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的气检方法及气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9535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34504.1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的气检方法及气检装置,换热器包括多条独立的换热通道,气检方法包括:间隔开启所述换热通道,冲入定量气体;充气完成后,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多条所述换热通道内的气压变化,根据所述气压变化以确定相邻所述换热通道之间是否存在串气现象。本发明所述的换热器的气检方法能够快速定位串气位置,解决串气问题,各换热通道之间的串气检验可以一次性进行,大幅度提升串气检验效率,实现多回路同时检测,气检装置可适应于不同数量换热通道的换热器,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气检检测效率高。

    暖通设备的故障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81624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92487.8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暖通设备的故障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基于处理设备预设了模糊搜索库和例外跳转库,从而在获取到检测项目名称后,从模糊搜索库中选取判断字,并与检测项目名称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为匹配的判断字作为初步识别结果;之后判断例外跳转库中与初步识别结果相对应的例外字是否与检测项目名称相匹配;若相匹配,则从模糊搜索库中选择与相匹配的例外字相同的判断字作为最终识别结果;否则以初步识别结果作为最终识别结果。如此设置,通过处理设备进行故障识别,相对人工识别可以有效提高处理效率;此外,通过将模糊搜索和例外跳转功能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暖通设备测试项目名称的唯一识别,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率。

    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660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11081.9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设备包括:人机交互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信息,其中,该控制信息包括测试控制指令及端口信息;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具有多个信号传输端口,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人机交互装置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发送的控制信息时,执行所述测试控制指令以生成测试信号,并将该测试信号通过所述端口信息对应目标信号传输端口输出至与该目标信号传输端口连接的待测控制柜,以使该待测控制柜基于所述目标信号模拟运行状况,以基于所述运行状况确定该待测控制柜是否异常。通过上述设置,以实现模拟待测控制柜的实际运行,以达到快速测试待测控制柜的性能的目的。

    一种机组检测系统及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2040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67238.9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组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机组检测系统,包括:扫描设备,用于扫描被测机组上的识别码,识别出所述识别码对应的被测机组信息;测试设备,与所述扫描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被测机组信息,生成控制与所述被测机组信息对应的测试协议板开启的指令;以及多个测试协议板,与所述测试设备、所述被测机组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测试设备的指令开启,并控制所述被测机组运行。本发明实现通过扫码识别被测机组信息,能够自动完成转换测试协议,启动与被测机组对应的测试协议板进行测试,无需对外接设备、测试协议等进行手动调整,安全可靠,保证操作过程中防错防呆,保证了操作的准确性与机组检测时的稳定性。

    一种自锁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8919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292860.6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锁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且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能够以连接结构为轴进行开合;第一主体设置有第一部件,第二主体设置有供第一部件插入并能够实现自锁的第二部件,当第一部件插入第二部件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维持合体状态;第一主体上设置有N个半圆孔,第二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一主体上的半圆孔一一对应的半圆孔,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设置有卡线结构;或者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形成卡线结构。利用形成的圆孔将该自锁装置固定在空调外机的管路上,将导线固定在卡线结构形成的卡线区域中,实现了管路与导线的隔离,且有助于简化人员操作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