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51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56068.5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平湖市浙江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高透明耐热聚乳酸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球磨得到的聚乳酸粉料进行模压成型,得到块状样品;将块状样品置于自制的受限加工模具并放入平板硫化机中,在受限模具内发生固态下的单轴强制流动取向,从而促使材料内部的微观晶体结构发生变化。所制得的聚乳酸制品,表现出大幅度提高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和耐热性能,还保持了高透明性,有效地解决了聚乳酸的脆性、耐热差、提升强韧性的同时透明性降低的缺陷。其制备方法所需的设备简单、工艺易操作、能耗低,且无需添加任何第二相,绿色环保廉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8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28857.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弃塑料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化工艺的废弃塑料转化高值MOF材料的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废弃PET塑料粉碎,与甜菜碱混合后在乙二醇中加热反应,形成配体载体溶液;随后,将碱土金属盐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制备金属盐溶液,并在110~130℃条件下向配体载体溶液中添加氢氧化钠(NaOH),形成浑浊的配体盐溶液;接着,将金属盐溶液加入配体盐中,促进配位反应获得固液混合物;最后,通过洗涤、干燥等步骤制备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MOF材料。所得MOF材料具备均匀的多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展现了废弃PET塑料资源化高值利用的广阔潜力。本发明方法流程简洁,适用于工业化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00596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221572.6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不相容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共混物的增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步骤一:通过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与炭黑混合,制得复合母粒;步骤二:将制得的复合母粒与聚乳酸熔融共混,制得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炭黑复合材料。本发明技术的创新在于引入炭黑作为填料,将其均匀包覆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颗粒的表面,作为有效的分散相。这一两步复合策略不仅防止了分散相和基体间的相分离,而且显著提升了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与传统熔融共混方法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230%,相比之下提高了近1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526052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805238.6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力学性能良好的紫外光固化丝素/透明质酸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巯基化改性的丝素蛋白和双键化改性的透明质酸均匀共混,添加光引发剂和还原剂,在紫外光的条件下,制备互穿网络水凝胶。水凝胶前驱体液经紫外光引发后可迅速固化成型,压缩强度达490kpa且能经受40%的形变压缩循环数十次。通过控制巯基化改性的丝素蛋白的含量可以调控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此外,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很好地支持细胞粘附及生长。该水凝胶原料为蚕茧和透明质酸,均为天然高分子,原料易得、价格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6355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63422.4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取向隔离双填料网络的高导热电绝缘聚合物复合材料,以碳纳米管/氮化硼为双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机械共混、退火、取向结构调控等工艺成功制备得到的具有取向隔离双网络结构的复合材料,能够在较低的填料添加量下表现出高导热、电绝缘等特性。该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采用现有的设备即可实现生产,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707088.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C271/20 , C07C269/04 , C07C269/06 , C08F220/56 , C08F2/48 , C08J3/075 , C08L33/26 , C08L89/00 , C08F21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双键单体、温度敏感型水凝胶及应用,所述水凝胶由带两性离子的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双键单体、丙烯酰胺、明胶、光引发剂和去离子水制成;本发明所制备的带两性离子的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双键单体,可以赋予水凝胶出色的抗冻能力,所制备水凝胶不仅在室温下用于超高的离子电导率(81.25mS/cm),在较低的温度下(‑20℃)仍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26.44mS/cm)。同时所制备的水凝胶的电阻对温度的变化展现出出色的灵敏度。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水凝胶兼备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抗冻性能,其电阻对温度的变化表现出出色的灵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293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06104.1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徐州工牛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量转换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光热性能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2‑氨基对苯二甲酸和2‑氟对苯二甲酸两种具有不同官能团的配体,调控金属有机框架对近红外光的吸收能力,从而实现通过改变配体比例来精确控制光热转换温度。与传统依赖于改变光功率密度来提升光热性能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在制备工艺、结构可控性和光热转换性能调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652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005394.X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苯乙烯发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苯乙烯复合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聚苯乙烯中利用中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形成高密度且均匀的成核位点,实现了高效发泡。中空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显著增强了其对CO2的吸附能力,使CO2更容易地在成核位点堆积。最终,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苯乙烯发泡材料具有泡孔密度高、泡孔尺寸小、泡孔结构均一及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87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03592.X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亲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镍钴金属盐和疏水对苯二甲酸配体、亲水2‑氨基对苯二甲酸配体的液相共沉积反应,合成得到具有不同双亲特性的,双亲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使用该纳米粒子作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将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双亲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混合,制备出共混材料。该双亲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不仅能够改善共混物的相容性,有效减小分散相的相区尺寸,还能够在较低的填料填充量下实现同时提升强度和韧性的效果。与传统的纳米粒子增容方法相比,本发明所开发的双亲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可控、增容效果显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5948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71338.X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成型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材料强度较低、韧性不足、耐热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强韧耐热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材料的绿色化制备方法,所述绿色化制备方法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颗粒料模压成型,进行压力诱导流动成型加工,即得高强韧耐热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材料。本发明通过纯物理加工手段在低温下加工,避免了在高温下加工导致聚合物降解的问题,在提高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强度和韧性的同时,还改善了材料的耐热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