互平行的状态延伸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多个流体流路各自的流路长度变长、并且能够容易地将多个流体流路各自的内部清扫的流体流路装置。在流体流路装置中,形成有以相互平行的状态延伸并且分别使流体流通的多个流体流路。流体流路装置具备:主体,具有在规定的层叠方向上层叠的多个基板;以及多个盖,分别能够相对于主体拆装。多个流体流路分别包括:第1流体流路,形成在多个基板中的在上述层叠方向上接触的两个基板之间;以及第2流体流路,形成在多个基板中的在上述层叠方向上接触的两个基板之间,在上述层叠方向上配置在与第1流体流路不同的位置,在流体流动的方向上位于比第1流体流路靠下游侧。

    释放处理装置以及释放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4088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29834.2

    申请日:2016-05-23

    Abstract: 一种释放处理装置,用于从作为吸收了特定气体成分的富吸收液释放所述特定气体成分,其包括在内部具有释放流路的流路结构体,所述释放流路以从供给所述富吸收液的富吸收液供给部接收所述富吸收液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富吸收液供给部,并且,所述释放流路以从供给沸点低于所述富吸收液且相对于所述富吸收液为非相溶性的释放剂的释放剂供给部接收所述释放剂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释放剂供给部,所述释放流路是以使接收的所述富吸收液一边流动一边释放所述特定气体成分的方式引导该富吸收液的微通道,所述释放流路具有处理流路部,该处理流路部以使所述特定气体成分从所述富吸收液释放并向所述释放剂的蒸气移动的方式,将所述富吸收液和所述释放剂的蒸气以互相接触的状态引导。

    层叠型流体加温器及基于层叠型流体加温器的流体的加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250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160438.X

    申请日:2017-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9/005 F28D9/00 F28D9/0093 F28F2275/061

    Abstract: 即使有加温媒介凝固的情况,也能够在流体加温器不停止运转的情况下,继续基于加温媒介的对加温对象媒介的加温。层叠型流体加温器具备第1低温层(27)、第1高温层(31)、第2高温层(32),前述第1低温层形成有被导入加温对象媒介的多个低温侧流路,前述第1高温层形成有多个高温侧流路,前述多个高温侧流路被导入用于将加温对象媒介加温的加温媒介,前述第2高温层形成有被导入加温媒介的多个高温侧流路。被导入低温侧流路的加温对象媒介的温度比加温媒介的凝固点低。在多个高温侧流路中,包括经由构成第1高温层的金属件互相相邻的高温侧流路。第1高温层的多个高温侧流路和第2高温层的多个高温侧流路经由构成第2高温层的金属件互相相邻。

    热交换器及热交换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967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042327.9

    申请日:2017-01-20

    Inventor: 野一色公二

    Abstract: 本发明防止热交换器的大型化并提高传热性能,且防止压力损失变得过大。热交换器具备流路构造体,该流路构造体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排列有第一流路,该第二基板被相对于该第一基板层叠,排列有第二流路,第一流路具有有效区域,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层叠方向观察,该有效区域与第二基板的设有第二流路的范围重叠,有效区域具有基准传热流路部和高传热流路部,该基准传热流路部包括高温端,该高传热流路部相当于该有效区域的除基准传热流路部以外的部分并包括低温端,高传热流路部具有弯曲的流路形状,使得该高传热流路部的两端间的间隔的每单位距离的流路长度比基准传热流路部的两端间的间隔的每单位距离的流路长度大。

    热交换器及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65335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80066368.6

    申请日:2014-12-03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层叠体,前述层叠体具有第1流路板、第2流路板,前述第1流路板具有作为一侧的板面的第1板面和作为与该第1板面相反的一侧的板面的第2板面,形成有具有固定的形状的多个第1贯通孔,前述第2流路板层叠在前述第1板面上,形成有具有与前述第1贯通孔相同的固定的形状的多个第2贯通孔,在前述第1流路板中,前述第1贯通孔配置成,在前述第1流路流过第1流体的第1方向上以固定的排列样式排列,在前述第2流路板中,前述第2贯通孔配置成,在前述第1方向上以与前述第1贯通孔相同的固定的排列样式排列,各前述第1贯通孔具有与位于该第1贯通孔的前述第1方向上的两侧的前述第2贯通孔重叠的区域,通过在前述第1方向上前述第1贯通孔和前述第2贯通孔在它们重叠的区域中交替地相连,形成前述第1流路。

    反应装置及反应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1800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0980154393.9

    申请日:2009-12-22

    Abstract: 提高反应装置中反应剂的混合均匀性。反应装置具备在内部具有下述反应剂流通路的流路构造体,反应剂流通路具有导入第一反应剂的第一导入路;导入第二反应剂的第二导入路;使通过第一导入路流动的第一反应剂和通过第二导入路流动的第二反应剂合流的合流路;使在合流路合流的两反应剂边流通边互相反应的反应路,在该流路构造体具有的基板的一侧表面形成构成第一导入路的第一导入槽和构成第二导入路的第二导入槽,在基板的另一侧表面形成构成反应路的反应槽,构成合流路的合流孔从基板的一侧表面向另一侧表面贯通,合流孔是第一导入槽和第二导入槽的共同终点且是反应槽的起点,第一导入槽的下游侧端部和第二导入槽的下游侧端部在基板的一侧表面从相互不同的方向合流于合流孔。

    热泵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34239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449350.7

    申请日:2012-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型且换热效率高的热泵装置。本发明的热泵装置(1)在供制冷剂(R)循环的循环流路设置有压缩制冷剂(R)的压缩机(2)、进行从外部的空气(A)向制冷剂(R)的热移动的空气热交换器(5)、以及进行从制冷剂(R)向利用侧的热移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而成,空气热交换器(5)是层叠在内部供制冷剂(R)流通的制冷剂用板单元(8)、与在内部供空气(A)流通的空气用板单元(9)而成的板翅型的热交换器,在制冷剂用板单元(8)设置有增大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R)的流速的制冷剂增速机构(1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