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54879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96518.7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并联电抗器同杆双回线故障性质判别方法。现有的同杆双回线自适应重合闸方案不能判别所有故障类型的故障性质,而且所利用的故障性质判别原理所需时间较长。本发明通过对断开相恢复端电压在一个工频周期内积分进行接地故障性质的判别,通过对异名跨线故障相恢复端电压差积分进行异名跨线故障性质的判别,同时结合重合时序进行相间以及同名跨线故障性质的判别。本发明灵敏度高、所用数据窗短、适用于带并联电抗器同杆双回线中可能的各种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380907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37716.9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端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单相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现有的故障性质判据应用范围各异,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本发明首先采样故障相跳闸后单端健全相电流量以及并联电抗器中的电流量,进而采用全波傅氏算法提取对应相量,据此可以表示出本端线路电压和流向线路的电流。其次根据永久性故障分布参数模型,分别计算出与双端电压电流量相关的故障点电压电流,然后根据故障点电压电流满足的边界条件,以及故障相跳闸后对端故障跳闸相电流为零这一边界条件,推导出故障点对地电压电流值只与单端电压电流量有关,从而可以计算出过渡电阻。根据过渡电阻的连续计算可以准确识别故障性质。本发明故障性质判别受影响因素少、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768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371147.0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简化建模方法。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不仅分布式电源的非线性特征使得仿真计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当配电网的节点、支路数较多时,网络矩阵维数的过高会进一步导致仿真计算速度下降。本发明将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划分为内部线性区域和外部非线性区域,将配电网网架部分与分布式电源分别进行简化处理,得到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新建模方法,可准确地模拟系统的动态过程,大大提升系统的仿真速度。该建模方法保证了仿真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为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快速仿真提供了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401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057166.6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无功电流注入的光伏低电压穿越方法。现有的光伏低电压穿越方法有很多,然而并未充分利用光伏逆变器对功率的控制作用。本发明在电压跌落不严重情况下,保持光伏有功功率输出不变,尽量提供无功功率;在电压跌落较严重情况下,光伏不输出有功功率,全部输出无功功率。同时在电网不对称故障下,引入负序控制消除由负序分量引起的有功功率波动,并推导出最大无功功率设定值计算公式。本发明能根据电压跌落情况充分利用光伏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能力,在一定情况下保证有功功率输出又能最大限度的提供无功功率,有助于并网点电压的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40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057166.6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40/34 , H01J3/386 , H01J3/16 , H01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无功电流注入的光伏低电压穿越方法。现有的光伏低电压穿越方法有很多,然而并未充分利用光伏逆变器对功率的控制作用。本发明在电压跌落不严重情况下,保持光伏有功功率输出不变,尽量提供无功功率;在电压跌落较严重情况下,光伏不输出有功功率,全部输出无功功率。同时在电网不对称故障下,引入负序控制消除由负序分量引起的有功功率波动,并推导出最大无功功率设定值计算公式。本发明能根据电压跌落情况充分利用光伏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能力,在一定情况下保证有功功率输出又能最大限度的提供无功功率,有助于并网点电压的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3777114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39030.3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端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单相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现有的故障性质判据应用范围各异,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本发明首先采样故障相跳闸后单端健全相电流量以及并联电抗器中的电流量,进而采用全波傅氏算法提取对应相量,据此可以表示出本端线路电压和流向线路的电流。其次根据永久性故障分布参数模型,分别计算出与双端电压电流量相关的故障点电压电流,然后根据故障点电压电流满足的边界条件,以及故障相跳闸后对端相电流为零这一条件,推导出故障点对地电压电流值只与单端健全相电流和并联电抗器电流有关,从而可以计算出过渡电阻。根据过渡电阻的连续计算可以准确识别故障性质。本发明故障性质判别受影响因素少、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2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57090.2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88 , G01R31/389 , G01R31/36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量边界修正的锂离子电池OCV‑SOC曲线标定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通过低电流OCV测试实验获取锂离子电池的OCV‑SOC曲线,通过最大可用容量测试获取最大、最小OCV值,利用最大、最小OCV值裁剪OCV‑SOC曲线,最后重新定义SOC范围以获得标定后的OCV‑SOC曲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锂离子电池容量测试数据,有效减小低电流OCV测试实验获取OCV‑SOC曲线的放电容量与最大可用容量的不一致性影响,使得OCV‑SOC曲线的SOC范围更接近实际值,提升了锂离子电池SOC估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8009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621694.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站内电池单体循环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预测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采集多个电池容量循环退化的历史测试数据,提取反映电池退化信息的初步特征,通过弹性网络对初步特征进行筛选,提取对电池循环寿命预测结果影响的敏感程度高的二次特征作为最终训练特征,以防止训练的过拟合,接着利用筛选出的二次特征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最终求出神经网络模型的最优权值矩阵,并利用训练完毕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电池未来寿命进行预测。本发明可以无视电池的具体类型,直接利用其运行数据进行预测,而不用考虑电池内部的具体结构和构造,与电池模型预测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和简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76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71147.0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简化建模方法。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不仅分布式电源的非线性特征使得仿真计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当配电网的节点、支路数较多时,网络矩阵维数的过高会进一步导致仿真计算速度下降。本发明将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划分为内部线性区域和外部非线性区域,将配电网网架部分与分布式电源分别进行简化处理,得到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新建模方法,可准确地模拟系统的动态过程,大大提升系统的仿真速度。该建模方法保证了仿真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为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快速仿真提供了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3048567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210560065.2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波形估计的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故障性质判别方法。现有的故障性质判据应用范围各异,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本发明首先采样健全相单侧线路端电压和电流以及并联电抗器中的电流量。其次以瞬时性故障恢复电压阶段等效模型为参考模型,计算故障相端电压。然后利用时域波形估计的方法得到故障相端电压计算值与实际值的相似度。最后利用相似度计算得到的目标比例系数与整定值连续比较来判断故障性质。本发明故障性质判别受影响因素少、灵敏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