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282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23143.4

    申请日:2023-09-21

    Inventor: 李晓文 廖熠 徐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吹向电机组件导致润滑油无法及时回流至油池的技术问题;涡旋压缩机,包括机壳,在机壳内部设置有上支架和电机组件;上支架靠近机壳的顶部,电机组件远离机壳的顶部;上支架和电机组件之间形成排气腔,上支架上设置有朝向排气腔的排气口,排气腔内设置有导气件,导气件设置有导气通道,导气通道包括有出气段,导气通道包括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进气口与排气口连通,第一出气口为出气段的出口,出气段能够使由第一出气口排出的气体倾斜向上流动。

    泵体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5091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72664.4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和涡旋压缩机,属于涡旋压缩机技术领域。该泵体组件包括压缩腔和背压腔,所述压缩腔通过气路连通所述背压腔;所述压缩腔包括多个不同压力的第一压缩腔、第二压缩腔和第三压缩腔;所述气路包括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设有至少三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缩腔、第二压缩腔和第三压缩腔对应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背压腔连通;一个所述入口处于开启时,其余所述入口为关闭状态,使得所述背压腔能够与所述第一压缩腔、第二压缩腔和第三压缩腔分别对应连通。本申请泵体组件利用设有多入口的气路,来连通压缩腔和背压腔,通过不同入口和出口组合使用,实现将压缩腔中不同压力的压缩腔与背压腔进行导通,达到调整背压腔的压力。

    压缩机上盖及压缩机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831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48469.1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压缩机上盖,压缩机上盖包括顶壁和侧壁,顶壁和侧壁相交连接并围合形成容置腔,侧壁面向容置腔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槽;其中,导向槽具有相互连通的首段和尾段,首段靠近顶壁,且首段弯曲设置;尾段远离顶壁,且沿与顶壁平行的方向,尾段向远离顶壁的方向倾斜设置。在压缩机上盖内侧形成弯曲的导向槽,以引导流向压缩机上盖的气体沿导向槽弯曲流动,缓和气流与压缩机上盖之间的冲击,进而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并且,气流在导向槽内自上而下由首段流向尾段时,气流中掺杂的油液可以滞留在导向槽内壁上,最后滞留的油液从倾斜向下的尾段流出,如此可将气流中的油液分离回收,降低压缩机的吐油率,保证压缩机可靠润滑。

    一种补气增焓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153604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70724.0

    申请日:2020-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补气增焓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补气孔面积较小,补气量不充足,增焓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该结构包括补气孔,所述补气孔的喷射口位于气缸的内腔端面,所述喷射口的一侧连接压缩机的压缩腔,所述喷射口的另一侧连接补气通道,所述喷射口为异形口,与传统的圆形喷射口相比,在有限空间内增大了喷射口面积,补气量充足,增焓效果佳;所述喷射口由平滑的曲线构成,或所述喷射口由若干条曲线相交形成且任意两条相交曲线的内交角均>180°,这样设置能实现数铣加工,生产效率高,满足批量生产要求,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69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96932.4

    申请日:2019-08-27

    Inventor: 李健 廖熠 王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空调系统节流后的制冷剂中混有一部分气态制冷剂,影响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的技术问题。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切换装置、蒸发器和闪蒸器,压缩机具有多个气缸,蒸发器由多个换热器构成,闪蒸器包括相并联的第一闪蒸器和第二闪蒸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第二闪蒸器和蒸发器能构成制冷或除湿回路,压缩机与蒸发器能构成制热通路;通过切换装置改变压缩机和冷凝器排出冷媒的流路实现温湿独控。闪蒸器收集分离节流后冷媒中的气态冷媒,避免了气态冷媒进入换热器中影响换热器换热效率的情况,降低了压缩机的功耗,从而提高压缩机的能效水平。

    提升降噪效果的压缩机壳体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0056497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29888.3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降噪效果的压缩机壳体及压缩机,压缩机壳体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具有容纳压缩机的内腔;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内壳外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围成用于隔音的封闭腔体;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封闭腔体内,并将所述封闭腔体分隔成第一隔音腔和第二隔音腔,所述内壳与所述隔板围成所述第一隔音腔,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围成所述第二隔音腔。本发明的压缩机壳体,通过设置内壳、外壳,并在内壳和外壳围成封闭腔体内设置隔板,通过隔板将封闭腔体隔成第一隔音腔和第二隔音腔,从而形成多层隔音结构,从而减小压缩机内部工作的噪音传播到外部,有效提高降噪效果。

    压缩机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8510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96559.3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外壳(10)、设置在外壳(10)的外侧的分液器(20)及设置在外壳(10)内的泵体组件,分液器(20)设有多个,多个分液器(20)形成至少两级,外壳(10)包括外壳体(11)和设置在外壳体(11)内的内壳体(12),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空腔(13),第一级的分液器(20)的进气口适于与蒸发器连接,上一级的分液器(20)的出气口与下一级的分液器(20)的进气口通过一个空腔(13)连通,最后一级的分液器(20)的出气口与泵体组件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较低级别的分液器和空腔充当中间冷却器,制冷剂气体及时带走外壳内的各部件产生的热量。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4425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32947.X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空调系统,该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设于压缩机本体外侧的回热箱,回热箱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回热箱设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以及与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二开口;贯穿回热箱的换热管,换热管的一部分置于回热箱的容置空间内,换热管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该压缩机用于空调系统,回热箱中的冷媒和换热管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蒸发器出来的冷媒吸收从冷凝器出来的冷媒的热量,进一步蒸发,避免吸气带液,保证压缩机本体的可靠性;同时从冷凝器出来的冷媒通过继续释放热量,在进入节流装置前进一步降低温度,利于提高系统的过冷度,提高制冷量;且回热箱的体积可控,可以满足系统的冷媒灌注量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