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47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81032.7
申请日:2021-11-2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47 , F24F13/08 , F24F13/10 , F24F1/0014 , F24F1/0063 , F24F13/30 , F24F1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风口;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整流结构,第一整流结构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整流结构对应风口设置,第一整流结构延伸至风口位置处,第一整流结构用于引导换热器和风口之间的气流,第一整流结构将风口分隔为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第一风口的过流面积为S1,第二风口的过流面积为S2,S1≤S2。本发明的风管机在风口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整流结构,并通过第一整流结构将风口分隔为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使通过第一风口的气流与通过第二风口的气流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减少涡流和风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81036.5
申请日:2021-11-2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33 , F24F1/0047 , F24F1/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组件及风管机,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多个风机,所有所述风机依次连接,所有所述风机可同时转动并改变出风口朝向,所有所述风机的转动轴线共线;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风机驱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风机转动。本发明的风机组件通过将所有风机的转动轴线共线设置,使风机之间不用预留活动间隙,风机之间的间距可以缩小,甚至连在一起,从而大大减少风机组件的空间占用率,缩小空调的整体长度,提高产品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0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81043.5
申请日:2021-11-2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8 , F24F1/0047 , F24F13/22 , F24F1/0014 , F24F1/0063 ,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风口;风机,所述风机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风口之间;当所述风口作为进风口时,所述风机的吸风口的朝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或,当所述风口作为出风口时,所述风机的排风口的朝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本发明公开的风管机,使风机吸风口或排风口在朝向接水盘时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也即使风机的风口在朝向接水盘时是朝向远离接水盘的方向倾斜,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接水盘对风机风量的影响,保证壳体内部的气流流动性,提高风管机的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22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4089.5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33 , F24F1/0063 , F24F13/20 , F24F1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管机,风管机,包括:壳体;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处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安装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风机,所述风机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风机具有使气体由所述第一腔室向所述第二腔室内流动的第一朝向和使气体由所述第二腔室向所述第一腔室内流动的第二朝向。本发明公开的风管机,利用安装板的固定设置直接将壳体内部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进利用风机进行转动来实现气流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流通方向的改变,在避免风机的进风和出风之间产生回流现象、保证风管机的出风效果的前提下,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风机隔板需要随着风机进行转动而造成隔板结构复杂性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3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84125.8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40 , F04D29/66 , F04D29/00 , F24F1/0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流风机及风管机。混流风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上设置有出风口;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蜗壳内;内壳,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叶轮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内壳的外表面与所述蜗壳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环形风道;沿所述叶轮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所述环形风道的宽度逐渐增加。本发明提供的混流风机及风管机,通过环形流道的宽度逐渐增加,对叶轮的出风的静压和气流流速进行调节,从而有效的改善混流风机的出风效果,进而保证在风管机瀑布式制冷和快速制热的模式下均能够达到最优的换热效果,同时后导叶结构也随着环形流道的宽度增加而进行扩张,保证后导叶结构对叶轮的出风的调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99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25730.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风式散热装置、散热器及空调设备,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室外机电器盒散热器上缺少引风散热结构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支架结构和导流件,其中,所述导流件分布在所述支架结构上,所述支架结构用于将所述导流件固定在散热器翅片的一侧,所述导流件上形成有导流通孔,固定所述支架结构以使流入所述导流通孔的气流能沿所述散热器翅片的长度延伸方向吹出。本发明用于可提升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81051.X
申请日:2021-11-2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47 , F24F13/08 , F24F1/0063 , F24F13/30 , F24F1/0014 , F24F1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整流结构,所述整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整流结构设置在所述风口位置处,所述整流结构具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用于引导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口之间的气流本发明的风管机通过在风口位置处设置整流结构,在风管机在运行时,气流在导流面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减少扰流和湍流的产生,不仅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而且当风口进风时,风口的进风可以更加均匀地吹向换热器,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而当风口出风时,气流可以更加均匀地从风口吹出,从而减少风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21827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42878.7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1/79 , F24F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口组件及风管机,包括: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上;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上,且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导风板的下方;所述导风板的宽度L1与所述挡风板的宽度L2的比值范围为1/2≤L1/L2≤1。本发明公开的风管机,通过设置挡风板和导风板能够进一步的对风管机的出风方向进行限定,优化风管机的出风方向,同时限定导风板和挡风板之间的尺寸关系,为设计人员提供设计标准,最终使风管机能够达到最优的出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462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42912.0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8 , F24F13/20 , F24F1/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风机,风机可活动地设置,风机通过活动改变出风的朝向;壳体,风机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避让口,避让口位于风机位置处;遮挡部件,遮挡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遮挡部件通过转动打开或关闭避让口,在风机改变出风朝向过程中,遮挡部件打开避让口,避让口用于给改变出风朝向过程中的风机提供换向空间。本发明的风管机通过设置避让口和遮挡部件,通过移动遮挡部件可以将避让口打开或关闭,在需要风机换向时将避让口打开,通过避让口提供换向空间,实现风机换向;在正常工作时,将避让口关闭,从而使外形更加美观,而且避免漏风。
-
公开(公告)号:CN1149623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4115.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40 , F04D29/66 , F04D29/00 , F24F1/0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流风机及风管机。混流风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蜗壳内;前导叶结构,所述前导叶结构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叶轮之间,所述前导叶结构与所述叶轮之间具有间距。本发明提供的混流风机及风管机,通过限定前导叶结构与叶轮之间的间距,使前导叶结构对即将进入叶轮气流进行有效导流,有效的减少叶轮的进风阻力,保证混流风机的蜗壳尺寸能够满足在风管机内部的转动的要求,在风管机的进出风方向改变时,混流风机可以根据需要整体进行转动而不会与风管机产生干涉,从而保证风管机的出风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