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类作物长势测量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806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811426640.3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禾谷类作物长势测量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在禾谷类作物种植田内选择一米双行样本区,在对应于该样本区禾谷类作物的冠层顶部位置测量瞬时光合有效辐射PAR0,在对应于该样本区禾谷类作物的地面中线位置测量瞬时光合有效辐射PARm,在对应于该样本区禾谷类作物的根部位置测量瞬时光合有效辐射PARn,记录该次测量时禾谷类作物对应的生长期以及作物生长参数P(叶面积、氮含量、叶氮库);获取该一米双行样本区对应的产量数据Y;则对应于该生长期的禾谷类作物长势测量模型为,采用统计学方法多次测量获得对应的系数a,常数b。它在不需要借助试验室分析的情况下就能够测量禾谷类作物长势,效率高,成本低。

    一种遥感估算小麦氮肥利用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418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981824.1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感估算小麦氮肥利用率的方法,属于氮肥利用率预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相关性获取、筛选取样时期、筛选植被指数、确定植被指数、建立PNUE‑VIs定量模型和NUE‑PNUE定量模型、构建成熟期氮肥利用率估算模型、确定最终氮肥利用率估算模型。本申请通过一种无损、实时、快速的方法来评价PNUE将有助于估算作物成熟期NUE,在作物生长进程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准确评估作物成熟期NUE状况,有助于量化和传达氮在农业粮食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为农田氮肥精确管理提供支持和参考。

    小麦抗逆高产营养液及其应用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4112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244742.1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抗逆高产营养液及其应用,旨在解决黄淮麦区小麦生产中产量瓶颈的技术问题。该营养液由以下成分组成:12%~37.5%的吡唑醚菌酯8~12ml、0.005%~0.1%的芸苔素内酯4~6ml、钾含量35~50%的水溶性高钾肥18~25g、8%~12%氨基酸水溶肥25~35g、水15~30kg。其施用方法为:取小麦抗逆高产营养液以15~30kg/667m2的量于小麦拔节后期、抽穗期、灌浆期中的至少一个时期施用,以3个时期联合施用效果最好。本发明不仅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同步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还具有防御干旱、冻害、干热风及病害等不利逆境的效果,实现了小麦抗逆丰产的目标,投资少、见效快,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小麦白粉病病情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宽角度适应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65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39740.2

    申请日:2018-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白粉病病情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白粉病胁迫下冬小麦主平面垂直角度冠层原始光谱数据和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数据,从冠层光谱指数与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之间决定系数R2≥0.5中选择波长λ1、波长λ2,引入调整参数K和对应于波长λ3的反射率K×Rλ3,构建修正型比值植被指数 。一种宽角度适应的的小麦白粉病病情监测方法,包括获取在波长为744nm、762 nm和710nm光从主平面内角度范围为0°~+30°区间照射白粉病胁迫下冬小麦冠层时的反射率数据,获得对应的修正型比值植被指数。它在监测小麦白粉病病情时允许较宽的监测角,适用性广。

    基于氮平衡光谱法的小麦春季氮肥施用方法及其追氮量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5229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510934601.4

    申请日:2015-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平衡光谱法的小麦春季氮肥施用方法及其追氮量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模型构建方法包括:(1)小麦目标产量及增产系数确定;(2)氮肥空白区小麦光谱测定;(3) 春季足量施氮区小麦光谱测定;(4)筛选植被差异指数与优化施氮总量间的当量表达形式;(5)构建追氮量模型。该氮肥施用方法包括:(A)信息采集;(B)确定增产系数;(C)确立目标产量的优化施氮总量;(D)确立单位植被差异指数所需补氮当量;(E)计算追氮量。本发明通过实时实地获取的小麦作物生长状况,确定适宜的氮肥时空优化方案,在保证作物产量前提下提高氮肥利用率,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精准农业的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施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2252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574465.8

    申请日:201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施肥方法。本发明施肥方法包括:小麦种植季采用基施复合/混肥600~750kg/hm2+返青期追施控释尿素150~225kg/hm2,并改传统的小麦蜡熟期收获为在小麦粒重最大时期的完熟期收获;玉米种植季采用一次性种肥同播,种肥为控释尿素450~600kg/hm2+P2O590~225kg/hm2+K2O90~150kg/hm2,或为控释BB肥550~750kg/hm2,并于玉米籽粒乳线消失后即进行收获。本发明施肥方法能实现周年平衡增产,提高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栽培的产量,节约劳动力成本,本发明提出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施肥方法。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施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2252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74465.8

    申请日:2014-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21/00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施肥方法。本发明施肥方法包括:小麦种植季采用基施复合/混肥600~750kg/hm2+返青期追施控释尿素150~225kg/hm2,并改传统的小麦蜡熟期收获为在小麦粒重最大时期的完熟期收获;玉米种植季采用一次性种肥同播,种肥为控释尿素450~600kg/hm2+P2O590~225kg/hm2+K2O90~150kg/hm2,或为控释BB肥550~750kg/hm2,并于玉米籽粒乳线消失后即进行收获。本发明施肥方法能实现周年平衡增产,提高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栽培的产量,节约劳动力成本,本发明提出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栽培施肥方法。

    沼液在高产冬小麦栽培中的施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46648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42248.8

    申请日:2011-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沼液在高产冬小麦栽培中的施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以亩用量3000~6000㎏沼液结合浇灌底墒水施入小麦地;在小麦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18~27㎏;小麦生育中后期喷施沼液,孕穗期喷施0.5~1倍稀释的沼液,每亩喷施量30~50㎏;灌浆期喷施沼液原液35~45㎏/667m2,并配合溶入适量的煤油、洗衣粉、磷酸二氢钾,在灌浆期喷施1~3次。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利用沼液的功能特性和小麦产量形成生物学特点,协同改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小麦产量,改善土壤性状,解决了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基于叶绿素荧光预测小麦籽粒产量的方法及其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656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420166.2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预测小麦籽粒产量的方法及其模型的构建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气候及农学模型参数多、适应性差以及遥感模型受测试环境影响大、监测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采取的步骤有:信息采集;筛选敏感的荧光参数;确立适宜的空间叶位;构建荧光潜势指数;建立产量预测模型。利用小麦顶部两张叶片的光适应荧光参数Fm'和Fv'可以很好地指示植株生产性能;在开花期和灌浆前期,叶绿素荧光Fm'和Fv'潜势指数可提前预测小麦籽粒产量状况。该预报模型有效减少地点、品种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对小麦籽粒产量估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对指导农业生产、粮食供需平衡及农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