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构、使用折弯机构制作折弯板的方法和折弯板

    公开(公告)号:CN11063998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1910983431.7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弯机构、使用折弯机构制作折弯板的方法和折弯板,在折弯板的次级折弯位置处设置了过渡折边,在初级折边弯折时,过渡折边不弯折,周向的初级折边在次级折弯位置处被断开,在对次级折边进行弯折时,不会由于初级折边挤压而在次级折弯位置与初级折边交汇处向外鼓起,未弯折的过渡折边通过本发明折弯机构进行折弯,折弯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单元,第一滑块单元包括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沿第一方向移动挤压过渡折边使过渡折边沿第一方向弯折,第一方向与所述折弯板的初级折边的折弯方向指向折弯板的同一侧。如此,则在完成折弯板的所有折边的折弯的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在次级折弯位置与初级折边的交汇处外鼓的技术问题。

    机器人的夹具和机器人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7629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010295839.8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的夹具和机器人,机器人的夹具包括间距可调的两个夹持臂,第一方向上,两个夹持臂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夹持臂具有朝向夹持空间的配合内侧;夹具还包括相对设置在配合内侧上的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在第三方向上,第一夹持结构与第二夹持结构之间形成第一夹持位,第一夹持结构和第二夹持结构的间距可调;夹具还包括相对设置在配合内侧上的第三夹持结构和第四夹持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第三夹持结构与第四夹持结构之间形成第二夹持位,第三夹持结构与第四夹持结构的间距可调。机器人包括夹具。本发明提供的夹具适应于对多种尺寸的物料箱进行稳定地抓取并进行倾倒、翻转以及码垛工作。

    顶出机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公开(公告)号:CN109049563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811014317.5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出机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该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针板组件、连接部、第二顶针板组件和推出部,第一顶针板组件与注塑机顶杆相连接,连接部与第一顶针板组件相连接,第二顶针板组件通过连接部与第一顶针板组件相连接,第一顶针板组件与第二顶针板组件具有距离地设置,第二顶针板组件与模具相邻地设置,推出部与第二顶针板组件相连接,其中,注塑机顶杆可带动第一顶针板组件移动,以使第二顶针板组件带动推出部移动以将模具内的产品顶出。这样设置缩短了推出部的长度,提高了推出部将产品从模具内顶出时的平衡性。

    电极生产的排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57019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20045.6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电极生产的排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加工零件的所需电极信息,所述所需电极信息包括:电极在库情况、电极对应的待加工位置和重叠区域的位置加工顺序。根据所述所需电极信息进行电极状态分析,得到包括:位置可加工率和重叠区域可加工率。启动对所述待加工零件的加工。根据所述位置可加工率和重叠区域可加工率,确定电极的生产排程。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确定出优先生产的电极类型,调整电极的生产计划,使电极生产次序与零件加工所需的电极次序相匹配,避免因为缺少电极而导致的加工停机情况的出现。

    多电极高效加工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4564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93449.3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多电极高效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电极库中选择钢件的加工需求对应的目标电极;所述加工需求包括:待加工的结构特征。使用所述目标电极对所述待加工钢件进行加工。更新所述目标电极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当前占用情况和剩余使用次数。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对电极状态信息管理,在对钢件的加工生产中,增加电极的重复利用率,高效的合理调用电极,对钢件放电加工,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一种电火花加工装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840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11119689.4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火花加工装置、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电火花加工装置包括电火花加工机床、工件定位装置及工件检测装置,在该电火花加工机床上设置有托盘固定机构,位于加工电极下方,用于固定承载工件的托盘,工件定位装置与电火花加工机床分离设置,用于将工件在托盘上进行定位,工件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工件相对于托盘的位置信息,控制装置设于电火花加工机床上,该控制装置能够获取该位置信息,并且根据该位置信息及工件的加工程序控制加工电极对工件进行加工。通过实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电火花加工装置在加工工件过程中,直接在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对工件拉表找加工基准点存在工件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一种翻孔模具结构及冲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044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27193.1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翻孔模具结构及冲压方法,其中翻孔模具结构包括用于对管状结构进行冲压翻孔,包括:下模板;第一芯轴,其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适合所述管状结构套设在其上,所述第一芯轴上设有与冲压结构的冲头对应设置的凹槽,且所述第一芯轴上还具有第一胀紧面;第二芯轴,其上设有第二胀紧面,所述第二芯轴在插入所述管状结构后,所述第二胀紧面与所述第一胀紧面胀紧配合,使所述第一芯轴的所述凹槽两侧的侧壁与所述管状结构的内壁紧密贴合。该翻孔模具结构既能保证在翻孔时与管状结构紧密贴合,又能保证翻孔完成后管状结构能顺利取下,加工出的翻边孔直壁平整度好、外观质量好,质量高。

    顶出机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公开(公告)号:CN10904956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14317.5

    申请日:2018-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401 B29C2045/4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出机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该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针板组件、连接部、第二顶针板组件和推出部,第一顶针板组件与注塑机顶杆相连接,连接部与第一顶针板组件相连接,第二顶针板组件通过连接部与第一顶针板组件相连接,第一顶针板组件与第二顶针板组件具有距离地设置,第二顶针板组件与模具相邻地设置,推出部与第二顶针板组件相连接,其中,注塑机顶杆可带动第一顶针板组件移动,以使第二顶针板组件带动推出部移动以将模具内的产品顶出。这样设置缩短了推出部的长度,提高了推出部将产品从模具内顶出时的平衡性。

    铜铝复合管道、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77548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610035605.X

    申请日:2006-05-25

    Abstract: 一种铜铝复合管道的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可缩短加工周期,缩小铜管和铝管的结合面处的缝隙。经过改进的铜铝复合管道,在铜管和铝管的结合面处不会造成铝屑脱落,管道系统中的制冷工质也不会在此处产生冲击力,且增加铜铝接头部位的强度,铜管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铝管的外径,铜管包括有主管道段、过渡段和收口段依次连接而成,铝管的内径大于所述铜管收口段的外径,铝管套设在所述铜管的过渡段和收口段的外周,铜管的收口段的前端面外缘,设置有一圈倒锥形凸台,倒锥形凸台前端部的外径等于或略小于铝管的内径,倒锥形凸台前端部的外径大于倒锥形凸台的根部的外径,铝管与铜管连接处的内表面为熔合面,熔合面的形状与铜管该部位的外表面相同。

    一种新型模具定位止转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0604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1910807528.2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具定位止转装置,包括蜗杆产品和动模板,还包括第一斜顶、第二斜顶、抽芯轴和顶针板;所述抽芯轴安装在动模板上并安装在蜗杆产品的一端,当抽芯轴向后运动时,可带动蜗杆产品向后运动并部分脱离模具型腔;所述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安装在顶针板上,所述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的端部设有止转装置,当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的端部相合时,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上的止转装置夹住蜗杆产品并防止其转动;本发明相互配合的两个斜顶,实现蜗杆模具的定位止转功能,简化模具结构,并提高模具稳定性。斜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模具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