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046C
公开(公告)日:2002-09-04
申请号:CN97192598.4
申请日:1997-0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346 , B01D53/007 , B01D53/32 , B01D53/501 , B01D53/504 , B01D2259/812 , B01J19/085 , Y10S588/90
Abstract: 含有硫氧化物的高温气体通过冷却塔(24)冷却到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冷却塔(24)是一个水循环型冷却塔,其中水通过泵(23)循环。气体由冷却塔(24)冷却后,引入处理容器(25)。从与冷却塔(24)相连的循环水储罐(26)内排出一部分循环冷却水,并喷洒到处理容器(25)中。喷洒的排出水完全蒸发,不产生废水。将来自供氨设备(29)的氨供应到处理容器(25)中。用电子束辐照来自冷却塔的气体和来自供氨设备(29)的氨。在电子束的作用下,气体中含有的硫氧化物被氧化并形成硫酸(H2SO4),从而被除去。
-
-
公开(公告)号:CN1035926C
公开(公告)日:1997-09-24
申请号:CN94115595.1
申请日:1994-08-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00 , B01D47/06 , B01D53/74 , F28C3/06 , Y10S261/11
Abstract: 一种不生成废水的干式喷射塔有一设有气体入口的顶部,一从顶部向下延伸且逐渐扩大的扩大部分和一固定在扩大部分或一紧接在扩大部分之后的部分上,用以喷水和/或吸收溶液的喷嘴,由此冷却并润湿气体和/或从气体中除去有害成分,其特点为,在喷嘴的上游处在扩大部分内或周围设有一气体分配装置用以使气体流速的向下分量在喷射塔的周边部分高于塔的中心部分,从而防止喷射的液滴撞击塔的内壁。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1A
公开(公告)日:1991-08-07
申请号:CN91100668.0
申请日:1990-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IPC: B01D5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85 , B01D53/007 , B01D53/60 , B01D2259/812 , Y02A50/2344
Abstract: 通过多级电子束照射使废气脱硫脱氮的方法和为这个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在非照射区内废气的停留时间约为0.01-0.5秒,或两相邻电子束发生器中心间的距离至少为从式x=2α+tv计算出的以x表示的距离,其中2α表示在废气中吸收剂量的持续距离,t表示在非照射区废气的停留时间,而v代表废气的流速,由此,照射能可被有效地利用,用照射能量的最小耗费,可以得到最佳的净化效果。因此,废气可以迅速而经济地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1186C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申请号:CN99810773.5
申请日:1999-09-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Inventor: 井筒政弘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集尘装置的气体处理方法。使用电集尘装置的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氧化硫和水分的气体保持原样或冷却后,导入反应器,将铵或铵与水注入该反应器中,将该气体中的氧化硫转换成硫酸铵等铵盐粉体,并将含有该铵盐粉体的气体导入电集尘装置,在设于该电集尘装置上的、与气体接触的气体接触部被冷却装置冷却的气体整流装置的表面将水冷凝,通过向下流动方式除去所生成的冷凝水,来收集该铵盐粉体,使该铵盐粉体不会附着在该气体整流装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668C
公开(公告)日:2003-10-29
申请号:CN98811685.5
申请日:1998-12-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505 , B01D53/79
Abstract: 在气体冷却装置(3)中将含硫氧化物的排气冷却到水饱和温度以上80℃以下,送入反应器(4)内,在反应器(4)内由双流体喷嘴(12)将氨水喷雾注入排气中,将排气中的硫氧化物转变成粉体的氨化合物,用干式电捕集装置(6)收集这种粉体氨化合物。在将氨水喷雾注入排气中时,使氨水形成沙得平均粒径在0.5μm以上30μm以下的细小液滴进行喷雾。
-
公开(公告)号:CN1340200A
公开(公告)日:2002-03-13
申请号:CN00803618.7
申请日:2000-0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K5/04 , B01D53/32 , B01D53/60 , B01D2259/812
Abstract: 一种用于把电子束照射到待处理物体如废气上并由此改变废气物理性质的电子束照射反应装置,其中,在环绕扫描管(12)端部的部分和电子束反应器件(18)侧壁内电子束接收窗口的周缘部分(18a)之间设置挠性圆柱密闭元件(23),以便连接扫描管(12)和此侧壁并且密封此反应器件。结果,在此连接部分不产生过大的应力,而且不需要辅助金属窗口箔,待处理物体也不会泄漏到外面。
-
公开(公告)号:CN1225035A
公开(公告)日:1999-08-04
申请号:CN97196423.8
申请日:1997-07-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125 , B01D53/007 , B01D53/50 , B01D53/526 , B01D53/56 , B01D53/60 , B01D2251/2062 , B01D2257/302 , B01D2257/404 , B01D2259/812 , B01J19/085 , C01B17/0404 , C01B17/0456 , Y02A50/2344 , Y02A50/2348
Abstract: 从如锅炉的燃料燃烧装置(1)中排出的烟道气用电子束(8)处理以从中除去硫氧化物和/或氮氧化物。氨(9,10,11)被加入到烟道气中,然后,混合气体在处理容器(4)内用电子束(8)辐照。然后,将气体引入到集尘器(6)中,收集在处理容器(4)中主要由反应产生的硫酸铵和/或硝酸铵组成的副产物。从处理容器(4)延伸至集尘器(6)的气体接触部分(5)被完全或部分冷却到该气体和露点或露点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9938C
公开(公告)日:1995-10-11
申请号:CN91100668.0
申请日:1990-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IPC: B01D5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85 , B01D53/007 , B01D53/60 , B01D2259/812 , Y02A50/2344
Abstract: 通过多级电子束照射使废气脱硫脱氮的方法和为这个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在非照射区内废气的停留时间约为0.01-0.5秒,或两相邻电子束发生器中心间的距离至少为从式X=2α+tv计算出的以X表示的距离,其中2α表示在废气中吸收剂量的持续距离,t表示在非照射区废气的停留时间,而v代表废气的流速,由此,照射能可被有效地利用,用照射能量的最小耗费,可以得到最佳的净化效果。因此,废气可以迅速而经济地处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