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侧部溶洞的CD分部开挖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78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32077.2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侧部溶洞的CD分部开挖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①发现溶洞后及时修正设计,增设中隔壁支护;②依次开挖并支护未覆盖溶洞部位上台阶和中台阶,施作初期支护与中隔壁支护,并打设侧部锁脚锚管;③开挖覆盖溶洞部位围岩,进行溶洞注浆与排水作业;④当未覆盖溶洞部位的开挖面纵向上超过溶洞时,可逐渐扩大开挖面积,调整中隔壁支护位置;⑤待溶洞内部注浆完成后,开挖溶洞底部,⑥确保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中隔壁支护;本发明通过中隔壁将隧道开挖面分为溶洞和未覆盖溶洞两部分,同步施工,解决了隧道侧部出现溶洞时,施工停滞、围岩受力不均、变形难以控制等问题,保证了隧道施工进度和结构安全性。

    一种偏压软岩隧道二次衬砌边墙斜裂缝破坏荷载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22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27980.6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压软岩隧道二次衬砌边墙斜裂缝破坏荷载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偏压软岩隧道荷载简化为均布斜三角形,边墙等效为固支梁,建立边墙力学计算模型;其次,分解均布斜三角形荷载至y、z方向,借助结构力学力法分别求解y、z向危险截面弯曲应力;最后,基于应力叠加原理,合成为斜弯曲应力,并结合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反算破坏荷载。同传统方法相比,为类似地层隧道二次衬砌边墙加固设计施工提供了稳定性验算途径,形成的“分解‑叠加”的思想解决了斜弯曲直接计算时中性面扭曲、非水平难以处理的难题,不仅计算方法具有符合结构实际、简便特征,且计算结果准确、科学合理,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带横向约束效应的竖井滑模支撑杆临界承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07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12796.4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横向约束效应的竖井滑模支撑杆临界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力学概化计算模型,将其等效为三个弹簧支座支撑的轴心受压杆;确定失稳变形曲线,以三个不同周期正弦函数描述三阶段失稳变形曲线方程;计算结构总势能,计算杆件结构应变能及荷载势能及总势能;求解势能驻点以确定承载力,对三阶段总势能函数求解驻值,分析各阶段变形模式转换点,借助图解法获得最终承载力公式。同传统方法相比,解决了横向约束条件下支撑杆稳定问题,明确了横向约束条件下支撑杆稳定性影响因素,实现了支撑杆全阶段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统一,验证了横向约束效应的重要性,计算方法合理、简便,且结果准确、更为符合结构实际特点。

    一种富水围岩深大竖井主-被动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21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43501.0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水围岩深大竖井主‑被动支护结构设计方法,首先,于开挖围岩表面铺设防水构造,借助实测竖井围岩外水压力值,计算柔性支护结构厚度;其次,根据围岩锚固力学原理计算锚固区参数,并综合考虑支护结构厚度及锚固效应,计算锚网参数;最后,以支护结构的锚固承载力为衡量指标,评价支护后竖井围岩的稳定性。同传统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相比,发挥了主‑被动协同支护的优点,克服了止水、隔水、阻水差及难以紧贴裂隙破碎围岩的弊端,补充了现代地下工程支护理论及获得了经济合理的设计参数,提升了施工的高效、经济环保性,进而实现了富水地层竖井围岩可靠、安全、快速支护的目标。

    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

    公开(公告)号:CN215261690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323838.6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层锚固式多点位移计,包括设置在被测量结构体外部的基座和设置在结构体的钻孔内部的n只位移测量单元,每只位移测量单元包括沿钻孔方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测量锚头、测杆和位移计,测量锚头和位移计分别固定在测杆的两端;所述的钻孔内部设置有n只隔离护筒,每只隔离护筒的两端设置有锚固段;所述隔离护筒上设置有护筒小孔,测量锚头和测杆穿过隔离护筒上的护筒小孔后,每只测量锚头锚固在不同的锚固段内部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传统多点位移计锚固后,锚固体整体粘结、杆体共同变形的问题,使得各测点位移量互不影响,提高了工程监测的准确性。

    一种旋扭刀片式多点位移计

    公开(公告)号:CN215261692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323842.2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扭刀片式多点位移计,包括同心设置在测孔内部的n只空心圆管结构的旋扭传动杆,旋扭传动杆的顶部联接有独立的位移传感器;旋扭传动杆的下端设置在测孔内不同深度处,深度较浅的旋扭传动杆的内径大于深度较深的旋扭传动杆的内径;每只旋扭传动杆下端安装有刀片组件,刀片组件包含若干只沿旋扭传动杆周向均布的刀片,并通过旋转旋扭传动杆使得刀片嵌入至测孔周边的软土内,实现测孔内部不同深度处的位移参数测量。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多点位移计监测中,各测点位移相互干扰、锚头对孔壁土体扰动大以及锚固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其操作简便、锚固效果可控、可实现各测点位移独立测量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