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繁殖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903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210064692.0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领域,涉及天敌昆虫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繁育技术,特别是指一种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繁殖的方法及应用。用到的药剂为环孢素A,通过饲喂黏虫环孢素A来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寄生黏虫后的结茧率,挑选生长一致的2龄末黏虫,饲喂环孢素A一天后,让棉铃虫齿唇姬蜂进行寄生,统计其结茧率,取食CsA一天的黏虫上,棉铃虫齿唇姬蜂的结茧率提高了18.67%。统计其茧的羽化率,发现取食CsA一天的黏虫上,比过寄生情况下的茧的羽化率提高了21.72%。本申请发明人发现黏虫取食环孢素A后会显著的提高棉铃虫齿唇姬蜂对其结茧率和羽化率,这对于利用黏虫进行室内繁育棉铃虫齿唇姬蜂,利用该天敌防治鳞翅目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几丁质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3348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704075.3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几丁质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浓酸稀释后加入几丁质粉末原料,经过一次的加热酸解后,离心、洗涤并重悬浮沉淀,经过超声处理后得到几丁质纳米纤维的水分散液,也可冻干得到固体粉末。本发明是在酸液下分解几丁质原料为微纤维,再经超声破碎分解为纳米纤维。制备方法简单温和高效可控,降低了酸液用量和制备的能耗,同时,纳米纤维均一,分散性和悬浮性良好,带电性能较高,具有显著的纳米材料特性。本发明通过调节超声破碎条件实现对几丁质纳米纤维尺寸的可控调节;通过调节温度及酸解比例实现对几丁质纳米纤维表面电量的可控调节。

    利用环孢素A防治斜纹夜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264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1035737.6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的毒理活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治斜纹夜蛾的新药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新药为环孢素A。所述斜纹夜蛾指2龄和3龄斜纹夜蛾幼虫。利用所述的新药防治斜纹夜蛾的方法,所述斜纹夜蛾幼虫取食环孢素的致死浓度为100‑150μM。这种生物源药剂经试验对农业害虫斜纹夜蛾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环孢素A作用于斜纹夜蛾,可能抑制了去磷酸化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了昆虫体内抗菌肽和解毒酶的表达和活性。环孢素A本身或其类似的化学结构的化合物有可能成为新型的杀虫剂或者可以被用作新型杀虫官能团应用到新型农药的开发和利用中。

    一种5-氧代吡咯烷-2-羧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驱避剂及拒食剂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633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93215.3

    申请日:2024-02-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新型吡咯烷类化合物,特别是指一种5‑氧代吡咯烷‑2‑羧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驱避剂及拒食剂的应用。本发明以5‑氧代吡咯烷‑2‑羧酸酯和卤代物为原料,以碱为添加剂,在有机溶剂中实现5‑氧代吡咯烷‑2‑羧酸酯氮原子的氢被取代,在此基础上,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上述反应产物和卤代物为原料,四氢呋喃或甲苯为反应溶剂、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为碱,低温环境下2号位亲核取代,生成1、2号位均被取代的5‑氧代吡咯烷‑2‑羧酸酯衍生物。该类物质对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等害虫具有很高的驱避活性和拒食活性,对赤拟谷盗、烟草甲、蚊等的驱避活性和持效期甚至超过了避蚊胺。

    一种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8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57582.9

    申请日:2022-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用以解决现有螺环化合物合成当中面临的底物合成复杂、官能团化受限、反应条件不够温和以及后期难以工业化等现实性缺陷的技术问题,具体步骤为:将3‑芳基苯并噁嗪类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催化剂、添加剂加入到溶剂当中,在惰性氛围保护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提纯,得到螺杂环化合物。本发明为复杂螺环的构建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合成方法,并且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步骤经济、官能团耐受性强以及收率良好等特点;所得产物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同时为医药、天然产物合成以及发光材料等领域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株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杀虫剂及生产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80929.0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涉及鳞翅目害虫的防治,特别是指一株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及生产方法和应用。该毒株为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河南株,为从前未分离和鉴定过的昆虫致病性病毒毒株,2021年9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152。本发明提供的MbMNPV‑CHN1病毒相较于一般的杆状病毒具有较为广泛的杀虫谱,而且与以往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毒株相比,对甘蓝夜蛾、黏虫、甜菜夜蛾、银纹夜蛾、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烟青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具有更高的毒力,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一种阿维菌素纳米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0006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0704087.6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友好型纳米农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阿维菌素纳米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制备纳米几丁质和纳米阿维菌素,经过共价结合作用制备出负载纳米阿维菌素的载药颗粒。负载纳米阿维菌素的载药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其他纳米特性,具有纳米尺寸优势,能够克服叶面沉降阻力,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对于靶标部位的覆盖率且粘附性好,显著增加纳米阿维菌素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持效期和利用度。本发明对于提高阿维菌素农药的利用率,提高阿维菌素的杀虫效果,降低阿维菌素农药的使用量、残留及污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新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农药及纳米农药的开发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种阿维菌素纳米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000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704087.6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友好型纳米农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阿维菌素纳米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制备纳米几丁质和纳米阿维菌素,经过共价结合作用制备出负载纳米阿维菌素的载药颗粒。负载纳米阿维菌素的载药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其他纳米特性,具有纳米尺寸优势,能够克服叶面沉降阻力,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对于靶标部位的覆盖率且粘附性好,显著增加纳米阿维菌素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持效期和利用度。本发明对于提高阿维菌素农药的利用率,提高阿维菌素的杀虫效果,降低阿维菌素农药的使用量、残留及污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新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农药及纳米农药的开发有重要参考意义。

    蚜虫FKBP12基因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300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58613.3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害虫的防治,特别是指蚜虫FKBP12基因的dsRN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昆虫FKBP12基因及其dsRNA在致死害虫中的应用。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根据SEQ ID No.1设计的上游引物SEQ ID No.3和下游引物SEQ ID No.4,通过PCR扩增得到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2的序列,用于进一步利用合成dsRNA。上述dsRNA是用上游引物SEQ ID No.5和下游引物SEQ ID No.6通过PCR合成模板,经过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后,利用dsRNA合成试剂盒合成的dsRN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