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660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48043.9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456 , H04L1/0048 , H04L5/0035 , H04L27/2628 , H04L27/267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大规模MIMO-NOMA高铁移动通信系统,具体为:针对高铁移动车厢终端MCT与铁路沿线的分布式远端天线单元RAU之间的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通信系统,创新性提出将5G的候选关键技术——大规模MIMO和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组成的大规模MIMO-NOMA系统应用于高铁环境,并分析了此类系统的具体的信号处理分析流程。该发明可以大大地提升LTE-R系统的频谱效率,达到提高车厢内固定座位终端用户的语音和数据通信性能的目标,并为面向5G的高铁移动通信系统原型机和系统、链路级仿真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471700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94978.3
申请日:2015-03-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4B7/06 , H04B7/08 , H04L25/02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通信信道误差建模方法,具体为:针对多用户多入多出MIMO频分双工FDD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移动用户反馈到基站BS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同时存在估计、量化和延时误差的实际问题,提出一种同时考虑上述三种信道误差的联合信道误差建模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逼真还原频分双工FDD移动通信系统信道,为多用户MIMO BS下行传输优化提供设计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70321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48506.1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4W24/06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高铁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基于协同椭圆散射随机多链路MIMO信道建模方法,其主要是针对高铁移动车厢终端MCT与铁路沿线分布式远端天线单元RAU构成的车地通信中,高速移动的终端在与道旁基站BS直接通信时,会产生较大的信号传播损耗。该建模方法基于几何随机分布理论的建模方法,研究无线信道时域、空域的衰落相关性。采用几何随机分布理论,针对高铁典型场景U型槽建立几何分布模型,分析散射体的变化规律,推导视距LOS分布、角度扩展、多普勒扩展等参数的数学闭合表达式,并给出信道冲击响应CIR闭式解。该方法具体研究高铁移动场景的信道模型,为设计高质量的超高速移动通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734766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74723.8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QoS的多小区下行MIMO鲁棒波束成形方法,该方法以给定QoS约束条件下最小化发射总功率以及小区间泄露总功率之和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非理想CSI对系统的影响。为了充分保证用户QoS需求,该方法考虑最差估计CSI下的波束成形问题,首先近似原波束成形问题,然后利用上下行链路对偶性,将下行链路发送波束成形问题转换为上行链路接收波束成形问题,通过求解简单的上行链路波束成形问题,得到上行链路接收波束成形最优解,并将其转换到下行链路发射波束成形最优解,从而获得多小区下行MIMO波束成形解。
-
公开(公告)号:CN104185284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60888.7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临近空间多用户按需接入信道的方法。具体为:(1)设计了一种气球基站对其覆盖区内的用户进行信道带宽动态分配的方法;(2)基于高级在轨系统的空间数据链路协议的帧结构,修改了虚拟信道数据单元(Virtual Channel Data Unit,VCDU)的主导头并设计了关联请求帧和关联响应广播帧;VCDU主导头的修改主要针对信号域的保留位,添加了帧类型、时延、抖动和实时等标志信息;在关联请求帧中添加了用户所在位置、数据量大小、时延需求和抖动需求时间等信息;在关联响应广播帧中添加了各子区域的信道带宽、中心频率以及用户接入优先级等信息;(3)基于上述基础,气球基站提供了一种移动用户按需接入信道的方法,使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
公开(公告)号:CN10394463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0432.3
申请日:2014-05-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卫星网络越区切换的方法。具体为:(1)设计了通用媒体接入控制(MAC)帧格式,使MAC层能够支持LEO卫星与GEO卫星之间的各种关联,具体包括关联请求及响应帧、重新关联请求及响应帧和去关联帧等管理类MAC帧;(2)同时,为了保证越区切换的成功率和可靠性,我们在通用MAC帧头的帧控制域中设计了优先级,确保越区切换时关联类管理MAC帧的优先级最高;(3)在以上设计的通用MAC帧和具体关联类管理MAC帧的基础上,并结合天基或地基测控通信管理中心基于轨道六根数参数的姿态控制作用下,发明了一种快速可靠的卫星网络越区切换流程。本发明虽以GEO/LEO卫星为例进行说明,但可适用于GEO/MEO卫星之间的越区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3152359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10097340.6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到端无线传输控制协议线性网络编码的改进方法。具体为:(1)在网络编码层优化了网络编码头帧设计,全面考虑了编解码所需参数,缩短了网络编码头长度,减少了网络编码头的复杂性;(2)根据无线网络丢包情况,设计了合理的滑动窗口和编码窗口,并优化令两者大小相等。(3)接收端确认捎带信息内容为期望下一次接收的网络编码报文序号;(4)修改了报文丢失重传机制,当编码报文累计丢包数达到滑动窗口数时,启动重传。以上操作能减小网络编码的复杂性,提高网络编码效率和端到端系统的TCP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78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11871.6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3M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步长正则化自适应压缩采样匹配追踪方法,具体为:基于压缩感知的重构方法,针对正则化匹配追踪方法(ROMP)目前存在的两大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一是稀疏度K在实际中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将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SAMP)的自适应思想运用于ROMP中;二是原子一旦被选入支撑集将无法删除的问题,提出将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SaMP)的回溯思想运用于ROMP中。此外,本发明采用分阶段正交匹配追踪(StOMP)思想设置阈值条件停止迭代,改进了所引入的SAMP的固定步长所带来的精度不够以及过度估计问题。所提方法大大提升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重构方法的重构性能、估计精度以及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162500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62004.9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413 , H04B7/0456 , H04B7/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小区MIMO系统协作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将单小区模式和多小区完全协作模式结合处理用户受到的干扰。首先依据用户受到的干扰类型和干扰程度不同,将用户分为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然后采用基于块对角化技术的单小区模式抑制中心用户受到的小区内干扰,采用多小区完全协作模式处理边缘用户受到的干扰——接收波束成形向量处理边缘用户受到的小区间干扰,块对角化技术抑制边缘用户受到的小区内干扰。该方法不需要共享所有的信道状态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就可以确定出哪些基站共享多少信道状态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98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162695.9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4L12/803 , H04L12/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反向传播的卫星分布式路由算法的改进方法。具体为(1)为分布式算法加入了反向修正的步骤,增加了对全局负载的考虑;(2)针对卫星分布式路由算法,提出了修正概率、发送概率的计算方法,使得报文的发送受到负载均衡的控制;(3)为修正概率之间创建了联系,让报文在各个方向的发送得以相互关联,适应网络的动态变化。本方法既保持了分布式路由算法的特性,如无需考虑拓扑变化、对星上存储要求较小等特点,又有效地避免了全局负载的不平衡导致的链路利用率和端到端时延等路由指标的下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