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3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69833.6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断层水库明渠适应性防渗结构,包括支护模块、渠道模块、空隙模块和内部填充防渗组件的支撑模块;支护模块设置在水渠壁的表面,用于对水渠壁进行支护;渠道模块设置在支护模块的表面,用于供水流通过;空隙模块设置在渠道模块与支护模块之间,用于提供缓冲区域,适应断层活动造成的形变和位移;支撑模块设置在空隙模块中,用于通过自身变形吸收和分散断层活动的能量,并防止渠道模块渗水。本发明的空隙模块提供的缓冲区域能够适应断层活动造成的形变和位移,从而确保水渠的整体结构不会因为断层活动而受损。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6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13351.4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明渠防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活动断裂明渠折叠防渗结构与实施方法,防渗结构包括明渠槽、素砼层、折叠防渗装置和两个上盘砼槽;明渠槽与断裂带交界处的两侧各自设置一个上盘砼槽;素砼层设置于明渠槽和上盘砼槽的上表面;折叠防渗装置设置于素砼层上。本发明在明渠槽与断裂带交界处的两侧各自设置一个上盘砼槽,并使用了具有延展性的折叠防渗装置,因此可避免断裂带因挤压、开裂和错动折叠而导致防渗结构撕裂情况的发生,解决了防渗结构撕裂而导致明渠渗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9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7619.2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隐伏活断层精准定位勘测方法及装置,首先,通过区域地质分析与地貌研判,利用地质资料和遥感影像识别潜在隐伏活断层及地貌特征。接着,在初步判定区域布设浅表探槽,结合年代学分析和浅层地震反射法确定隐伏活断层活动性与浅层定位。然后,运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微地震监测法和地震波CT成像法进行深部隐伏活断层探测。之后,融合多源数据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直观展示隐伏活断层信息。最后,基于模型评估隐伏活断层活动性,分析工程影响并提出结构加固、避让方案等优化建议。解决了传统地质勘探技术在隐伏活断层定位尤其是浅表部探槽定位勘探时,因挖掘设备及采样方式存在易使岩块飞溅、威胁人员安全、增加收集难度并影响勘探精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799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52294.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抽蓄工程的BIM动态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抽蓄工程的BIM模型数据,并映射到三维空间坐标系里,构建BIM三维模型;S2、获取GIS数据,并根据抽蓄工程地理空间位置进行映射,构建GIS三维模型;S3、将BIM三维模型与GIS三维模型融合,得到融合模型;S4、获取抽蓄工程的水利参数,并输入抽蓄工程的融合模型中;S5、得到当前水库库容预测结果;通过以上步骤S1~S5构建BIM动态模型,该方法提高了抽蓄工程的BIM动态模型的构建精度,本专利运行稳定可靠,适用于指导抽蓄工程的生产和运维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0062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92268.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T1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土石方管理系统及匡算方法,包括:BIM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土石方工程中涉及土石方的几何形状和空间关系的BIM三维模型的更新和验证;GIS模型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土石方工程的地理信息数据,生成GIS模型;车辆运输数据管理模块,用于获取车辆运输输出方量或回填方量数据;GIS模型管理模块将土石方工程的地理信息数据发送至BIM模型管理模块,BIM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将地理信息数据融合并更新至BIM三维模型;车辆运输数据管理模块将所获取的数据发送至BIM模型管理模块,BIM模型管理模块对BIM三维模型进行更新。本发明能精确匡算出土石方开挖输出和回填方量数据,形成实时工程进度数据,便于管理人员了解施工进度,实现精细化的过程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54884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05687.8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电新能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围岩监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围岩变形监测机构无法同时测量位移和应力变化以及变形量的问题,本发明则在监测装置上集成了应力测量机构和位移测量机构,并与装置的限位机构相结合,将装置置入到地下洞室周边,推动中心杆即同步就位应力测量机构、限位机构以及位移测量机构,通过应力测量机构能够分析洞壁的应力变形情况及变化方位,有效的应对变形做出相应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8548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05687.8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电新能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围岩监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地下洞室围岩变形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围岩变形监测机构无法同时测量位移和应力变化以及变形量的问题,本发明则在监测装置上集成了应力测量机构和位移测量机构,并与装置的限位机构相结合,将装置置入到地下洞室周边,推动中心杆即同步就位应力测量机构、限位机构以及位移测量机构,通过应力测量机构能够分析洞壁的应力变形情况及变化方位,有效的应对变形做出相应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99567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38497.9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定位卡箍及其在渠道抗错断结构中的应用,一种预定位卡箍,包括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第一卡箍为开口向上的弧形托槽,用于夹持并固定主筋;第二卡箍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下夹板,两个下夹板分别与第一卡箍的底部两侧连接,两个下夹板用于夹持并固定副筋;第二卡箍的中心轴和第一卡箍的中心轴呈预设夹角设置,预设夹角与主筋与副筋交错角度适配。本发明的预定位卡箍使得主筋与副筋在绑扎前已经得到初步固定。提高了主筋与副筋后续绑扎时的精度,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3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28922.6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抹光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平整大孔隙混凝土的抹光机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抹光机主体、环形支撑架以及柔性抹光辅助组件;环形支撑架设置在抹光机的底部;柔性抹光辅助组件套接在环形支撑架上,用于随大孔隙混凝土的积聚形变,以控制混凝土的集料颗粒进出抹光机环形区域内并平整大孔隙混凝土表面。本发明通过柔性抹光辅助组件有效防止抹光机主体与粗集料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因碰撞导致的整平不稳定和不规则抖动问题。同时,柔性抹光辅助组件还能在作业过程中收集部分混凝土作为废料,并利用其重量增加稳定性,而另一部分粗集料则能在移动过程中与大孔隙混凝土有效融合,极大地减轻了浇筑区不饱满的情况,显著减少了坑洼点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7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46540.5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长电新能有限责任公司 , 长电(张掖)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三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5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施工区域的安全隐患预警方法,包括:对于施工区域内的每个子区域,获取子区域的第一实时风险关联信息;确定子区域内与第一实时风险关联信息具有预设关联关系的安全隐患主体,并获取安全隐患主体的个体表现特征;基于个体表现特征,确定第一实时风险关联信息与安全隐患主体的目标关联度;若目标关联度达到第一预定阈值,将第一实时风险关联信息设置为第二实时风险关联信息;基于第二实时风险关联信息和预设的风险值计算模型,确定子区域的风险评估参数;若风险评估参数达到第二预定阈值,为子区域执行风险预警处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升了施工现场风险预警的兼容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