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直墙砌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338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2937.7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直墙砌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砌块包括采用挤塑压出成型方法制备的XPS保温板模体和发泡水泥两部分;XPS保温板模体为中间为空腔的长方体结构,空腔内设置有连接增强筋,发泡水泥填充在XPS保温板内的空腔、与XPS保温板模体固化粘结在一起,作为夹心材料。本发明的复合自保温砌块保温效果好,本体质量轻,抗压强度高,强度可调控,抗冲击性能强,隔音抗震和防潮抗冻性能好,长期稳定性良好,阻燃防火性能好(选用防火等级为B1级的XPS,发泡水泥A级),生产工艺简单,施工砌筑方便,综合成本低,特别适合于被动式房屋的建设。

    一种X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T形墙角砌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337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2665.0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T形墙角砌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砌块包括采用挤塑压出成型方法制备的XPS保温板模体和发泡水泥两部分;XPS保温板模体为中间为空腔的T形立体结构,空腔内设置有连接增强筋,发泡水泥填充在XPS保温板内的空腔、与XPS保温板模体固化粘结在一起,作为夹心材料。本发明的复合自保温砌块特别应用于与E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直墙砌块相匹配的墙体T形转角的砌筑,保温效果好,本体质量轻,抗压强度高,强度可调控,抗冲击性能强,隔音抗震和防潮抗冻性能好,长期稳定性良好,阻燃防火性能好(选用防火等级为B1级的XPS,发泡水泥A级),生产工艺简单,施工砌筑方便,综合成本低,特别适合于被动式房屋的建设。

    水溶性荧光磁性纳米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117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297647.7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性荧光磁性纳米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纳米微粒并通过正硅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使其表面包覆SiO2壳层,通过带有胺基的硅烷偶联剂使最外层连上-NH2;最后将两水溶液混合并加入EDC等连接剂,通过氨基与羧基之间的缩合反应形成化学键将磁性纳米微粒和量子点连接起来,得到荧光磁性复合纳米微粒。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制得的荧光磁性复合纳米微粒具有低毒性,良好的稳定性及磁响应性和优异的荧光性,本发明实验周期短,操作简单安全,原料成本低,在一般化学实验室均可完成,为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3D打印制备透光混凝土砌块及其树脂导光体的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113690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128106.5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刘福田 于浩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制备透光混凝土砌块及其透明树脂导光体的成型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透光混凝土砌块模具与透明树脂导光体模具采用3D打印树脂一体化成型,透明树脂导光体由3D打印树脂模具和透明树脂灌注成型两步骤制备,砌块基体由自密实的无机胶凝材料填充。3D打印制备透光混凝土砌块,突破了传统方法的模具限制,实现了多样化、个性化;利用3D打印成型结合透明树脂灌注制备透明树脂导光体,显著缩短了导光体的制备时间,并提高了3D打印导光体的透光率;透光混凝土砌块基体采用无收缩自密实的无机胶凝材料,无需振捣就可密实成型,保证了砌块的结构强度。基于3D打印的透光混凝土砌块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艺术品等领域。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异形透光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589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90784.2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刘福田 于浩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异形透光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一体化结构的透明树脂导光体和砌块成型模具。3D打印制备异形混凝土砌块模具,尺寸精准,解决了异形砌块成型模具制备困难的问题,简化了异形透光混凝土砌块的制备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砌块透光方向的横截面可以是各种形状;导光体材质为高透光率的无色或彩色透明树脂,在砌块中的体积比可达30%。3D打印的成型模具可采用透明或不透明树脂,透明的模具也可作为导光体。基体采用无收缩自密实高强度无机胶凝材料,无需振捣就可密实成型。基于3D打印技术的异形透光混凝土砌块,在建筑、装饰、艺术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Cf/C-SiC-Zr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299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702441.9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f/C-SiC-Zr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利用化学气相沉积与前驱体浸渍裂解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具有高断裂韧性的Cf/C-SiC-ZrC复合材料。具体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对碳纤维预制体进行排胶和热解碳PyC界面层沉积,之后,浸入PCS和PZC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浸渍、固化及裂解处理,循环浸渍-固化-裂解过程,得到Cf/C-SiC-ZrC复合材料。利用本发明制备的Cf/C-SiC-ZrC复合材料在PyC界面层的保护下可以有效减少碳纤维在裂解过程中受到的物理化学损伤,并且使由陶瓷基体传递向碳纤维的裂纹在界面层发生偏转。此外,PyC界面层有利于削弱碳纤维和陶瓷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在Cf/C-SiC-ZrC复合材料发生断裂时,通过碳纤维拔出消耗能量,提高Cf/C-SiC-ZrC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

    以热解碳为界面相的莫来石纤维增强氧化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605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82643.4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纤维增强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以热解碳(PyC)为界面相的莫来石纤维编织预制体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以热解碳为界面相的莫来石纤维增强氧化铝陶瓷,包括:基体、增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增强体表面的热解碳界面相。其中,所述基体为氧化铝,所述增强体为三维编织莫来石纤维预制体,所述界面相为热解碳(PyC)。所述界面相由在所述莫来石纤维表面沉积的PyC构成。本发明提供的以PyC为界面相的莫来石纤维增强氧化铝陶瓷,可以提高氧化铝陶瓷的断裂韧性,解决传统氧化铝陶瓷材料韧性差、容易发生脆性断裂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氧化铝陶瓷材料的损伤容限等,材料性能优异,能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对材料力学性能的需求。

    一种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144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805318.1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石墨烯复合材料将磁性纳米颗粒修饰到石墨烯纳米片上,它将石墨烯的高吸附性和磁性材料方便分离的特点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磁性纳米生物吸附材料。此制备方法解决了石墨烯材料易团聚的缺点,大大增加了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了吸附材料的结合位点,扩大了吸附对象范围。本发明的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可重复使用,为环境污水处理和废物回收利用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和手段。

    一种镍铁渣用活性激发型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4793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381681.5

    申请日:2015-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铁渣用活性激发型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助磨剂是由聚合多元醇、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焦磷酸钠、乙酸乙酯、激发剂和水组成,其中所述激发剂由煅烧明矾石、水玻璃和松香酸钠组成。该助磨剂在镍铁渣中的加入量为镍铁渣质量的0.02%‑0.10%。本发明原材料充足、加工配制简单、掺量低、性能稳定、性价比高,镍铁渣粉磨时加入,能解决镍铁渣易磨性差的难题,在粉磨时间相同情况下,可使镍铁渣微粉比表面积提高4.5%‑9%,增加磨机产量15%以上,显著降低能耗,同时还能将镍铁渣活性指数提高10%‑3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