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048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858199.6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Q1/689 , C12N15/11 , C12Q1/6851 , C12R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鉴定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oryzae pv.oryzae,Xoo)的靶标,所述的靶标为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鉴定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引物对,包括正向引物5’‑CCTTCTGCAATCTATGGCACC‑3’和反向引物5’‑TAAATAACACGGTGAAGCCGAC‑3’。所述引物对用于PCR能且只能从包含Xoo DNA的样品中扩增出138bp的核酸片段,具有检测鉴定Xoo的特异性和通用性,实现准确检测鉴定Xoo。所述引物对适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度达到2.7×102fg/μL。
-
公开(公告)号:CN10463015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38628.5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噬菌体及其应用,该噬菌体分类命名为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噬菌体AP1(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 phage AP1),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4599。所述应用包括所述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噬菌体在制备用于抑制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的噬菌体制剂中的应用、在抑制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中的应用、在防治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噬菌体能特异性裂解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且裂解量约160PFU/感染细胞,裂解性较强,能用于由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引起的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67628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41073.8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朱槿花提取液制备纳米氧化镍‑二氧化硅颗粒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绿色生物合成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1)将朱槿花柱头洗净后烘干,与去离子水混合并加热提取,过滤后得到朱槿花提取液;(2)在朱槿花提取液中加入NiO悬浮液,混匀后加热反应得到第一混合液;在朱槿花提取液中加入SiO2悬浮液,混匀后加热反应得到第二混合液;(3)进一步混合第一混合液和第二混合液,加热搅拌反应后离心、洗涤以及冷冻干燥后得到纳米NiO‑SiO2颗粒。该方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产物纳米NiO‑SiO2颗粒平均粒径小、不仅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还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395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185355.1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木槿花提取液制备纳米氧化铜颗粒的方法及产品和应用,属于绿色生物合成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槿花花瓣预处理后研磨成粉末,与去离子水混合,于55‑75℃的温度下提取3‑6小时,过滤后得到木槿花提取液;(2)将木槿花提取液与CuO悬浮液混合反应,再将得到的混合液经过离心、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所述的纳米氧化铜颗粒。该制备工艺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得到的纳米氧化铜条状颗粒物大小均一,尺寸较小,能够有效地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等植物病原菌的活性,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31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44983.5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51 , C12Q1/06 , C12N15/11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水稻细菌性穗枯病菌的引物探针组合及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所述引物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探针修饰有荧光标记。本发明设计和筛选针对水稻细菌性穗枯病菌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高。本发明通过对引物和探针以及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可对水稻细菌性穗枯病菌实现准确定量的数字PCR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市售田间水稻种子的检测,尤其是针对带菌量低的水稻种子样品,该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的绝对定量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44981.6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citrulli)的引物对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别为:5’‑TTCACCGACTACACCAGTGC‑3’;5’‑CATCAGTTCGTAGTGGCGGT‑3’。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特异性好且灵敏度高,能够特异性扩增出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特有的基因片段,利用该引物对实现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准确鉴定,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DNA的最低检测浓度达到40pg/μL。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鉴定西瓜样品中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58825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668421.X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LAMP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LAMP引物,包括2条外引物、2条内引物和1条环化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LAMP引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检出具有特异性,检测灵敏度达到1.72×102fg/μL;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地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进行检测,结果肉眼可判断,且在LAMP反应前加入显色剂,大大降低了污染的可能性,适用于基层农业部门及相关检测部门的田间现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630154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038628.5
申请日:2015-01-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噬菌体及其应用,该噬菌体分类命名为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噬菌体AP1(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 phage AP1),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4599。所述应用包括所述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噬菌体在制备用于抑制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的噬菌体制剂中的应用、在抑制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中的应用、在防治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噬菌体能特异性裂解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且裂解量约160PFU/感染细胞,裂解性较强,能用于由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菌引起的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防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