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91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37468.7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选择效应设计高性能电池负极材料及方法,该负极材料以非晶态Al2O3对Fe1‑xS进行均匀、完全的包覆,将Fe1‑xS分割成彼此独立又紧密依存的近似网格型反应单元,通过Fe‑Al2O3间的成键特性和强结合力,Al2O3层会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逐渐分化破碎成细小的纳米团簇,并进入到内核Fe1‑xS的晶格点阵中,点阵中弥散分布的Al2O3纳米团簇产生了“纳米泵”效应;所述负极材料分为核壳结构或类三明治结构。本发明通过改变相变产物类型和反应路径,大幅提升了Fe1‑xS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52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59471.2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50/431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作锂硫电池催化材料——高熵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氰二胺、无水葡萄糖加入去离子水或乙醇中,再依次逐滴加入金属盐的水溶液低温加热并不断搅拌,将溶剂蒸发得到混合物粉末。将混合物粉末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热处理,得到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机械混合结合热处理方法得到了一种高熵合金纳米材料用作硫正极催化材料,其兼具高导电性、吸附多硫化锂及催化其转化的能力,是一种新颖的高熵合金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3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53474.8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旋转式相变蓄热特朗伯墙,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履带,控制相变层和隔热层相对于墙体层的位置,在不同季节调节,调节相变层和隔热层的位置,基于相变原理,相变层随着外部温度变化,会吸收或者释放大量的潜热,利用这部分潜热,可以达到室内供暖或者吸收室内余热的作用,本发明通过履带去调整相变层和隔热层的位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同时在最外层设置有玻璃层,解决了漏水和冷风渗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134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694271.7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定向进取水梯级相变蓄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相变箱、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提供不同温度的水;蓄热水箱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供水端连接,蓄热水箱另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回水端连接;相变箱设于蓄热水箱内,包括多个相变层,各相变层用于分类存储太阳能集热器供水端提供的不同温度水的热量,并且在夜间太阳能集热器供水端停止供应水后各相变层将存储的热量与蓄热水箱中的水进行相变换热,稳定蓄热水箱中水体分层;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太阳能集热器供水端处,用于供水端的温度信息;控制器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能够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太阳能集热器中不同温度的水进入蓄热水箱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73521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31945.9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变面积式相变套管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包括边框,所述的边框内部设置有吸热板,吸热板的上侧密封设置有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位于所述边框的上端口处,吸热板的下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吸热板上设置有流体管道,流体管道与相变管道采用同心套管,相变管道位于流体管道内侧。本发明解决平板集热器在高原地区强辐射、大温差、低气压等极端条件下存在集热器内流体温度波动频繁、幅度大,使得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易产生冻裂、过热等损害问题,同时可减少集热管器内PCM接触热阻,降低吸热板温度,从而减少太阳能集热器向环境中的散热,提高热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508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05063.3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昼夜交替运行隔断式太阳能通风采暖系统,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第一通风通道设于室内墙体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出风端通过第一导管连接;第二通风通道,设于室内墙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通风通道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进风端通过第二导管连接;循环风机设于第一导管或第二导管上;相变层设于第二通风通道内;风口设于室内墙体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用于连通第一通风通道与第二通风通道;温度感控器设于室内墙体上,用于感应通过第二通风通道的空气温度;控制器,设于室内墙体上,当温度控制器感应到空气温度大于一预设值时,控制器能够控制风口与通风装置开启。
-
公开(公告)号:CN10974478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63613.2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双面蓄热盘管暖床,包括床框架、加热及蓄热部、床面板、床头板和床尾台五个主体部分,其中加热及蓄热部外面包裹一层保温材料避免热量向床底或周围传导,底部设有进风口;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被相变蓄热板分为上下两部分流入上、下空气流道,与散热管和金属肋片对流换热后进入床尾均压腔;床尾风口可灵活转换,在昼间给整个室内加热,在夜间给床体周围供暖。本发明解决冬季室内的昼夜差异化热需求,节能效果良好;供暖方式安全舒适,利用太阳能低温热水采暖,环保清洁无电磁辐射等危害,在居民中推广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30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58858.9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E04B1/98
Abstract: 一种粘塑性消能减震支撑,属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包括形状相同沿长度方向均呈起伏波形的第一预弯曲钢板条和第二预弯曲钢板条,第一预弯曲钢板条的波谷与第二预弯曲钢板条的波峰相接,在第一预弯曲钢板条和第二预弯曲钢板条外沿二者长度方向套有套管,套管与预弯曲钢板条之间设置支撑块,套管与预弯曲钢板条之间及两条预弯曲钢板条之间填充粘弹性体,支撑在拉伸压缩时,粘弹性体变形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支撑在大变形时,预弯曲钢板条屈服,也消耗地震能量,两条预弯曲钢板条对称,受压时产生的侧向力互相抵消,减小了对套管刚度的需求,这种支撑充分利用了粘弹性的耗能能力,耗能能力强,而且有一定的拉压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25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37459.8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基于相变诱导的尺寸效应的锂电用高性能负极材料及应用,该负极材料以非晶态Al2O3对MS2进行均匀、完全的包覆,通过M‑Al2O3间的成键特性和强结合力,Al2O3层会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逐渐分化破碎成细小的纳米团簇,并进入到MS2的晶格点阵中,点阵中弥散分布的Al2O3纳米团簇产生了生长抑制剂作用,即通过弥散、随机排布在具有一定厚度的MS2活性物质层中组装成网格型框架结构,在空间的三个维度上抑制M及MS2纳米颗粒的无序生长,使其最终形成近似等轴晶的纳米晶体;本发明通过引入Al2O3,利用M‑Al2O3之间自发成键的特殊效应和Al2O3自身的电化学稳定性,改变相变产物结构、尺寸和可逆反应效率,抑制M金属自发性无序生长,提升MS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13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65134.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平板二次反射镜的槽式聚光集热系统及其设计方法,该集热系统包括:大开口槽式聚光器和新型集热管,所述新型集热管由金属吸热管、玻璃外壳和平板二次反射镜组成,所述金属吸热管的中心点偏离原来大开口槽式聚光器的焦点,向下移动,金属吸热管的最低端点到达N点,拦截经过金属吸热管下端的太阳光线,所述金属吸热管和玻璃外壳不同心,所述的平板二次反射镜位于玻璃壳内的上半部分,在金属吸热管的上端,将经过金属吸热管上端面、且没有被的光线,反射回到金属吸热管上。本发明最大限度的拦截太阳光线,提高了光学效率;同时采用直径较小的吸热管,对外辐射面积小,热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