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4056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0873887.0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田徹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记录条件的确定方法和记录装置。选择合适的OL处理的记录条件不是容易的。记录条件的确定方法由记录装置执行,记录装置通过主扫描和副扫描进行记录,在主扫描中,边使记录头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边从喷嘴向记录介质喷出点,在副扫描中,将记录介质向副扫描方向输送,确定方法具备:斑块记录工序,通过对记录介质的一部分区域重复执行多次主扫描的OL处理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斑块,在记录装置执行的一个记录作业中,通过记录条件不同的多种OL处理在副扫描方向上不同的多个位置记录斑块;选择接收工序,接收从记录的多个斑块中对斑块的选择;及确定工序,将与接收到的选择涉及的斑块对应的OL处理的记录条件确定为正式记录的OL处理的记录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287234C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03134680.4
申请日:2003-09-25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0 , G03G15/105 , G03G15/5041 , G03G2215/00037 , G03G2215/00042 , G03G2215/0629
Abstract: CPU113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6)中的控制程序,来一边增加显影偏压,一边形成多个斑块图像,并使用斑块传感器(17)分别检测所述斑块图像的密度,接着,通过比较这些图像密度来判断该图像密度是否饱和。接下来,求出图像密度几乎饱和的图像形成条件,存入存储器(116)中。然后,通过主控制部分(100)从外部装置输入打印指令信号时,在存储器(116)所存储的图像形成条件下进行打印动作。从而,在湿式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通常的调色剂图像时,使该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密度不受图像形成条件的变化或显影间隔的尺寸变化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497389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03157581.1
申请日:2003-09-2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35 , G03G15/169 , G03G2215/1695
Abstract: 本发明以低成本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可以在不对图像载体产生热影响的情况下,将中间转印介质上的一次调色剂图像转印定影到记录介质上。起二次转印部件作用的外侧辊(48)和内侧辊(45),不仅向记录介质(4)转印定影一次转印调色剂图像,而且还冷却中间转印带(41),同时抑制记录介质(4)的温度上升。这样,通过在二次转印位置(49)上冷却中间转印带(41),不必设置特别的冷却装置,也可以防止对感光体(11)的热影响。此外,通过辊(48、45)吸收来自中间转印带(41)的热量而抑制了记录介质(4)的温度上升,进而,抑制了记录介质(4)的水分过度变化。由此,防止了在记录介质(4)上产生褶皱或卷曲等。
-
公开(公告)号:CN1493938A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3160095.6
申请日:2003-09-2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能够进行装置结构小型、而且对图像形成的响应性良好的调色剂浓度调整。橡皮辊(51、52、53)与显影辊(31)对置配置,被配置在接触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的接近位置上。在显影辊(31)和橡皮辊(51、52、53)之间,分别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包括正偏压电源部(61)、负偏压电源部(62)及短路线部(63)、以及根据来自CPU(113)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各部(61~63)的连接的开关(64)。
-
公开(公告)号:CN2736811Y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03282571.4
申请日:2003-09-2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能够进行装置结构小型、而且对图像形成的响应性良好的调色剂浓度调整。橡皮辊(51、52、53)与显影辊(31)对置配置,被配置在接触显影辊(31)上的显影液的接近位置上。在显影辊(31)和橡皮辊(51、52、53)之间,分别连接有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浓度调整偏压产生部(119)包括正偏压电源部(61)、负偏压电源部(62)及短路线部(63)、以及根据来自CPU(113)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各部(61~63)的连接的开关(6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