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刚柔层间接触面最佳拉毛工艺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217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241878.4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道路刚柔层间接触面最佳拉毛工艺参数确定方法,本试验方法采用等间距、等深度的刀片切割磨削水泥混凝土板试件底板,分别制备出深度为3mm、6mm、10mm,拉毛宽2mm、5mm、10mm、13mm,拉毛间距8mm、12mm和16mm的室内拉毛水泥混凝土板,在室内拉毛水泥混凝土板涂抹等量粘层油后摊铺沥青面板并通过车辙仪压制成双层车辙板,在室内对双层车辙板进行抗剪切性能试验和抗拉拔性能试验,经过本试验方法得到的双层车辙板上形成若干沟槽,在增加粘结层构造深度的同时,沟槽的出现还能够使得沥青面板更好的嵌入水泥混凝土底板中,形成齿轮效应,以此提高接触面的抗剪性能和抗拉拔性能。

    一种车辙破坏层位的自动无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6675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08547.3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辙破坏层位的自动无损识别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对车辙破坏层位的检测主要依赖于破坏性的路面钻芯检测,无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的问题。本发明从车辙表面采集激光信号,构建车辙横断面与纵断面形态,从中提取三个特征值。从车辙深度、负面积、正负面积比分别随机抽取信号组成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选用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该模型训练完成之后,系统即可利用实时采集的激光检测信号,提取特征值,输入到已训练好的模型,实现了车辙破坏层位的自动、无损识别。本发明构建解决了路面钻芯检测中仅从少数芯样的特征无法全面判断整条道路的车辙破坏层位的难题。

    一种检测车辆横向偏移对车辙深度误差的模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9628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458126.3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车辆横向偏移对车辙深度误差的模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多点激光检测设备所获取的车辙横断面离散高程点数据生成原始车辙横断面图形;2)从获取的原始车辙横断面图形中计算断面最大深度,记为RD1;3)根据用户输入的检测车辆偏移参数进行偏移过程建模;4)利用偏移后的车辙横断面离散高程点数据生成偏移后横断面图形;5)根据偏移后生成的车辙横断面图形,计算断面最大深度,记为RD2;6)分别计算偏移前后车辙最大深度的绝对误差ΔRD和相对误差δRD;7)利用绝对误差ΔRD和相对误差δRD评价横向偏移的影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横向偏移影响模拟分析不能有效涵盖真实条件下不同横向偏移情况的问题。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检测技术的沥青路面打毛效能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696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25600.7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检测技术的沥青路面打毛效能评价方法,首先准确、快速地获取打毛后沥青混合料车辙板试件激光点云数据,然后对点云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提取并计算横、纵断面特征参数,通过这些特征参数拟合的正态分布曲线评价打毛界面整体的均匀性,根据车辙板试件的剪切拉拔试验结果来评价打毛效能。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对打毛后的路表横、纵断面特征进行准确量化,还可以建立打毛表面特征与层间粘结效能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探讨横断面结构对沥青混合料层间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施工中如何提高沥青路面层间粘结强度的最佳打毛参数,评价打毛界面施工的均匀性与准确性,保证层间处置施工质量奠定了基础。

    一种新旧沥青接触面的最佳拉毛工艺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887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243071.4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机打毛沥青混凝土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新旧沥青接触面的最佳拉毛工艺参数确定方法,本试验方法采用等间距、等深度、等槽宽的刀片切割磨削沥青混凝土板,在单层车辙板开设深度为0、3mm、6mm、10mm,拉毛槽宽2mm、5mm、9mm、13mm,拉毛间距8mm、12mm、16mm的沟槽,然后在其上摊铺沥青面板,得到双层车辙板,在室内对双层车辙板进行抗剪切性能试验和抗拉拔性能试验,经过本试验方法得到的双层车辙板上形成若干沟槽,在增加粘结层构造深度的同时,沟槽的出现还能够使得新摊铺的沥青面板更好的嵌入单层车辙板内,形成齿轮效应,以此提高接触面的抗剪性能和抗拉性能。

    一种道路刚柔层间接触面最佳拉毛工艺参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217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41878.4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道路刚柔层间接触面最佳拉毛工艺参数确定方法,本试验方法采用等间距、等深度的刀片切割磨削水泥混凝土板试件底板,分别制备出深度为3mm、6mm、10mm,拉毛宽2mm、5mm、10mm、13mm,拉毛间距8mm、12mm和16mm的室内拉毛水泥混凝土板,在室内拉毛水泥混凝土板涂抹等量粘层油后摊铺沥青面板并通过车辙仪压制成双层车辙板,在室内对双层车辙板进行抗剪切性能试验和抗拉拔性能试验,经过本试验方法得到的双层车辙板上形成若干沟槽,在增加粘结层构造深度的同时,沟槽的出现还能够使得沥青面板更好的嵌入水泥混凝土底板中,形成齿轮效应,以此提高接触面的抗剪性能和抗拉拔性能。

    一种沥青混合料磨损状态区域轻量化判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65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5737.2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磨损状态区域轻量化判识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从梯度方向矢量的角度解释了沥青混合料断面高程信息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横纵线交叉替代逐点表征方向特征结合聚类采样的运算模式,大大节省了算力,通过DBscan的一维聚类计算了范数边界为矢量变化类型提供了分类依据,同时采用高斯滤波器绘制了交叉点密度图,实现了矢量变化较大区域的可视化。

    一种路面积水车辙三维评价与行车安全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471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10387056.5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积水车辙三维评价与行车安全分析方法,首先使用高精度的路面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保证了行车安全评价的精确性;其次,在三维重构的基础上可以得到连续的车辙断面,根据降水情况将道路划分为干燥和积水两部分,将积水区域划分为若干区域,由每个区域的平均积水深度计算每个区域的附着系数;最后利用Carsim软件构建整车模型,并将路段车辙数据导入Carsim软件,设置不同区域的附着系数进行不同速度下的仿真试验,最后根据车辆侧向偏移量和横摆角进行车辆行驶安全性分析评价。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检测技术的沥青路面打毛效能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6969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225600.7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检测技术的沥青路面打毛效能测试方法,首先准确、快速地获取打毛后沥青混合料车辙板试件激光点云数据,然后对点云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提取并计算横、纵断面特征参数,通过这些特征参数拟合的正态分布曲线评价打毛界面整体的均匀性,根据车辙板试件的剪切拉拔试验结果来评价打毛效能。这种测试方法可以对打毛后的路表横、纵断面特征进行准确量化,还可以建立打毛表面特征与层间粘结效能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探讨横断面结构对沥青混合料层间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确定施工中如何提高沥青路面层间粘结强度的最佳打毛参数,评价打毛界面施工的均匀性与准确性,保证层间处置施工质量奠定了基础。

    一种基于多源检测数据的养护路段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8213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3923.5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养护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检测数据的养护路段划分方法,从对日常巡查数据、定期检测数据、专项检测数据的充分挖掘出发,提取有利路段划分信息,得到不同分类数下的路段最佳分界点;在此基础上,考虑养护资金和路段状况的对应关系,获取最佳分类数;最后,通过分析日常巡查数据病害类型、病害严重程度,以提高路段划分的针对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路段划分手段不能区别路面状况类似但主导病害不同的路段这一缺陷,最终获得路面性能相似、病害类型和严重程度相近的路段划分结果,指导养护措施的选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