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新风补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70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32718.3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列车新风补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新风系统。列车新风补氧系统包括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由于第一进风通道的进风口设置在列车的车头,这样当列车行驶时,空气能够直接从该进风口进入第一进风通道。而为了避免列车速度较慢或停车时没有新风,本申请还提供了第二进风通道,通过风机来使空气进入第二进风通道,这样在第一进风通道能够满足列车需求时,不需要开启第二进风通道的风机,节约了能源,降低了使用成本。而在第一进风通道不能满足列车需求时,开启第二进风通道风机,保证新风量满足使用需求。同时,通过膜分离器组件将室外空气的氧气浓度提高再与室外空气混合,以达到需要的氧气浓度。

    吸顶式空调出风装置和空调设备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2741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89480.0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顶式空调出风装置和空调设备,吸顶式空调出风装置包括:混合部(1),用于混合新风(A)和冷风(B)或混合新风(A)和热风,并被配置成可选择是否引入新风(A);出风口(2),设在所述混合部(1)的下端并被配置成输出经所述混合部(1)混合后的混合风,空调出风装置可引入新风以调节温度并改善空气质量,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出风装置的出风不能根据需求而调整的问题。

    换热芯体、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8239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65939.6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芯体、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其中的换热芯体包括中间换热芯体,其具有多层中间换热层,各中间换热层具有多个中间孔道,各层中间换热层中的各相邻的两中间孔道的第一端一个敞开、另一个可控制地开闭,且对于同一中间孔道的第二端与其第一端的状态相反,相邻两层中间换热层中,其中一层中间换热层的第奇数个中间孔道与另一层中间换热层的第偶数个中间孔道可控连通,室内侧风道体具有多层室内侧风道层,室外侧风道体具有多层室外侧风道层,各室内侧风道层或者室外侧风道层中相邻的两个风道层能够被控制开闭。本发明提升了换热芯体的换热效率。

    一种热交换装置、新风机组及风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28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85045.6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交换装置、新风机组及风量控制方法。其中,该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划分为依次排列的至少三个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内放置一个芯体;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每个所述芯体的位置均设置有风口,以供新风和回风流经所述芯体进行热交换,所述风口的开闭可控制;相邻的容纳空间之间设置有风阀,通过所述风口和所述风阀控制参与热交换的芯体数量及芯体的串并联模式。本发明能够实现风量梯次变化、风速多样化调节的目的,进而灵活精细地控制新风机组的风量,满足变化新风的需求,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从而可以降低机组能耗,提升人体舒适度。并且,至少三个轻量芯体取代原来的单一芯体,检修更方便,易于更换。

    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41108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73860.0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其中,该新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风道;隔板,所述隔板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隔板构成所述风道的至少部分侧壁;风道调节机构,所述风道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隔板上,且所述风道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隔板的位置以调节所述风道的形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场不均匀而影响新风装置的换热效率的问题,保证内部流场的均匀性,大幅提升全热交换效率。

    全热交换芯体组件、新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1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63508.3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热交换芯体组件、新风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芯体组件,包括有多个气流流通单元的芯体主体;气流流通单元包括两个热交换膜,在两个热交换膜之间的第一间隙内设有多个旋转隔板,各旋转隔板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当任一气流流通单元内的各旋转隔板皆处于第一位置时,在第一间隙内形成多条沿第一方向彼此平行且连续的流道隔板,当任一气流流通单元内的各旋转隔板皆处于第二位置时,在第一间隙内形成多条沿第二方向彼此平行且连续的流道隔板,相邻的两个气流流通单元内分别具有的旋转隔板的位置能够被独立调整。本发明芯体主体能够提高排风风量或者进风风量并减小风阻,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丰富了新风处理装置的功能。

    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594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708979.2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新风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风机机组内风场不均,导致换热效率低下以及造成风量损失,增加机组噪声的问题。该新风装置包括机体、热交换芯体和引风机组件,热交换芯体安装于机体内,机体内形成有新风通道和回风通道,引风机组件安装于新风通道和/或回风通道上,引风机组件能够自动调整风速大小,并使新风通道通过热交换芯体表面的新风风速在目标新风风速范围内,和/或使回风通道通过热交换芯体表面的回风风速在目标回风风速范围内。该新风装置可使风场均匀度提升,不仅可实现热交换芯体的充分利用,保证热交换芯体高效换热,还可避免机组内部产生湍流现象,从而减少风量损失,降低机组噪声。

    一种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291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0851.X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室内机包括:壳体;至少两个功能区,所有所述功能区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风机的出风方向可切换,风机的出风方向使出风能够流经任一所述功能区。本发明通过将风机的出风切换至对应的功能区内,使得气流能够流经该功能区时进行对应的换热以及过滤、除湿、净化等操作后,再排出壳体,从而实现对室内进行不同功能的换热。可根据空气质量参数自主控制运行各个功能区,从而针对性处理室内空气,提高空气质量,提高机组适应性,提升人体舒适度。

    新风机芯体、新风机、新风系统及新风机防凝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076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10857671.2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风机芯体、新风机、新风系统及新风机防凝露方法,包括:新风机芯体设置有用于检测热交换膜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紧邻热交换膜设置用于提高热交换膜表面温度的热发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和热发生器分别与新风机中的控制器相连接,以使控制器根据设置在新风机中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新风进风温度、新风进风湿度得到当前露点温度,并根据热交换膜表面温度和当前露点温度的大小控制热发生器开始加热或停止加热。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热交换膜表面的温度和当前露点温度的大小控制热发生器开始加热或停止加热,这就可以保证热交换膜无法具备凝露的条件,从而有效避免热交换膜上产生凝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