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控整流孔板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9035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156144.0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控整流孔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弹性体,所述可伸缩弹性体连接收缩段,所述收缩段连接孔板泄流体,所述可伸缩弹性体设置过流孔,所述收缩段为环形,所述可伸缩弹性体设置为圆形、矩形或不规则形状;本发明所述一种自控整流孔板装置可以根据流体速度分布自动的进行调节消能,将大流速区域进行集中消能,可以在大型水力设施中和水工试验中运用,特别适合安装于井筒内部或管道中实现稳流作用的相关装置,改善水流流态,整流作用明显,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一种试验室可调固定上下游水位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92506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15804.X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室可调固定上下游水位差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上游可调水位固定栅板、调节手轮、下游可调水位固定栅板、试验水槽区域、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游可调水位固定栅板和下游可调水位固定栅板均分别连接调节手轮,通过调节手轮实现对上游可调水位固定栅板和下游可调水位固定栅板进行调节控制,试验用水通过进水口经过上游可调水位固定栅板进入试验水槽区域,流经下游可调水位固定栅板,过后经过出水口排出;本发明实现了不同定水位的调节,可以在大型水力试验中运用,且可以达到相应的预设上下游水位差,本发明装置构造简单,安装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成本低。

    一种改善调蓄隧道排气性能的旋转台阶式竖井

    公开(公告)号:CN207812638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20116140.9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调蓄隧道排气性能的旋转台阶式竖井,包括同心的外筒和内筒、进水渠和调蓄隧道,所述内筒的内部空间为排气通道,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的空间为泄流通道,所述进水渠置于所述竖井的上端部、并与所述泄流通道相连通,所述调蓄隧道置于所述竖井的下端部、并与所述泄流通道相连通,所述进水渠和所述调蓄隧道平行设置、并与所述竖井垂直;所述调蓄隧道的上壁穿过泄流通道延伸至内筒、并与内筒连通,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调蓄隧道上壁的延伸部构成与所述内筒连通的导气管;所述泄流通道内围绕所述内筒的外壁设有若干个旋转台阶。

    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清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500365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0842375.2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河道的清淤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壁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箱体内部上下分隔为设备舱和储物舱;设备舱内设置有固液分离机;储物舱内壁设置有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储物舱内部前中后分隔为储水舱、收集舱以及储泥舱,收集舱内设置有淤泥泵和收集罩,收集罩的输入端延伸至收集舱底部外侧,收集罩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淤泥泵的输入端,淤泥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至固液分离机的输入端,淤泥泵的排水端和排泥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储水舱和储泥舱;箱体底部四周还分别设置于轮胎;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含水量高的湿润淤泥和含水量低的板结泥土,且操作方便、清淤效果好。

    一种气垫式调压室的罩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219581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709227.7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nventor: 吴浩伟 傅宗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垫式调压室的罩体结构,包括封闭的周边和顶部构成的罩体,在罩体的底部设置有阻抗孔;罩体为至少两层结构,分别是设置在最外层的固态塑形外壳以及内衬在所述固态塑形外壳内部的内衬芯层,所述内衬芯层为尼龙布层,尼龙布层通过粘合剂与固态塑形外壳内壁粘贴连接,尼龙布层上设有用于排水闭气的若干个单向阀。本实用新型气垫式调压室的罩体结构,可从根本上解决普通钢板或不锈钢板制作的罩体结构普遍存在的制作、安装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且技术要求高等问题,同时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从而有效降低气垫式调压室的工程造价和运维成本。

    水平微调控制系统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06925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299569.3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微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底板、固定螺帽。旋转螺杆、位移螺纹、位移齿轮以及水平板组成,所述固定底板通过固定螺帽与旋转螺杆相连,固定底板上表面设有刻度;所述位移齿轮与旋转螺杆相连,所述位移螺纹固定在水平板上,所述水平板放置于固定底板上,所述位移齿轮通过转动带动水平板的移动从而实现水平板的微调;所述水平微调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试验装置在水平位置的移动,通过简单的对旋转螺杆进行转动,通过位移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水平板以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水平方向的微调,所述水平微调控制系统可以在工程、模型试验中运用,具有装置构造简单,安装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一种应用于侧向进水倒虹吸多管道进水口组合消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267769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1621550.2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侧向进水倒虹吸多管道进水口组合消涡装置,包括椭圆曲线边墙(1)、梯形竖梁(2)、导流墩(3)、横向消涡板(4)和二道消涡板(5),所述椭圆曲线边墙(1)贴墙设置有所述梯形竖梁(2),所述梯形竖梁(2)设置在进水口分缝处,所述导流墩(3)平行设置有进水口处,所述横向消涡板(4)设置在进水口闸门前方且垂直于进水口水流方向,所述二道消涡板(5)与进水口分缝平行且位于所述横向消涡板(4)前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侧向进水倒虹吸多管道进水口组合消涡装置,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廉。

    一种动态测量水位的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43768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801285.3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位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测量水位的装置,包括水位测针、水位刻度表、测针滑道、浮臂以及浮球;所述测针滑道纵向安装于水位刻度表中间位置;所述水位测针以可上下滑动式安装于测针轨道上,并且水位测针的针尖始终指向水位刻度表的刻度处;所述浮臂的一端位于水位测针与测针轨道的交接处并刚性连接于水位测针上;所述浮球连接于浮臂的另一端。其能根据实际水位变化,在刻度盘上进行水位的直接显示,从而进行水位的读取。

    一种测量动态沉浮结构倾覆性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607623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433658.6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动态沉浮结构倾覆性测量装置,包括拉压力传感器、速度控制装置、输出电路、牵引点、水槽、滑槽及固定装置;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一端与速度控制装置通过球铰接进行连接,一端通过塑性杆连接牵引点;所述速度控制装置和牵引点均与动态沉浮结构连接;所述滑槽及固定装置位于水槽边壁,动态沉浮结构沿滑槽移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拉压力信号转换成作用力值,通过输出电路输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监测动态沉浮结构在上升和下沉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水体作用力,判断动态沉浮结构的倾覆性,具有安装方式简单,测量精度高,用途广泛,并可以进行动态沉浮结构受力的动态精确追踪。

    一种导流墙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378799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21223405.3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nventor: 傅宗甫 周殊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墙,设置于双侧进流闸站的进水前池;所述双侧进流闸站包括自上游至下游顺序设置的上流双侧流道、进水前池段、进水流道段、站身段和出水池段;所述上游双侧流道包括上游第一流道和上游第二流道;所述导流墙设置于进水前池段的外边缘,所述导流墙的横断面中间向外凸起,两端平缓,为宽檐帽形。所述导流墙其凸出部分位于两股水流交汇处,来自两侧的水流顺导流墙方向平顺地进入进水前池,在导流墙凸出部分降低交汇流速,使水流得到充分扩展,回流区流速大幅度下降并远离泵站进水流道,使水流在流道前转为正向进入泵站进水流道,从而保证进水前池水面平稳,泵站安全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