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1241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633657.5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叠加直流电源发生装置,包括整流单元、逆变单元、调压器以及直流电源,整流单元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三相交流电源,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逆变单元的输入端,逆变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调压器的一次绕组,调压器的二次绕组与所述直流电源串联,二次绕组与直流电源之间还串设有用于供电连接电压源换流器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在发明中,三相交流电经过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后形成频率可调的方波电压,该方波电压经过调压器后变为高压交流电,该高压交流电与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叠加后,形成了输出电压幅值、交直流分量比例和频率均可调的电压,能够满足电压源换流器的交流叠加直流耐压试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810793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94325.2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隔直装置,包括:隔直电容器、常开开关、整流桥,隔直电容器连接在变压器的中性点与地之间,常开开关与隔直电容器并联,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隔直电容器的两端,整流桥的输出端串接有触发模块和限流电抗器,隔直装置还包括用于触发常开开关闭合的电流互感器,该电流互感器连接在隔直电容器与整流桥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由于该电流互感器串接在交流侧,交流侧的电流时刻在变化,所以电流互感器随时都可以采集到电流信号,可靠性增加。而且,通过采集的信号控制常开开关闭合,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54775.2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换流器交流母线合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电子变流技术领域。该方法在接收到母联开关合闸指令时,主导极换流器和非主导极换流器分别锁定当前的交流有功功率实际值作为其对应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主导极换流器的参考相位生成器在交流基准频率的基础上叠加了频率差值,以此生成主导极换流器的相位角,非主导极换流器相位角的生成保持不变,当检测到交流母联开关两侧的交流母线电压同向过零点,且相位差小于设定的阈值时,再闭合交流母联开关,防止合环过程中冲击电流的产生,因此,本发明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基础上解决了新能源场站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分段交流母线合环运行的问题,降低了新能源场站的建设成本,节省了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71835.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延涛 , 吴庆范 , 刘旭辉 , 吴金波 , 杜少林 , 李凌志 , 申帅华 , 田培涛 , 刘晨 , 王秋开 , 范雪峰 , 李传西 , 许朋见 , 付艳 , 李亚锋 , 李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系统交流暂态调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柔性直流输电领域。该发明在交流电压超出正常运行范围但还未进入交流高低电压穿越范围时,系统进入交流暂态调压控制,以暂态调压的上下限制值作为暂态调压的电压参考值得到暂态调压下的无功功率参考值,该无功功率参考值在交流电压模式下与交流电压控制模式下的无功功率参考值相加得到最终的无功功率参考值,在无功功率控制模式下,由设定的无功功率参考值减去该暂态调压下的无功功率参考值作为最终的无功功率参考值,最后利用最终的无功功率参考值对桥臂电压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根据交流暂态调压的上下限制值实时动态调整无功功率来抑制交流电压的进一步恶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53994.4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延涛 , 吴庆范 , 刘旭辉 , 范雪峰 , 吴金波 , 杜少林 , 李凌志 , 田培涛 , 申帅华 , 刘晨 , 王秋开 , 李传西 , 许朋见 , 付艳 , 崔晨 , 李亚锋 , 李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盈余功率消纳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柔性直流输电领域。该方法在送端换流器判定柔性直流系统出现盈余功率时,判断导致出现盈余功率的故障工况;根据所判断出的故障工况确定交流电压限制值,将该交流电压限制值作为送端换流器的交流电压参考值;根据送端换流器的交流电压参考值和d,q轴下的交流电压分量分别计算出内环电流控制器d,q轴下的电流参考值,通过内环电流控制器计算出送端交流电压,根据得到的送端交流电压投入送端风机发电机组的耗能装置,消耗风电机组的盈余功率。本发明通过控制交流电压来减少功率传输,减少了故障发生的概率和消纳盈余功率的成本,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3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62204.X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系统及过电压抑制装置,属于直流输电系统安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过电压抑制装置采用两个并联的耗能支路来进行耗能以实现过电压抑制,其中的第一耗能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可控阀和耗能电阻,第二耗能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可控开关和避雷器,当出现过电压时,控制可控阀和可控开关闭合,通过耗能电阻消耗能量和避雷器的电压抑制作用共同实现过电压抑制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在利用耗能电阻的线性特性进行能量耗散的同时又利用了避雷器的非线性特性进行过电压限制,达到了精准抑制系统过电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9904.3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技术中心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闸管的PN结工作温度检测方法和装置,属于直流输电领域,该方法通过获取晶闸管的总损耗功率来得到晶闸管流向阴极阳极散热器损耗功率的和值,再根据晶闸管的阴极阳极散热器的总损耗功率、通态电压、通态电流、阴极壳体温度、阳极壳体温度、阴极壳体瞬态热阻抗、阳极壳体瞬态热阻抗计算出晶闸管PN结工作温度。在计算过程中用到的数据均是实际采集或者晶闸管本身的属性数据,并且该计算方法能够逐个计算换流阀中每个晶闸管的PN结工作温度,保障计算得到的晶闸管PN结工作温度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268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966248.2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接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夹持与固定移动工具,属于压接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设备安装与检修技术领域,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夹持柄身,所述夹持柄身均包括用于互相配合以从周向夹持压接型功率半导体圆形器件的弧形部、用于操作使所述弧形部张开的手柄部;所述夹持柄身上还在偏离铰接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使弧形部闭合的弹性件。解决了技术人员手持晶闸管、二极管等压接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进行移动、安装与更换等操作作业时,存在较大的跌落风险,且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6911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05455.1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阀晶闸管级高低压功能测试装置,包括:供电回路包括若干个开关,通过若干个开关控制高压功能回路模块、低压功能回路模块和控制板卡;高压功能回路模块和低压功能回路模块并联连接后与输出回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输出回路模块输出端与试品晶闸管级连接;控制板卡分别与高压功能回路模块和低压功能回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还与试品晶闸管级的控制单元连接,通过逻辑控制对试品晶闸管级进行低压触发试验、高压du/dt试验和/或BOD试验。通过控制逻辑,既能够实现高压功能、低压功能的分项测试,又能够实现高低压功能的自动测试,实现了晶闸管级低压触发功能、高压du/dt功能和高压BOD功能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4810793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10194325.2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隔直装置,包括:隔直电容器、常开开关、整流桥,隔直电容器连接在变压器的中性点与地之间,常开开关与隔直电容器并联,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隔直电容器的两端,整流桥的输出端串接有触发模块和限流电抗器,隔直装置还包括用于触发常开开关闭合的电流互感器,该电流互感器连接在隔直电容器与整流桥的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由于该电流互感器串接在交流侧,交流侧的电流时刻在变化,所以电流互感器随时都可以采集到电流信号,可靠性增加。而且,通过采集的信号控制常开开关闭合,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