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锁定结构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4589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546551.8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锁定结构,包括:锁定臂,其在嵌合方向上从前端向后端延伸,并形成在连接器壳体的侧壁上;一对板状支撑壁,其设置在所述侧壁的后部并从所述侧壁突出,并且将所述锁定臂的后部夹在中间;连接部,其在宽度方向上连接所述一对板状支撑壁的上端并越过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后部;以及锁定操作空间,其具有形成在所述连接部的后端处的切口。所述一对板状支撑壁中的一个的后端在嵌合方向上比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后端更靠近所述锁定臂的所述前端。

    连接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86829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720435.2

    申请日:2016-08-24

    Inventor: 木田耕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间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尽可能防止因构成材料的水解而破损。连接器(100)包括:作为主体部的第1部件(200);以及安装于第1部件的一个或多个第2部件(300、400、500)。第1部件述安装的过程中弹性变形的部位(315、420)的特定部件(300、400)由耐水解性材料形成。(200)及第2部件(300、400、500)中的、具有在上

    连接器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84946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80068186.9

    申请日:2011-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5 H01R13/506 H01R13/5829 H01R13/627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连接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2),其具有在相应壳体配合腔(3)中锁定配合的相应壳体的锁定臂(4),臂操作部(4b),其能够通过操作将锁定臂(4)移位到释放锁定的位置,电线引出部(5),其在臂操作部(4b)的释放操作方向上放置并且引导将引导到外部的电线,盖装接部(6),其设置在电线引出部(5)上;和电线盖(10),其具有壳体装接部(14),其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的电线引出部(5)的外周侧内并且配合到盖装接部(6),和臂过度移位防止部(16),其制约锁定臂(4)的过度移位。

    连接器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8281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392031.1

    申请日:2013-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011 H01R12/7023 H01R12/722 H01R13/62994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板安装连接器,该板安装连接器安装于容纳在容纳壳中的板上;配合连接器,该配合连接器装配到板安装连接器;以及引导罩,具有连接器装配部以引导配合连接器的插入并且该引导罩装配到容纳壳的开口部中。板安装连接器具有凹入装配部,配合连接器的外壳前端侧装配部插入到该凹入装配部中。引导罩的连接器装配部具有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的宽度比凹入装配部的第一开口的宽度大,并且基本上等于配合连接器的外壳后端侧装配部的宽度。夹持器保持于配合连接器的外壳后端侧装配部中。

    连接器检验系统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26560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80035636.4

    申请日:2011-07-20

    Inventor: 木田耕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容易并确实地检测连接端子在封装装接于端子容纳部的基端侧外周的防水连接器外壳内的装接状态是否正确的连接器检验系统。待检验的连接器外壳(41)包括基准平面(428),在端子容纳部(42)的顶侧外周区域内,通过在连接端子(61)的插入方向平直延伸,而形成该基准平面(428),从而不与封装装接面(426)的安装范围重叠,并且检验夹具(51)包括引导平面(514),在检测销(511)插入到连接器外壳(41)的检验用孔(425)内的情况下,该引导平面(514)与基准平面(428)可滑动地进行面接触,并且通过基准平面(428与引导平面(514)之间的滑动接触,调节检验夹具(51)插入到连接器外壳(41)内的位置和方向。

    连接器结构
    16.
    发明公开
    连接器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2179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811549.3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器;以及被构造为沿嵌合方向嵌合到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和沿所述嵌合方向贯通所述第一连接器并设置在与所述第一端子不同的位置处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端子和沿所述嵌合方向贯通所述第二连接器并设置在与所述第二端子不同的位置处的第二通孔。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彼此嵌合时,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彼此连通,并形成沿所述嵌合方向贯通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通风路径。

    连接器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3092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580011018.4

    申请日:2015-03-20

    Inventor: 木田耕辅

    Abstract: 在连接器(4)中,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5),其包括:具有大致筒状的罩部(52),该罩部要外配合于第二连接器壳体(8)的筒状部(82)的外周;和锁定臂(53),该锁定臂与端子收容部(51)一体地形成,使得锁定臂(53)的自由端侧在与筒状部(82)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偏转和变形;以及第二连接器壳体(8),其包括:筒状部(82);和锁定突起(83),该锁定突起设置成从筒状部(82)的外表面突出,并且当筒状部(82)与罩部(52)之间的配合长度达到预定值时,该锁定突起与锁定臂(53)接合,第一连接器壳体(5)由耐水解材料形成。

    压配合端子与端子压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682721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310392450.5

    申请日:2013-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2 H01R13/40 H01R13/41

    Abstract: 提供了能够缩短压配合部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并且能够使连接器小型化的压配合端子及端子压配合结构。压配合端子(11)具有:插入止动部(17),该插入止动部凸出地形成在压配合部21)的各侧部(23)上,并且分别具有与压配合方向垂直地定向的接合面(25);以及保持突起29),该保持突起凸出地设置在插入止动部(17)的各突出前端面(27)上,并且咬入到收纳所述压配合部(21)的壳体的内壁中。每一个保持突起29)凸出地形成在所述插入止动部(17)的各突出前端面(27)在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中。

    连接器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6304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10943.5

    申请日:2015-03-20

    Inventor: 木田耕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31 H01R13/5219

    Abstract: 包括:在第1连接器壳体(5)的端子容纳部(51)的一侧的外周面沿着连接器壳体相互的嵌合方向(X2)延伸设置的嵌合方向槽部(513);在外嵌在端子容纳部(51)的第2连接器壳体(8)的筒状部(82)的根侧内周面上的在周向分离的多个部位突出设置,抑制端子容纳部(51)与筒状部(82)之间的松动的周上肋(86);突出设置在筒状部(82)的内周面的与所述嵌合方向槽部(513)对置的位置,能滑动地卡合在嵌合方向槽部(513)的嵌合方向肋(87)。

    连接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3092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11018.4

    申请日:2015-03-20

    Inventor: 木田耕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H01R13/4362 H01R13/5216 H01R13/639

    Abstract: 在连接器(4)中,包括:第一连接器壳体(5),其包括:具有大致筒状的罩部(52),该罩部要外配合于第二连接器壳体(8)的筒状部(82)的外周;和锁定臂(53),该锁定臂与端子收容部(51)一体地形成,使得锁定臂(53)的自由端侧在与筒状部(82)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偏转和变形;以及第二连接器壳体(8),其包括:筒状部(82);和锁定突起(83),该锁定突起设置成从筒状部(82)的外表面突出,并且当筒状部(82)与罩部(52)之间的配合长度达到预定值时,该锁定突起与锁定臂(53)接合,第一连接器壳体(5)由耐水解材料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