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0628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58526.5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0 , C09K11/02 , C09K11/584 , H05B33/14 , H05B3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机系场致发光片,该无机系场致发光片通过至少依次层压第一透明基材、第一透明电极、无机系场致发光层、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第二透明基材而形成,该无机系场致发光层由发光性组合物形成,该发光性组合物含有无机系场致发光体和粘合剂树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该粘合剂树脂,该无机系场致发光体的含量为0.5质量份以上且不足100质量份,所述无机系场致发光片不发光时的550nm波长中的光线透过率为6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564469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580023373.X
申请日:2005-06-08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C09J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7/22 , C09J7/38 , C09J2201/20 , C09J2201/622 , Y10T428/14 , Y10T428/24273 , Y10T428/24322 , Y10T42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利用贯通孔防止或除去空气积存、起泡,且外观上不逊于无贯通孔制品的粘合片材,它具有基材(11)和粘合剂层(12),基材(11)的表面粗糙度(Ra)在0.03μm以上,当L*a*b*表色系统中的色度(C*)在60以下时,亮度(L*)在60以下;而当色度(C*)高于60时,亮度(L*)在85以下,掩蔽率在90%以上,贯穿基材(11)和粘合剂层(12)的贯通孔(2)在基材(11)和粘合剂层(12)中的孔径为0.1~200μm、在基材(11)表面上的孔径为0.1~42μm,贯通孔(2)的孔密度为30~50000个/100cm2,在基材(11)表面的贯通孔(2)周边存在激光造成的熔融部的情况下,该熔融部的外径在50μm以下,在基材(11)表面的贯通孔(2)周边存在热变形部的情况下,该热变形部的外径在18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984977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580023373.X
申请日:2005-06-08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C09J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7/22 , C09J7/38 , C09J2201/20 , C09J2201/622 , Y10T428/14 , Y10T428/24273 , Y10T428/24322 , Y10T42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利用贯通孔防止或除去空气积存、起泡,且外观上不逊于无贯通孔制品的粘合片材,它具有基材(11)和粘合剂层(12),基材(11)的表面粗糙度(Ra)在0.03μm以上,当L*a*b*表色系统中的色度(C*)在60以下时,亮度(L*)在60以下;而当色度(C*)高于60时,亮度(L*)在85以下,掩蔽率在90%以上,贯穿基材(11)和粘合剂层(12)的贯通孔(2)在基材(11)和粘合剂层(12)中的孔径为0.1~200μm、在基材(11)表面上的孔径为0.1~42μm,贯通孔(2)的孔密度为30~50000个/100cm2,在基材(11)表面的贯通孔(2)周边存在激光造成的熔融部的情况下,该熔融部的外径在50μm以下,在基材(11)表面的贯通孔(2)周边存在热变形部的情况下,该热变形部的外径在18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973012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80020631.9
申请日:2005-06-08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C09J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7/20 , C09J2201/20 , C09J2201/622 , Y10T428/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合片材,其可以利用贯通孔来防止或除去空气积存、气泡,并且在基材表面不易看到贯通孔,在贴附后,在液体附着的环境下,也能维持良好的外观,是具备基材(11)和粘合剂层(12)的粘合片材(1),通过激光加工形成多个从一个面贯通到另外一个面的贯通孔(2),此时,基材(11)的表面的贯通孔(2)的孔径为0.1~42μm,粘合剂层(12)的粘合面的贯通孔(2)的孔径为0.1~125μm,使上述贯通孔(2)的孔密度为30~50000个/100cm2,以便基材(11)和粘合剂层(12)中的每一个上述贯通孔(2)的体积V(μm3/个)满足下式(1),8.00×10-3≤V/t≤1.00×104...(1),(t:基材(11)和粘合剂层(12)的合计厚度(μm))。
-
公开(公告)号:CN1933984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80008816.8
申请日:2005-03-22
Applicant: 琳得科株式会社
IPC: B60B7/06 , C09J7/02 , C09J133/26 , F16D6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69/02 , C09J7/385 , C09J133/24 , F16D65/0025 , F16D65/12 , F16D2250/0038 , F16D2250/0046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车辆制动盘防锈膜的压敏粘合剂,它包括丙烯酸类树脂型压敏粘合剂,该压敏粘合剂是利用以(甲基)丙烯酰胺类单体为基础的单元作为交联基点,通过将含有以(甲基)丙烯酰胺类单体为基础的单元和具有500,000-1,100,000的重均分子量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用多异氰酸酯交联来制备的。用于车辆制动盘防锈膜的压敏粘合剂能够得到车辆制动盘防锈膜,后者在粘附于汽车车轮上之后几乎不剥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