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623C
公开(公告)日:2003-10-29
申请号:CN95191050.7
申请日:1995-10-04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49011 , A61F13/15203 , A61F13/49017 , A61F13/49019 , A61F13/496
Abstract: 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包含透液性表层材,非透液性底层材,及嵌于表层材和底层材之间的吸收部件,该吸收体具有当该尿布被穿戴时位于尿布穿戴者的腹侧的前腰部分和位于穿戴者的背侧的后腰部分,该尿布的特征在于,腰部开口部分和一对腿部开口部分都设有弹性体,该弹性体沿腰部开口部分和腿部开口部分的整个周边形成实质上连续的皱褶;在处于腰部开口部分和一对腿部开口部分之间的围绕身体部分中设置多个弹性体;封接在一起的前腰部分和后腰部分相对的横向侧边边缘设置在包括表层材的至少两个片材之上,使得相对表层材相互接触;在相对横向侧边边缘处的密封强度是1000-3000gf/30mm,而且表层材在尿布长度方向上的机械强度为1500gf/50mm或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2167C
公开(公告)日:2003-06-25
申请号:CN96102767.3
申请日:1996-03-18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5512 , A61F13/56 , Y10T428/28
Abstract: 一种可伸长的紧固带,包括固定于一次性吸收性物品上的基部,和固定于基部上的可伸长部分,可伸长部分在捆扎一次性吸收性物品的负载下能够伸长。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9A
公开(公告)日:1998-10-28
申请号:CN98101706.1
申请日:1998-04-21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496 , A61F13/49011
Abstract: 一次性穿着物品,其包括透液性表层材、位于该一次性穿着物品之外表面上的最外层片材、和储液性吸收体、设置在围绕腰部之部分上的围绕腰部的弹性体,其中,所述围绕腰部的弹性体以拉伸状态固定于除最外层片材以外的其他部件上,由此形成由所述最外层片材朝内的皱褶,在所述围绕腰部的弹性体和最外层片材之间是非连接区域,而且在所述围绕腰部的部分的外表面上无皱褶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7234A
公开(公告)日:1996-12-04
申请号:CN95191050.7
申请日:1995-10-04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49011 , A61F13/15203 , A61F13/49017 , A61F13/49019 , A61F13/496
Abstract: 一种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包括吸收体,所述吸收体包含透液性表层材,非透液性底层材,及嵌于表层材和底层材之间的吸收部件,该吸收体具有当该尿布被穿戴时位于尿布穿戴者之腹侧的前腰部分和位于穿戴者之背侧的后腰部分,该前腰和后腰部分在其相对的横向侧边边缘处接封在一起,形成腰部开口部分以及一对腿部开口部分,该尿布的特征在于,表层材和/或底层材在尿布长度方向上的机械强度为1500gf/50mm或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2726581Y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420059311.7
申请日:2004-05-14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1)在吸收体(4)和底片(3)之间的所定部位含有与水分接触则发生视觉变化的亲水剂(10)。在底片(3)上施以即使与水分接触也不发生视觉变化的图案(12)。在吸收性物品(1)的股下部分(B),底片(3)在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只在与含有亲水剂(10)的部位不重叠的部分具有图案(12)。亲水剂(10)发生视觉变化前后的颜色与图案(12)的颜色为类似色。
-
公开(公告)号:CN204839955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90001006.X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622 , A61F13/49014 , A61F13/5638 , A61F2013/490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尿布(1A)在吸收性主体(2)的侧部(2S)安装有侧片(3)。侧片(3)通过经由配置在吸收性主体(2)侧的主体侧粘接剂层(35)、配置在侧片(3)的外侧部(3S)侧的外侧粘接剂层(36)和配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粘接剂层(37),将弹性部件(33)固定在2个侧片片材(31、32)之间而形成。中间粘接剂层(37)的粘接强度比主体侧粘接剂层(35)和外侧粘接剂层(36)弱。配置在最靠裆部(C)侧的位置的弹性部件(33c)的两端部(33I、33O)中的一端部位于主体侧粘接剂层(35)与外侧粘接剂层(36)之间,另一端部位于主体侧粘接剂层(35)或外侧粘接剂层(36)。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