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带钢局部高点位置的工作辊窜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63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6584.6

    申请日:2024-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带钢局部高点位置的工作辊窜辊方法,涉及热连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跟踪下游冷轧机中间辊窜辊与冷轧起筋,确定在冷轧负窜时易出现起筋的带钢横断面局部高点位置分布情况;明确起筋卷与热轧带钢横断面局部高点位置关系;明确热轧带钢横断面局部高点与热轧工作辊窜辊位置关系,后续通过避免工作辊停留在该窜辊位置来改善带钢横断面局部高点位置;避开易使局部高点出现在带钢边部的工作辊窜辊位置,修改工作辊的窜辊模型数据;将上述窜辊模型数据写入轧辊窜辊模型;本发明通过协同优化工作辊窜辊位置,避免工作辊窜辊在零位附近停留,使带钢横断面局部高点远离带钢边部,进一步避免冷轧负窜时可能出现的起筋缺陷。

    一种提高轧辊冷却水适应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97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17953.1

    申请日:2025-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轧辊冷却水适应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由多种钢种代码SGC所表示的钢种数据库;S2:根据钢种数据库和带钢轧制经验样本建立轧辊冷却水数据库,并求取不同钢种代码SGC的水量、水温和带钢轧制过程温度的比例系数;S3:选择钢种代码SGC,根据轧辊冷却水数据库中提取到的水温和带钢轧制过程温度的比例系数,再加入季节因子设定实际轧辊冷却水的水量;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历史经验处理并加入外部影响因子,精确控制轧辊冷却水的种类和质量,实现对轧辊温度的精确控制,保障轧辊性能,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一种层冷集管清理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33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37055.5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冷集管清理装置,包括:送水支管,沿送水支管顶部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水管;还包括清理机构,清理机构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传动部件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清洁杆;清洁杆上设置有清洁刷;清洁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可打开或闭合的设置有污染物防落机构。该装置可以有效清理层冷集管的出水管内附着的油泥等污染物,确保出水管的出水均匀性,从而提高带钢冷却的均匀性和一致性;通过该装置的污染物防落机构,可以使得被清理的污染物掉落在该污染物防落机构内,有效防止污染物落入送水支管内造成二次污染,有效提高层冷集管的清理质量和效率,满足热轧带钢冷却工艺的需求,确保带钢质量。

    一种新建热连轧线粗轧工作辊过钢量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490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16049.3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建热连轧线粗轧工作辊过钢量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热连轧线的相关数据;步骤二:采集工作辊磨损量数据;步骤三:对数据归一化处理,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步骤四:建立工作辊磨损模型,以采集的数据为输入,以工作辊磨损量为预测输出;步骤五:对工作辊磨损模型进行训练,根据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模型进行调整;步骤六:对工作辊磨损模型进行测试;步骤七:对输出数据进行反归一化处理;步骤八:输入新建热连轧线的数据,确定合适的过钢量。本申请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工作辊磨损模型,避免频繁更换粗轧工作辊影响生产节奏的同时,保证粗轧支承辊的使用安全。

    一种厚规格管线钢冲击性能提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592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16603.0

    申请日:2024-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规格管线钢冲击性能提升的方法,主要针对热机械轧制板带钢铁材料生产过程中,借助相关冷却设备如中间坯冷却、超快速冷却等,通过优化控轧控冷工艺温度参数及调整冷却设备使用状态等方式,在不额外改变原有成分体系的前提下,仅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细化板材下表面铁素体组织保证厚度方向组织的均匀性,实现厚规格管线钢冲击性能的有效提高。本发明涉及厚规格管线钢生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厚规格管线钢冲击性能提升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