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活性粉煤的催化气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70025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12272.X

    申请日:2004-04-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活性粉煤的催化气化方法是将工业废碱液喷入低活性粉煤或干馏煤焦混合干燥,之后进入流化床气化炉中,在一定气化温度、气化时间条件下与空气/水蒸气或水蒸汽进行催化气化,气化炉底部或侧面可自动排出碱性灰渣;将固体脱碱助剂与碱性灰渣混合后一起进入流化床煅烧炉,在一定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条件下生成复合硅酸盐,同时煅烧热量经换热产生过热蒸汽,用于供给气化炉。本发明具有转化率与产气率均达到无催化时的2倍以上,“催化气化—灰渣煅烧”两个过程的集成组合,实现了高效气化与残渣转化的洁净生产技术,达到灰渣脱碱无害化的优点。

    一种淀粉明胶复合制备吸附CO2活性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2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95146.5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明胶复合制备吸附CO2的活性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质量比例的淀粉、明胶混合均匀,经高温炭化、洗涤、干燥后,得到初始炭材料;将制备好的初始炭材料与固体活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经管式炉活化后,再用超纯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即得到所述的淀粉明胶复合制备的活性炭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需原料成本低廉,环保可再生;制备工艺简单;明胶不仅做碳源也可做氮源,从而实现炭材料的氮掺杂;所制备活性炭对模拟烟道气环境下的CO2具有优良的吸附能力与稳定的循环再生性能。

    一种硅-二氧化锡链状和枝状核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975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026689.5

    申请日:2021-01-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林荣英 王慧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二氧化锡链状和枝状核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将纳米硅粉超声分散在乙醇水溶液后,加入一定量的五水四氯化锡进行反应复合,经过静置、抽滤、洗涤和干燥得到硅二氧化锡链状和枝状核壳结构的负极材料。最后将材料制成负极极片,置于扣式电池中检测其恒流充放电比容量。在常温常压下用Land测试系统对其进行测试,该材料性能最优异的样品初始库伦效率可以达到83.0%,并且在200圈充放电后,比容量仍然可以达到1900 mAh/g以上。该发明具有原料丰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且制得的硅二氧化锡复合材料性能优良等特点。

    一种采用坚果壳制备常压CO2吸附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1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06323.3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林荣英 程卓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从坚果壳制备常压CO2吸附剂的方法,属于活性碳活化和改性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坚果壳废弃物的再利用化,提高废弃物的价值和吸附效果。先将坚果壳进行高温碳化得到初始碳材料。再将初始碳材料与相关的化学活化剂相混合后再次进入炉中进行活化,活化完成之后加入改性剂进行搅拌超声得到最后的改性碳。对制得的改性碳利用热重法进行脱附后吸附性能的测试,在常温常压下吸附CO2的最大的吸附量能达到7%,材料成本低廉,制备流程高效可控,具有的推广意义。

    一种硅-二氧化锡链状和枝状核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9975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110026689.5

    申请日:2021-01-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林荣英 王慧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二氧化锡链状和枝状核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将纳米硅粉超声分散在乙醇水溶液后,加入一定量的五水四氯化锡进行反应复合,经过静置、抽滤、洗涤和干燥得到硅二氧化锡链状和枝状核壳结构的负极材料。最后将材料制成负极极片,置于扣式电池中检测其恒流充放电比容量。在常温常压下用Land测试系统对其进行测试,该材料性能最优异的样品初始库伦效率可以达到83.0%,并且在200圈充放电后,比容量仍然可以达到1900 mAh/g以上。该发明具有原料丰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且制得的硅二氧化锡复合材料性能优良等特点。

    锂云母氟化学提锂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885496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35150.2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云母氟化学提锂工艺,该工艺步骤包括:将原料物料重量比为锂云母粉∶添加剂∶硫酸=1∶(0.1-2)∶(0.5-5)的原料投入到预反应器中搅拌反应或简单搅拌后进入反应器反应,添加剂为含氟的矿物、盐或酸的一种或多种,在预反应器中的反应条件:50℃-150℃下预热0.1-2小时,物料转入到反应器中,在150℃-350℃下反应0.5-4小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及时抽出,反应渣用水浸取后,液固分离得到硫酸盐溶液,调节pH=5.0-10.0以除去铝、镁、钙、铁等离子杂质,液固分离后溶液浓缩,沉淀锂离子后过滤制取粗锂盐产品,根据需要,制取相应的精制锂盐,本发明所述的工艺,反应温度低,生产能耗小,锂提取率高,在生产锂盐的同时亦可综合利用锂云母矿物的各种有价值成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