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其运行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99990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10982.8

    申请日:2012-09-26

    Abstract: 一种空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室外机,包括至少一个压缩机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热源水流路,与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供给与流过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源水;泵,设置于上述热源水流路;变流量阀,设置于上述热源水流路,且其开度能够被调节;主控制部,至少控制上述压缩机的启动;变流量阀控制部,控制上述变流量阀的开度;上述主控制部和上述变流量阀控制部设置于上述室外机。根据上述热源水最少流量操作部的操作来调节上述变流量阀的开度,从而具有用户或安装人员等能够根据期望而选择性地调节功耗与效率的优点。

    冰箱
    12.
    发明授权
    冰箱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0404984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480038198.7

    申请日:2004-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箱,其包括主体(10);冷藏室(40)和冷冻室(30),它们设置于该主体内,用于存储食物;冷空气产生设备(71),其设置于该主体内,用于产生冷空气;冷空气供给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排出所述冷空气,并使所述冷空气在整个冷冻室(30)、冷藏室(40)和冷空气产生设备(71)中循环;以及分隔器(100),其邻近于所述开口设置,用于通过将所述冷空气分隔成至少两条通路而将所述冷空气均匀地散布到冷冻室(30)和冷藏室(40)内。

    空调及其运行方法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9999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710982.8

    申请日:2012-09-26

    Abstract: 一种空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室外机,包括至少一个压缩机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热源水流路,与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连接,供给与流过上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源水;泵,设置于上述热源水流路;变流量阀,设置于上述热源水流路,且其开度能够被调节;主控制部,至少控制上述压缩机的启动;变流量阀控制部,控制上述变流量阀的开度;上述主控制部和上述变流量阀控制部设置于上述室外机。根据上述热源水最少流量操作部的操作来调节上述变流量阀的开度,从而具有用户或安装人员等能够根据期望而选择性地调节功耗与效率的优点。

    空气调节器及其运行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58979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280058168.7

    申请日:2012-11-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包括:多个室内机,其分别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多个室外机,其分别设置有使制冷剂与热源水进行热交换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这些多个室外机经由制冷剂流路与多个室内机相连,并且分别设置有室外机印刷电路板,热源水流路,其连接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上,泵,其设置于热源水流路上,能够调节开度的流量阀,其设置于热源水流路上,中央控制器,其控制多个室外机,流量阀控制板,其通过调节流量阀的开度来调节热源水的流量;流量阀控制板,经由第一通信线路与室外机印刷电路板相连,并且经由通信方式与第一通信线路的通信方式不同的第二通信线路和中央控制器相连,用于在中央控制器和室外机印刷电路板之间变更通信协议;因此,中央控制器可利用流量阀控制板对室外机和流量阀一并进行控制,从而存在与将另外的网关设置于中央控制器和室外机之间的情况相比结构更简单的优点。

    热交换器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4261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140250.0

    申请日:2013-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00 F28D7/024 F28F228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第一配管,其将第一流体引向上述壳体的内部,管,其使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流体通过,第二配管,其将上述第一流体引向上述壳体的外部;托架,其具有用于紧固壳体的紧固部与用于支撑上述紧固部的支撑部;在上述紧固部形成有管孔和配管孔,上述管贯通上述管孔,上述第一配管和第二配管中的至少一个配管贯通上述配管孔。由此,因此能够提高壳体的侧面与上侧的空间活用度,第一配管与第二配管中至少一个配管与管受到托架的保护,而且还具有可靠度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