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9801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36150.8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Ⅱ型断裂试验用矫正装置,包括两套矫正器,两套矫正器对称设置在试样的长边两侧;试样放置在Ⅱ型断裂装置平台上,且具有与长边相平行的两条预制裂缝;每套矫正器均包括控制器、测力传感器、矫正板、伸缩杆、接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控制器,用于驱动矫正板的伸缩运动;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矫正板与试样之间的挤压力;接触传感器用于检测矫正板与试样的接触情况;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矫正板的伸缩位移;本发明中矫正装置抵靠在试样左右两侧,使试样受到一对剪切力的作用时,防止试样裂缝尖端向裂缝两侧开裂,试样在裂缝处向两侧分开的情况,避免断裂方式从Ⅱ型断裂向Ⅰ—Ⅱ型混合断裂发展,甚至转变为Ⅰ型断裂,实现纯Ⅱ型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0837550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038586.9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变温耦合复杂应力条件下的水工混凝土水力劈裂装置及方法,包括压力室,压力室内通过紧固装置对待试验的预制缝混凝土标准试件进行安装和固定,还包括安装在紧固装置外围的应力施加装置,用于实现对预制缝混凝土标准试件拉应力的施加,还包括空气加热系统以及循环水系统,空气加热系统与压力室连通,循环水系统布设在压力室内部,两者通过伺服系统控制共同作用实现压力室的快速变温;本发明不仅可以迅速对压力室进行变温,同时利用空气加热与循环水的共同作用来保持压力室内温度的稳定,而且可以迅速测得加入温度场的多场耦合条件下混凝土结构试件水力劈裂特性的试验数据,从而提高水力劈裂试验研究的额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8982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420095.1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栾川县环境保护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接触面大变形剪切渗流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包括法向加载单元、法向压力传感器、水平加载单元、拉力传感器、水平位移计、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盒、密封单元、渗透水压单元、数据采集器和控制单元;水平加载单元连接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盒的底部,并沿平行接触面剪切方向设置;渗透水压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渗透水流进水通道、渗透水流进水口、渗透水流出水通道、渗透水流出水口和一对渗水压力体积控制器;渗透水流进水通道和渗透水流出水通道沿垂直接触面剪切方向设置。本发明的剪切路径和渗流路径明确,可实现剪切方向和渗流方向相正交的接触面渗透特性试验,能够真实模拟实际剪切变形与渗流过程相垂直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80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10474751.0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向拉压力‑高水力梯度作用混凝土溶蚀试验装置及方法。该方法通过正向预紧力对试件施加恒定压应力,采用受拉侧密封室钢板作为反力结构对粘结在试件表面拉力钢板及拉力螺栓施加反向预紧力实现恒定拉应力加载,纵向采用有保护外壳的加载杆施加轴向压应力,并采用拉、压力传感器监测溶蚀过程中试件的应力状态并适时补充预紧力和轴压力。使用结构胶密封试件受拉侧和高弹性橡胶管联合作用以限定压力溶液从试件顶部流入、底部流出,形成高水力梯度作用,采用水压传感器监测溶蚀过程中溶液室内侵蚀溶液压力并适时补充溶液维持压力稳定。溶液室内可提供硫酸盐、氯盐等一种或几种渗透溶蚀环境。该装置为串状结构,可同时进行三组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648302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887038.4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水压力下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水力劈裂试验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试件预制裂缝内的水压密封加载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橡胶垫密封层、钢板密封层、球角钢架、钢框、耐高压水管以及加压器,橡胶垫、钢板沿着混凝土试件裂缝方向依次铺在裂缝上,球角钢架两端的钢球套在钢框里铺在钢板密封层上面;橡胶垫密封层、钢板密封层、一号球角以及三号球角内均的孔洞均要与裂缝对齐;加压器内的水经由水管和一号球角进入裂缝内,先将裂缝内的空气从三号球角的孔洞中排出,再使用三号球杆密封帽将其密封。该装置能够实现单轴荷载下任何角度的倾角的裂缝的水压加载和密封,从而实现荷载和渗透水压共同作用下的水力劈裂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59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414505.0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2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野外高浓度污染物潜流交换原位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属于模拟河湖潜流交换领域。装置包括插入河床底泥中的环形水槽,水槽无盖板和底板,水槽上方安装有平整水流的多孔板;循环驱动系统,包括水泵和盛放试验液体的水箱,通过水泵将试验液体从水槽一端输入到另一端的水箱中;整流装置,包括位于水箱下方的整流栅,以及位于整流栅下方的整流底板;电导率仪和温度探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避免了室内试验时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干扰,从而为研究突发性高浓度污染物在野外河流和湖泊的迁移规律提供依据,并且试验结果精准,装置操作简便,易于组装,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4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01419.0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20 , G01N3/02 , G01N3/04 , G01N2203/0023 , G01N2203/005 , G01N2203/0067 , G01N2203/0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材料I型断裂的悬浮式水平三点弯试验系统,包括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安装有悬浮系统,悬浮系统包括恒定磁力板和悬浮装置,悬浮装置均包括夹板底座、电磁控制器、电磁装置和两块试样夹板。夹板底座的一侧平面上开设有移动槽,两块试样夹板安装于移动槽中,电磁控制器和电磁装置均安装于夹板底座的底部。操作平台上还设有夹式引伸计、加载端、拉压传感器、数据分析系统、伺服加载系统、信号采集装置、声发射传感器和固定件。本发明还公开了本系统的试验方法,通过使试样在平衡悬浮状态下的测量,可消除由于试样自重作用导致的试样底部与垫座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故本试验系统可以更加合理精准地获得材料I型断裂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862534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500254.8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E02B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浪预制块,包括预制块本体,预制块本体为正六边形。预制块本体的中心开设有通孔,预制块本体的每一条边上均开设有缺口,缺口的横截面为矩形,缺口的高度等于预制块本体的高度,缺口位于预制块本体每一条边上的中心位置。预制块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覆盖有若干个凸块。本发明消浪预制块直接与水浪发生接触的表面结构为凹凸式的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波浪爬高,也能有效缓冲水浪的冲击力,起到消浪的效果。同时消浪预制块中心部位设置圆形通孔作为进水口,当水浪对堤防护坡表面进行拍打冲击时,部分水会进入预制块的另一侧,可以化解部分水浪拍打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94168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456388.6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水力梯度下电加速混凝土溶蚀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箱、外部压力机、外部电源和测试电极;试验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测试室,压力测试室的中部设有试件固定凹槽,混凝土试件将压力测试室分隔为阳极测试区和阴极测试区;测试电极包括测试阳极和测试阴极,测试阳极设置在阳极测试区中;测试阴极设置在阴极测试区中;阳极测试区和阴极测试区均充填有导电溶蚀液;外部压力机与压力管道相连接,压力管道的另一端伸入阳极测试区中的导电溶蚀液中;阳极测试区和阴极测试区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取样管。本发明能在长期恒定高水力梯度作用下测试渗透溶蚀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能够测得相关试验数据,进行混凝土溶蚀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360811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410563361.7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488 , G06F3/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指手势识别方法,根据单指手势识别触控面板上的操作对象的操作类别,属于手势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预先将操作对象所在区域划分为由内向外依次包围的三个区域:第一~第三区域;进行手势识别时,如单指手势的起始点位置、目标点位置均位于第二区域,则表示对所述操作对象进行旋转操作;如单指手势的起始点位置位于第一区域,或者,所述单指手势的起始点位置、目标点位置分别位于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则表示对所述操作对象进行移动操作。本发明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在触摸设备上用单指对任意操作对象的旋转和移动操作,并且非常符合人类的日常行为经验,直观而不会产生困惑;且该方法实现简单,对硬件设备的资源消耗更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