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924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158758.3
申请日:2016-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 H01R4/188 , H01R13/114 , H01R13/5216 , H01R4/18 , H01R13/5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端子金属件(10)的电线连接部(12)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在完成压接加工后,形成:第1止水区域(21),其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第2止水区域(22),其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金属件的端子连接部侧浸入及第3止水区域(23),其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之间浸入。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在与完成压接加工后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重叠的区域,具有填充有所粘贴的止水部件的一部分的第1槽部,第1止水区域至少由第1槽部的内部的止水部件形成,第1槽部形成为在压接加工时第1筒片部不会卡挂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7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1175652.4
申请日:2016-12-15
IPC: H01R4/18 , H01R43/048 , H01R43/05 , H01R43/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 H01R4/188 , H01R13/52 , H01R43/055 , H01R4/18 , H01R43/0482 , H01R4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和端子压接装置。端子金属件(10)具有端子连接部(11)和电线连接部(12),电线连接部(12)被划分为底部(14)、第1筒片部(15)和第2筒片部(16)。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电线连接部(12)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20)在压接加工完成后,抑制水浸入到电线连接部(12)与电线(50)的末端的芯线(51)之间。电线连接部(12)在实施压接加工前,形成为使第1筒片部与第2筒片部从底部的两端竖直设置的U形,U形的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将其延伸方向的末端(15a)向第2筒片部(16)侧弯曲,在下降的第2模具(113)的与第1筒片部的滑接面与第1筒片部的末端之间设置有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1164098.X
申请日:2016-12-15
IPC: H01R4/18 , H01R4/70 , H01R43/055 , H01R43/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 H01R4/188 , H01R13/114 , H01R13/5216 , H01R4/184 , H01R4/70 , H01R43/048 , H01R43/0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止水性的压接端子。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端子金属件上的止水部件在完成压接加工后形成:第1止水区域,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第2止水区域,抑制水从比芯线的末端位置靠端子金属件的端子连接部侧浸入;第3止水区域,抑制水从电线连接部的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之间浸入。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在能在压接加工时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滑动的区域、且在压接加工完成后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重叠的区域具有第1槽部,填充有随着压接加工而被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刮掉的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的、未完全刮掉而残留的一部分,第1止水区域至少由第1槽部的内部的止水部件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78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1162425.8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16 , H01R4/185 , H01R4/1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接端子,提高止水性。端子金属件(10)具有端子连接部(11)及电线连接部(12),电线连接部(12)被划分为底部(14)、第1筒片部(15)及第2筒片部(16),且被划分为芯线压接部(12A)、覆皮压接部(12B)及连结压接部(12C)。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电线连接部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20)在压接加工完成后形成:抑制水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的第1止水区域(21);抑制水从比芯线(51)的末端位置靠端子连接部侧浸入的第2止水区域(22);以及抑制水从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52)之间浸入的第3止水区域(23)。覆皮压接部处的第1筒片部的末端(15a)的内壁面具有随着从底部侧趋向端面侧而板厚变薄的锥形面(15a2),第3止水区域的一部分在第1筒片部的末端处的端面侧和内壁面侧和外壁面侧之间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129911.X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针对冲击载荷的输入的电线保护功能的保护器。具有:保护器主体(10),容纳保护对象电线(We)的保护对象部(We1);和突起容纳体(20),与保护器主体(10)连结,容纳从在保护器主体周边配置的周边部件(Bd)的壁面(Bd1)的突起物(Pr),突起容纳体(20)具有:筒状第一壁体(21),包围从一端的第一开口(21a)插入的突起物(Pr);和第二壁体(22),封闭第一壁体(21)的另一端的第二开口,为抑制突起物与第二壁体的接触,第一壁体(21)形成为筒轴方向的长度比突起物的从周边部件的壁面起的最大突出量长的筒体,第二壁体(22)介于与保护对象电线(We)不同的外部电线(Weh)和与外部电线(Weh)对置配置的突起物的顶端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78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1162425.8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接端子,提高止水性。端子金属件(10)具有端子连接部(11)及电线连接部(12),电线连接部(12)被划分为底部(14)、第1筒片部(15)及第2筒片部(16),且被划分为芯线压接部(12A)、覆皮压接部(12B)及连结压接部(12C)。在实施压接加工前粘贴在电线连接部的内壁面的止水部件(20)在压接加工完成后形成:抑制水从第1筒片部的外壁面与第2筒片部的内壁面之间浸入的第1止水区域(21);抑制水从比芯线(51)的末端位置靠端子连接部侧浸入的第2止水区域(22);以及抑制水从覆皮压接部的内壁面与覆皮(52)之间浸入的第3止水区域(23)。覆皮压接部处的第1筒片部的末端(15a)的内壁面具有随着从底部侧趋向端面侧而板厚变薄的锥形面(15a2),第3止水区域的一部分在第1筒片部的末端处的端面侧和内壁面侧和外壁面侧之间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354491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80018607.6
申请日:2020-01-20
IPC: H01R13/639 , H01R13/64
Abstract: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基板侧壳体(30),固定于基板(90);基板端子(21),保持于基板侧壳体(30);电线侧壳体(50),连接于电线的末端;电线端子(41),保持于电线侧壳体(50);保持部件(70),保持为将基板端子(21)与电线端子(41)电连接的状态,保持部件(70)固定于基板侧壳体(30)和电线侧壳体(50),保持部件(70)的强度形成得比基板侧壳体(30)及电线侧壳体(50)的强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79212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80058913.0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63 , H01R13/6474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用进行大的结构变更而能够置换STP线缆(10B)与UTP线缆(10A)的连接器结构。UTP连接端子(21A)以弹性接触片(32)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相互接近的内侧且承受部(31)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相互分离的外侧的方式收容于UTP电介质(22A)的在宽度方向上接近的成对的收容部(26)。STP连接端子(21B)以弹性接触片(32)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相互分离的外侧且承受部(31)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相互接近的内侧的方式收容于比UTP电介质(22A)在宽度方向上分离的STP电介质(22B)的成对的收容部(26)。
-
公开(公告)号:CN1097921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80058588.8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13/42
Abstract: 本发明防止忽视保持件处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具备:壳体(10),形成有端子收容室(11);第1端子配件(12),能够插入到端子收容室(11);保持件(20),能够相对于壳体(10)组装到临时卡定位置和正式卡定位置;端子保持构件(30),能够组装到壳体(10);第2端子配件(40),安装于端子保持构件(30);以及干涉部(24、36),形成于保持件(20)和端子保持构件(30),在保持件(20)处于正式卡定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干涉部(24、36)彼此不干涉,在保持件(20)处于临时卡定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干涉部(24、36)彼此干涉而阻止端子保持构件(30)组装到壳体(10)。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649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80003932.3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13/514 , H01R13/42 , H01R13/6592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在不同规格中也能极力实现零件的共用化,从而能够使成本的降低和零件管理变得容易。在具有高屏蔽功能的第一规格中,将与屏蔽电线(15)连接的端子配件(20)收容到电介质(23)内,进一步利用外导体(40)进行包围并与编织线(18)连接。在不要求屏蔽功能的第二规格中,不使用外导体(40),而使用形状、大小与第一规格中的外导体(40)的一部分相同的替代外壳(70)。替代外壳(70)构成为将端子配件(20)以防脱状态收容,并且当被收容到在两个规格中共用的外壳(10)时,以与第一规格相同的防脱状态卡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