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035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0445692.0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流域生态阈值的可储水式空心淤地坝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坝体,坝体的截面为梯形结构,坝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水腔,坝体的迎水面一侧从上到下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进水孔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水阀,进水孔与储水腔相连通,坝体背水面的另一侧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阀,坝体靠近进水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泥沙含量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的空心坝拦水,又用储水腔储水,使不能利用或难利用的洪水能够有效利用;所述使用方法保证泥沙含量较高的洪水不会顺着进水孔进入储水腔的内部,而上层泥沙含量较低的清水则会顺着进水孔流入储水腔的内部,使得储水腔内部所储存的水均为清水,可以方便后续人们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1299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46148.8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申震洲 , 姚文艺 , 韩玉峰 , 李斌斌 , 肖培青 , 姚京威 , 徐建昭 , 衣强 , 张弘 , 韩德强 , 张军 , 王卫华 , 杨玉庆 , 曹力 , 昌已登 , 范江浒 , 刘杰 , 刘明欣 , 李莉 , 陈诚 , 侯礼婷 , 王纪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泥沙自检测系统的可储水式空心淤地坝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坝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坝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储水腔相连通,所述坝体远离储水腔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端与储水腔内壁的底部相连通;通过设置的空心坝拦水,又用储水腔储水,使不能利用或难利用的洪水能够有效利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包括泥沙含量检测装置以及储水控制模块,所述泥沙含量检测装置检测洪水中泥沙含量的垂直分布,储水控制模块控制相应的进水孔打开或者关闭,使泥沙含量较高的洪水不会顺着进水孔进入储水腔的内部,而上层泥沙含量较低的清水则会顺着进水孔流入储水腔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11459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19654.2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渠道控制中恒定流区分水扰动的处理方法,首先根据下游水量恒定思想,计算恒定流区分水渠道对应的前馈控制时间;随后计算不同工况下的前馈时间,得出分水渠道前馈控制时间的拟合公式;最后依据得到的拟合公式,提出将恒定流区分水扰动转换为回水区分水扰动的处理思路,实现恒定流区分水扰动向回水区分水扰动的转移。本发明利用渠段的前馈控制时间将恒定流区分水流量变化的控制问题转移到回水区分水流量变化的控制问题上,将原本包括恒定流区、回水区两种分水扰动类型的渠道控制问题转变为仅包括回水区分水扰动的处理,打破了渠道自动控制算法中恒定流区分水扰动处理难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73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1018721.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nventor: 姚文艺 , 申震洲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杨吉山 , 于国强 , 郑艳爽 , 马静 , 刘慧 , 李晓龙 , 李长明 , 饶良懿 , 陈伟伟 , 姚京威 , 张攀 , 焦鹏 , 荆诚然 , 王志慧 , 焦雪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貌‑侵蚀‑措施高适配的覆沙砒砂岩粗泥沙控制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坡顶综合治理,坡面综合治理以及沟道综合治理,根据坡顶覆沙的特点,坡顶综合治理利用植物将坡顶浮沙固定,并将坡顶雨水收集入集水窖;所述坡面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的坡面角度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所述沟道综合治理包括在沟道内设立刚性坝以及柔性坝,刚性坝与柔性坝采用交叉的方式布设,解决了覆沙砒砂岩坡顶由于浮沙的存在,导致坡顶植物存活率低,坡顶雨水无法收集等问题,柔性坝通过乔木,灌木以及草的混交,使得垂直分层空间内光照的充分的综合利用;同时由于不同的植物根系深度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同时有利于土壤的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110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14501.8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水复合侵蚀区淤地坝引流防渗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固定框架和杂物储放块,杂物储放块设在固定框架的前侧,固定框架为倒置的U形结构,固定框架的内部固定设有底板,底板为矩形的板状结构;底板上固定设有两个前后间隔的抽吸装置,每个抽吸装置的下方设有两个前后间隔的抽吸管,抽吸管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底板的下方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抽吸管相互连接,升降机构用以使抽吸管的高度进行调整;抽吸装置的上方设有排放构件;通过抽吸装置和链条,在使用时,先控制链条转动,使得链条上的挂钩可对淤地坝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并且清理到杂物储放块内,以便集中排放,之后再对淤地坝的淤泥进行抽吸,大大提高了清理淤泥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8844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278101.X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砒砂岩覆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及径流有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上坡面治理,采用截流横沟与纵向沟向结合的拦蓄方式:沿等高线开挖截流横沟,在截流横沟的两端开挖纵向沟,并沿着截流横沟左右方向每隔5m从坡顶最高处沿坡向下开挖纵向沟,将每条截流横沟串联,形成梯形沟网;(2)立体培植,在每条截流横沟内开挖鱼鳞坑,相邻两条截流横沟内的鱼鳞坑呈品字结构,坡顶的截流横沟内的鱼鳞坑内种植山桃、山杏、酸枣和甘草,沿着等高线向下依次种植柠条、沙棘,在沟间通过封禁方式,实现草被恢复;(3)每年4月中下旬,每年10月底次之在截流横沟、纵向沟和鱼鳞坑内播撒草籽:同时于降雨前后在混交的灌木行之间撒播紫花苜蓿、草木樨、沙打旺、冰草;(4)在坡顶汇流路径出口处配置集水装置,并利用出水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滴灌带,通过滴灌方式为下坡面植生的植物补水。
-
公开(公告)号:CN112114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819654.2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渠道控制中恒定流区分水扰动的处理方法,首先根据下游水量恒定思想,计算恒定流区分水渠道对应的前馈控制时间;随后计算不同工况下的前馈时间,得出分水渠道前馈控制时间的拟合公式;最后依据得到的拟合公式,提出将恒定流区分水扰动转换为回水区分水扰动的处理思路,实现恒定流区分水扰动向回水区分水扰动的转移。本发明利用渠段的前馈控制时间将恒定流区分水流量变化的控制问题转移到回水区分水流量变化的控制问题上,将原本包括恒定流区、回水区两种分水扰动类型的渠道控制问题转变为仅包括回水区分水扰动的处理,打破了渠道自动控制算法中恒定流区分水扰动处理难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54978.5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梁冰洁 , 张晓 , 张会敏 , 景明 , 宋常吉 , 胡亚伟 , 王军涛 , 樊玉苗 , 王艳华 , 靳晓辉 , 吕望 , 卞艳丽 , 宋静茹 , 姚京威 , 王爱滨 , 马朋辉 , 李婷 , 方鸣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闸门限位装置,通过在闸门梁上设置方形孔,并设置相应的限位装置对拉杆进行限位,利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实现对拉杆位移的约束,保证拉杆在工作过程中不出现较大位移,避免位移产生的受力破坏,从而保证结构受力安全,提高闸门的使用寿命,该装置维修更换简单,易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27298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164254.2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砒砂岩地区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方法及装置,包括特征采集单元、资料收集单元、实时检测单元、泥沙检测单元、电子地图、无人机、历史资料、观测气象站、土壤水分监测装置、土壤水势监测装置、植物茎干流监测装置、三维激光扫描仪、三角堰、泥沙收集铁桶和统计分析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人机从相对高程100米高度对小流域进行详细航拍并将航拍信息用专业软件处理,能够解译分析小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特征、侵蚀特征等为以后的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历史资料主要是当地小流域的气象水文蒸发资料、侵蚀类型特征等资料,可以了解当地的土壤水分及承载力,为以后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51299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46755.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储水式空心淤地坝,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坝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坝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储水腔相连通,所述坝体远离储水腔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端与储水腔内壁的底部相连通;通过设置的空心坝拦水,又用储水腔储水,使不能利用或难利用的洪水能够有效利用,空心坝建设,尤如在山坡地旁边建了一个蓄水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山坡地、林果地用水不足的问题,且泥沙含量较高的洪水不会进入储水腔的内部,而上层泥沙含量较低的清水则会流入储水腔的内部,可以方便后续人们的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