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76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062356.8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 , 武汉纺织大学
IPC: A61F13/38
Abstract: 一种用于伤口感染监测的pH响应棉签的制备方法,先将天然棉纤维浸泡于溴甲酚绿溶液中染色,染色过程中溴甲酚绿溶液的颜色为蓝色;将浸泡过的天然棉纤维浸用缓冲液冲洗;然后挤出多余的缓冲液,烘干天然棉纤维,获得呈橙黄色的天然棉纤维;最后将烘干后的天然棉纤维固定于细杆顶端,即可获得pH响应棉签。本发明利用pH响应棉签擦拭伤口后的颜色变化,快速判断患者伤口感染的类型,pH值为4.0‑6.0对应急性伤口;pH值为7.0‑10.0对应慢性伤口,基于伤口类型采取对应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同时,棉签相比传统敷料形式,避免了多次揭开敷料带来的二次感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51281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367907.1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医用防护服用抗菌非织造布的在线制作装置,包括输送网及位于其上方依次设置的一号喷丝板、熔喷模头、二号喷丝板,其中,输送网的尾部设置有上转向辊,上转向辊的斜下方设置有下转向辊组,初级布料先缠绕上转向辊的顶部侧围而换向,再斜向下穿经下转向辊组而过,初级布料上位于上转向辊、下转向辊组之间的部位依次穿过阳液喷涂器、阴液喷涂器,沿初级布料的行进方向,位于阳、阴液喷涂器之间的区域为隔断区域,阳液喷涂器、隔断区域、阴液喷涂器会对初级布料依次进行涂覆阳液、不涂覆、涂覆阴液,以获得抗菌非织造布。本设计不仅生产简单,不受表面结构修饰限制,生产效率较高,而且能够避免液滴的产生,利于提高复合膜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22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847286.6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静电纺丝与短纤维环锭纺纱一体化成纱的方法,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导纱钩和与其对应的前罗拉、前胶辊形成的前罗拉钳口之间设置静电纺丝装置,静电纺丝装置接收面与前皮辊、前罗拉在前罗拉钳口处的公切面在同一平面上,静电喷丝头和接收板的接收面之间形成静电纺丝区,静电喷头纺出的纳米纤维网与途经接收板的接收面的短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成纱线,将静电纺丝与常规环锭纺纱有机结合为一体,保证了纳微纤维纱线的高速顺利生产,纳米纤维网有效捕捉外露纤维和增强缠绕紧度,大幅提高纳微纤维包缠式混合纺纱的成纱结构与性能品质。本发明所涉及的设备为通用型,操作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22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47286.6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2G3/36 , D01D5/0069 , D01D5/0076 , D01H1/02 , D01H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静电纺丝与短纤维环锭纺纱一体化成纱的方法,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导纱钩和与其对应的前罗拉、前胶辊形成的前罗拉钳口之间设置静电纺丝装置,静电纺丝装置接收面与前皮辊、前罗拉在前罗拉钳口处的公切面在同一平面上,静电喷丝头和接收板的接收面之间形成静电纺丝区,静电喷头纺出的纳米纤维网与途经接收板的接收面的短纤维须条进行汇合加捻成纱线,将静电纺丝与常规环锭纺纱有机结合为一体,保证了纳微纤维纱线的高速顺利生产,纳米纤维网有效捕捉外露纤维和增强缠绕紧度,大幅提高纳微纤维包缠式混合纺纱的成纱结构与性能品质。本发明所涉及的设备为通用型,操作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157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110387411.7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A61L31/10 , D04H1/728 , D04H1/4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内覆膜的医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范围。所述的内覆膜的医用支架以医用合金丝编织的网状支架和静电纺非织造内膜和外膜组成的覆膜支架为基础,在内膜的内表面上采用静电纺的方法制备纤维在医用支架轴向取向排布的非织造内覆膜,内覆膜厚度为2μm-6μm。内覆膜的医用支架按照内覆膜→内膜→外膜依次制备,本发明医用支架中内覆膜提高了与人体管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更有利于医用支架两端内皮细胞的黏附、迁移与繁殖,促进医用支架的快速内皮化,避免医用支架再次变狭窄。本发明的医用支架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本发明适应于制备各种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医用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10325895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44717.9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H01L41/193 , H01L41/37 , H01L4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偏氟乙烯纤维阵列压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压电材料的制备技术。聚偏氟乙烯纤维阵列压电膜是以等长度的纤维取向紧密排列而形成,纤维直径为30nm-500nm,膜厚度为50μm-1000μm。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静电纺聚偏氟乙烯溶液制备高度取向排布的纤维束,纤维束压制成致密的纤维束棒,由纤维束棒切片,获得纤维阵列压电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聚偏氟乙烯压电膜的制备技术中不能达到高β晶相转变及β晶相有序取向排布,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实现聚偏氟乙烯高β晶相转化及β晶相有序取向排布同步进行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纤维阵列压电膜具有较高的压电常数与能量转换系数,每一根纤维就是一个压电发电机。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157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87411.7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内覆膜的医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范围。所述的内覆膜的医用支架以医用合金丝编织的网状支架和静电纺非织造内膜和外膜组成的覆膜支架为基础,在内膜的内表面上采用静电纺的方法制备纤维在医用支架轴向取向排布的非织造内覆膜,内覆膜厚度为2μm-6μm。内覆膜的医用支架按照内覆膜→内膜→外膜依次制备,本发明医用支架中内覆膜提高了与人体管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更有利于医用支架两端内皮细胞的黏附、迁移与繁殖,促进医用支架的快速内皮化,避免医用支架再次变狭窄。本发明的医用支架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本发明适应于制备各种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医用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4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71135.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自动底涂设备的纤维毡的制作方法及纤维毡,所述纤维毡的制作方法包括:第一步,先将直径为19‑25μm的化学纤维短纤A进行开松、杂乱梳理,形成20‑40克/平米的薄纤网B;第二步,先将多层上述薄纤网B进行平行铺网、针刺加固得到纤网;第三步,先将上述纤网进行铺网得到多层纤网,再对多层纤网进行加固,得到体积密度为0.2‑0.3克/立方厘米的纤维毡块;第四步,按照自动底涂设备的要求,对纤维毡块进行模块加工,得到特定形状和规格的纤维毡。因此,本设计制作的纤维毡孔隙率较好,涂覆厚度与宽度的均匀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9327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30300.4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一种天然染料姜黄素染原棉纤维的无盐少水的染色方法,染色方法先对棉纤维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姜黄素粉末溶于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中,配置得到染液,将预处理后的原棉纤维置于染液中进行浸轧,对浸轧染液后的原棉纤维依次进行烘干、水洗、固色,得到成品。本发明通过对原棉纤维进行预处理,以及采用乙醇‑水体系,利用乙醇作为有机溶剂溶解姜黄素,能够提高姜黄素的上染效果,染色后织物颜色鲜艳、色泽良好;染液中没有添加其他化学试剂助染,使得染液无需经过其他处理步骤能够直接回收再次利用,避免了染料浪费;在整个预处理、染色、固色阶段均采用的是绿色环保试剂,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2018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367880.6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万里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医用防护服用吸附抗菌非织造布的制作装置,包括喷丝板、侧冷装置、牵伸装置与输送带,其中,喷丝板的底部依次经冷却腔、牵伸腔后与输送带的顶部相通,输送带上与牵伸腔的底部正对的部位为铺设段,铺设段的上游为来料段,铺设段的下游为成膜段,来料段、输送带、成膜段沿同一条水平线一同向右运动,所述牵伸装置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斜下喷雾管与至少两个斜上喷粉管,斜下喷雾管高于斜上喷粉管设置,所述斜下喷雾管的斜下喷雾口与牵伸腔相通,斜上喷粉管的斜上喷粉口与牵伸腔相通,斜下喷雾口都高于斜上喷粉口设置。本设计不仅生产简易、不受表面结构修饰工艺限制,而且能同时具备抗菌、吸附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