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防菌定向筛选理论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831393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128193.8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分离生防菌株的新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以往筛选植物生防菌的方法通过大海捞针式筛选,得到可能具有生防潜能的菌株,其田间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植物生防菌定向筛选理论”,其核心内容就是选用与靶标植物密切相关的特殊培养基,筛选与靶标植物具有定向关系的、能在植物体内或根际占据优势生态位的抗病菌群,并能根据各生防菌出现频率来配比符合生防菌剂,从立体空间全方位阻止有害病菌的入侵。该理论方法克服了以往生防菌剂筛选的缺陷,屏除了很多无实际应用价值的生防菌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筛到具有实际田间防效的生防菌株。应用本发明筛选到针对棉花枯黄萎病、魔芋软腐病、西瓜枯萎病、番茄青枯病、生姜姜瘟病等的生防菌群,由此开发的生防菌剂应用于盆栽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定向筛选的生防菌剂防效优良,平均防效可达80%以上,该理论方法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构建杀虫真菌的方法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9304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0583684.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构建高效杀虫真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杀虫细菌进行GFP标记,并筛选出具有较高表达的菌株;将标记过的杀虫细菌导入真菌原生质体内,进行共培养,筛选出转化成功的真菌;提取转化后的真菌DNA,利用杀虫细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所提DNA,采用凝胶电泳验证转化成功的菌株。该方法成功将杀虫细菌导入到杀虫真菌体内,巧妙借助杀虫真菌的侵入系统将杀虫细菌直接送入昆虫血淋巴,改变了杀虫细菌进入昆虫的途径,融合了各自优势,加快了杀虫速度,克服了生物杀虫菌剂杀虫速度慢的瓶颈缺陷,将极大改变生物杀虫菌剂的未来。

    一种人工催芽方法及白芨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0371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528672.4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催芽方法,步骤包括:(1)将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所述培养基包含质量百分比为0.1‑2.0%的刺槐豆胶;(2)将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xylanilyticus)YUPP‑1接种于培养基上,降解培养基;并提供了该方法在白芨育苗中的应用,步骤包括:在经过上述方法催芽后,在地面上铺基质,再在厢面上撒白芨共生菌即得苗床,将白芨芽播种至苗床上培养育苗。该人工催芽方法解决了种苗根部携带的固体培养基无法洗净的问题,显著提高苗的成活率;将该人工催芽方法用于白芨并进一步进行规模化快速育苗,使成活率提高至95%以上,移栽大田无死苗现象及缓苗期,可提前4‑6个月左右成苗,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对兰科药用植物的人工大规模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微小植物种子及花粉的消毒与接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25287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24349.1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微小植物种子及花粉的消毒与接种方法,以包括兰科植物在内的微小植物种子和植物花粉为材料,结合组织培养技术的消毒方法和注射器等工具,设计了一套专门适用于微小种子及植物花粉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消毒和接种技术。该技术克服了兰科植物种子及大部分植物花粉过于细小而无法有效消毒并彻底去除消毒液的难题,可有效降低组织培养中的污染率至5%以下。此外,该技术还能大大加快消毒与接种速度,同时由于低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能有效破坏微小种子的种皮和花粉细胞壁,但又不会对种胚或花粉细胞造成伤害,这也使得兰科等植物的微小种子或植物的花粉细胞能更容易吸收到来自培养基的养分,从而提前3-5天萌发。

    一种人工催芽方法及白芨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0371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28672.4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催芽方法,步骤包括:(1)将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所述培养基包含质量百分比为0.1-2.0%的刺槐豆胶;(2)将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xylanilyticus)YUPP-1接种于培养基上,降解培养基;并提供了该方法在白芨育苗中的应用,步骤包括:在经过上述方法催芽后,在地面上铺基质,再在厢面上撒白芨共生菌即得苗床,将白芨芽播种至苗床上培养育苗。该人工催芽方法解决了种苗根部携带的固体培养基无法洗净的问题,显著提高苗的成活率;将该人工催芽方法用于白芨并进一步进行规模化快速育苗,使成活率提高至95%以上,移栽大田无死苗现象及缓苗期,可提前4-6个月左右成苗,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对兰科药用植物的人工大规模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18388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62751.X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长江大学

    Inventor: 孙正祥 周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其保藏号为CCTCC M 2015298,命名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WK-3,并进一步提供了多粘类芽孢杆菌WK-3的筛选方法及在抑制水稻纹枯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核桃根腐病菌中的应用,以及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WK-3菌剂。多粘类芽孢杆菌WK-3是一株水稻内生菌株,对人、畜、农作物安全,对环境友好,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对常见的土传病原菌,如水稻纹枯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核桃根腐病菌等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抑菌率分别达到85.4%、81.8%、73.9%以上,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造成菌丝畸形,进一步制备成的菌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生产周期短,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污泥的抗病育苗基质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2651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486617.1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污泥的抗病育苗基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菇渣颗粒、农业秸秆粉碎物、锯末粉等废料与粉煤灰、污泥和生物防治菌剂混合均匀,得到产物P1;将所述产物P1进行好氧发酵,每7天用翻抛机进行翻抛,得到产物P2;将所述产物P3进行筛分,筛上物回流至步骤S4进行混合,筛下物与珍珠岩、蛭石、椰壳丝、微量元素复配得到基质P,调节所述基质P的pH值和EC值,得到育苗基质成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污泥的抗病育苗基质生产方法,利用污泥及农业废料为原料,通过菇渣中微生物和生物防治菌株等微生物的用氧发酵生产出抗病育苗基质,解决了现在污泥处理难的问题,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抗病育苗基质。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18387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62749.2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长江大学

    Inventor: 孙正祥 周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其保藏号为CCTCC M 2015300,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K-2,并进一步提供了枯草芽孢杆菌K-2的筛选方法及在促进草坪草生长、防治雪霉叶枯病、币斑病中的应用,以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K-2菌剂。枯草芽孢杆菌K-2对草坪草雪霉叶枯病菌及币斑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使病菌菌丝生长缓慢,出现畸形症状,从而对草坪草的雪霉叶枯病、币斑病起到抗病作用,且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廉,使用简单,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