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936909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20066433.0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地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式裂缝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壳体、监测模块、控制模块、预警模块、通讯模块以及供电模块;监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用于测量裂缝变化数据;控制模块,实时采集来自于监测模块的测量数据,并将测量数据解析结果与内嵌的预警阈值相比较,进而判断是否驱动预警模块;预警模块,接收到控制模块发出的驱动指令后。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式裂缝监测预警装置,实现以裂缝变形实时不间断监测为中心,集实时数据处理、现场蜂鸣器报警、通讯功能为一体,可长时间自主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人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预警直接、灵敏度高、耐用性和实用性极强,且结构简单,同时可实现前后联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946088U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20067649.9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重庆华地工程勘察设计院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地研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IPC: G01C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阵列式高精度自动化倾斜监测装置,包括阵列双轴倾角传感器、壳体、通讯模组、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控制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数据交换接口。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成熟双向通讯模组实现监测自动化,基于双向通讯技术达到前端后台-前端联动的监测模式;采用高精度双轴倾角传感器,构成直形或“L形”阵列,适用于建构筑物倾斜监测的不同需求,实现同期数据多次重复采集,基于格拉布斯准则对观测数据序列进行平差处理,极大提升了观测数据的可靠性;采用低功耗设计思路,降低设备正常工作对电量的需求;预留多供电接口,支持锂电、蓄电池以及太阳能多种供电方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929746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811373473.0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巫山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
IPC: G01C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式气压传感的差分沉降监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布设基准点和监测点;B、监测网初测和基准网观测;C、对步骤B的结果进行动态观测;D、基准网差分改正和监测网差分改正,同时对基准网差分改正的结果进行定权;E、散点沉降分析;F、建立动态DEM;本发明采用气压传感、LoRa通讯、远程通讯、现场预警等技术,发明一种远程交互式沉降监测预警方法,对目前地质灾害、采空区塌陷等场景下,传统作业方式进行有效补充,所采用监测装置支持数据上行及控制指令下行、支持前端‑后台声光预警。该法能客观监测散点或面域沉降变化,更加有效地保障受威胁对象的生命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44361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93746.0
申请日:2018-11-01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传感器的远程交互式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该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站和远程连接的远程通讯基站,监测站包括集成为一体式的信号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预警驱动部分、通讯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远程通讯基站通过无线通讯信号与所述监测站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电信号采集部分连接有多个液态金属传感器。本发明信号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预警驱动部分、LoRa通讯模块,可实现岩土工程应力的远程实时监控,其具有原理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且本装置通过多个液态金属传感器进行多个点位实时监测,并将电信号通过通讯部分发送到远程通讯基站进行汇集处理,打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单一监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809347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78765.6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环资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W64/00 , H04W4/02 , H04B17/318 , G08C17/02 , H04W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人员定位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标签、第二定位标签和远端控制器;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标签等距离设置在矿井巷道墙壁上,第二定位标签设置在工作人员工作服上,远端控制器设置在矿井外的远端监控中心,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标签、第二定位标签和远端控制器顺次无线连接。本发明的定位装置只需要工作人员佩戴第二定位标签在矿井下工作,远端控制器就可以计算出工作人员的位置,远端监控中心根据所述工作人员的位置就可以判断开采是否过界,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人工测量,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14212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272570.6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倾斜校正的非接触激光地表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激光收发端、激光反射端、相应通讯模块及上位机软件,其中所述激光收发端包括射频模块、双轴倾角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激光测距仪、激光束光器、测绘基座;所述激光反射端包括二维PSD位移传感器及其辅助部件、安装支架、量程调节旋钮及驱动控制电路及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负责现场监测数据远程通讯;所述上位机软件负责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同时实现对变形体平面位移、竖直位移的自动化监测,该设备多余观测量充分,可实现监测数据自改正与自检校功能,监测成果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891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257537.6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IPC: G01B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表高精度大量程位移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现场传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传感模块包括保护罩体、传感转换装置、位移传感器,所述保护罩体用于安装所述传感转换装置,所述传感转换装置上安装有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传感转换装置包括恒力弹簧、变向滑轮、位移变换装置,所述位移传感器上安装有与其同轴的位移滑轮,所述位移滑轮上绕有柔性位移测线。本发明利用弹簧提供的恒力及物理量转换机构、太阳能供电模块、无线采发模块等几部等几部分相互配合,可长时间处于野外自主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人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结构简单、原理清晰。
-
公开(公告)号:CN10703749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15953.3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地研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V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天矿山的实地动态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根据要求选择三维激光扫描仪设备,同时划分每个三维激光扫描仪设备的扫描区域,然后在每个扫描区域布置三维激光扫描仪设备;步骤200,在相邻扫描区域之间建立公共特征点云,然后依次启动各扫描区域的三维激光扫描仪设备对现场进行扫描,并得到区域点云数据;步骤300,对区域点云数据进行点云拼接、点云修剪和坐标系转换后得到整体点云数据;步骤400,利用工具对整体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后即可得到当前露天矿山的各种实际数据和三维可视化图像。本发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对抽查时刻的露天矿山的空间形状复原。同时使得三维化管理模式逐渐替代二维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92974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73473.0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巫山县地质灾害整治中心
IPC: G01C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式气压传感的差分沉降监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布设基准点和监测点;B、监测网初测和基准网观测;C、对步骤B的结果进行动态观测;D、基准网差分改正和监测网差分改正,同时对基准网差分改正的结果进行定权;E、散点沉降分析;F、建立动态DEM;本发明采用气压传感、LoRa通讯、远程通讯、现场预警等技术,发明一种远程交互式沉降监测预警方法,对目前地质灾害、采空区塌陷等场景下,传统作业方式进行有效补充,所采用监测装置支持数据上行及控制指令下行、支持前端-后台声光预警。该法能客观监测散点或面域沉降变化,更加有效地保障受威胁对象的生命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2693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93748.X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结构远程交互式应变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该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站和远程连接的远程通讯基站,监测站包括集成为一体式的信号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预警驱动部分、通讯部分和显示部分,所述远程通讯基站通过无线通讯信号与所述监测站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本发明信号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预警驱动部分、LoRa通讯模块,可实现岩土工程结构远程实时监控,其具有原理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且本装置通过多个传感器进行多个点位实时监测,并将电信号通过通讯部分发送到远程通讯基站进行汇集处理,打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单一监测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