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349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423975.8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连接器(100)包括外管(10);内管(20),形成为从外管(10)连续;和分隔壁(30),构造为隔离外管(10)和内管(20)。分隔壁(30)具有伸长的凸部(2),凸部(2)形成在外管(10)侧的分隔壁(30)的表面上,并且凸部(2)具有穿透分隔壁(30)的通孔(4),并且端子(9)压嵌到通孔(4)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237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180042599.X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2/7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1 , H01R12/57 , H01R12/7011 , H01R12/724
Abstract: 提供的是一连接器,该连接器紧凑并且能够容易地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连接器(1)设置有装接于印刷电路板(2)的壳体(5),并且还设置有端子配件(8)。该端子配件(8)包括两列(16,17)端子。在每列(16,17)端子中,每个端子配件(8)的一端叠置在壳体(5)的接合板区域(9)上以彼此平行,并且并排设置,从而平行于印刷电路板(2)的表面,接合板区域(9)允许配合连接器与之接合。每个端子配件(8)的中心(8b)都弯曲,并且端子配件(8)的另一端(8c)都连接到印刷电路板(2)的导电布图(4)上。每个端子配件(8)的另一端(8c)都设置有向外弯曲部(14),该向外弯曲区域在壳体(5)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弯曲。所有的端子配件(8)的另一端(8c)的尖端都并排排布,从而在壳体(5)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46051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5879.6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 , H01R13/4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端子(20),借助于连接器壳体的锁杆的突出部(32b)与方管部的锁杆接合表面(23a)的接合防止了该连接端子脱离。通过形成穿过面对锁杆的方管部(22)的顶壁(22a)和连接至(22a)的侧边缘的侧壁部(22b)的开口,锁杆接合表面(23a)形成为钩形形状,其包括为顶壁(22a)的开口的边缘的第一接合表面(231)和在侧壁部(22b)的开口的边缘部处于第一接合表面(231)几乎垂直的第二接合表面(232)。
-
公开(公告)号:CN103444005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80014224.7
申请日:2012-03-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4 , H01R13/113 , H01R13/4223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端子,该连接器端子被容纳在连接器壳体(3)内的端子容纳室(5)内并且与以可弯曲地设置在端子容纳室(5)内的锁杆(7)相接合,该连接器端子设置有:连接部(11),该连接部(11)被布置在端子容纳室(5)的开口(9)一侧上并被设置为管状形状;接合开口(15),该接合开口(15)设置在连接部(11)上,并且锁杆(7)内的接合突起(13)插入该接合开口(15)中,使得接合开口(15)与接合突起(13)相接合;以及限制部(17),该限制部(17)设置在接合开口(15)内,当连接部(11)在从端子室(5)中拉出的方向上移动时,该限制部(17)抵靠锁杆(7)内的接合突起(13),并且该限制部(17)在相对于接合开口(15)的插入-释放方向上限制接合突起(13)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24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80042573.5
申请日:2011-09-0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 , H01R13/6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 , H01R13/641 , H01R13/6456 , H01R13/658 , H01R13/6581 , H01R13/6582 , H01R24/6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止连接器的错误插入的结构,其中,不适当的插头将不能被错误地插入插座。插座的第一屏蔽壳(16)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端部均设置有:臂(18),该臂(18)以向前方向从锚定到上表面壁(16a)的后端部的基端部(68)向回弯折,并且向着向前方向延伸;止动壁(20),该止动壁(20)形成在臂(18)的自由端部(66)处,从第一屏蔽壳(16)的外部突出到第一屏蔽壳(16)的内侧,并且当不适当插头被插入时与不适当插头进行接触;插头拾取部(22),该插头拾取部(22)形成在臂(18)的自由端部(66)处,与止动壁(20)平行地一体地形成,而且从其第一屏蔽壳(16)的外部突出到第一屏蔽壳(16)的内部,并且当适当插头被插入时与适当插头产生接触;以及孔(24),该孔(24)靠近上表面壁(16a)的开口(14)形成,并且止动壁(20)和插头拾取部(22)通过该孔(24)插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