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头可换式旋转工具,前端头及工具主体

    公开(公告)号:CN102307693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0980156085.X

    申请日:2009-02-04

    Abstract: 一种前端头可换式旋转工具,具有轴状的工具主体、和与该工具主体分体地构成的前端头,该前端头同心地能够拆装地被安装使用在该工具主体的前端,其特征在于,该前端头可换式旋转工具具有:结合凸部及结合凹处,其沿工具轴向能够嵌合地设置在所述工具主体及所述前端头的一方及另一方,并且相对于工具轴心O成直角的截面为非圆形;梳状齿,其在该结合凸部的外周面及该结合凹处的内壁面上分别沿周向分离地设置多组,并在该结合凸部及该结合凹处沿工具轴向被嵌合的状态下,围绕工具轴心O使所述工具主体相对于所述前端头相对地向工具旋转方向旋转,由此各组相互啮合而阻止该前端头相对于该工具主体向工具轴向脱出;周向抵接部,其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工具主体及所述前端头,在所述梳状齿啮合的状态下,使该工具主体相对于该前端头相对地向工具旋转方向旋转,由此相互抵接,限定围绕工具轴心O的安装相位;和轴向紧贴部,其分别被设置在所述工具主体及所述前端头,在所述梳状齿啮合的状态下,使该工具主体相对于该前端头相对地向工具旋转方向旋转,由此在所述安装相位以规定的推压负载相互沿工具轴向紧贴,并且所述结合凸部侧的梳状齿及所述结合凹处侧的梳状齿在使所述工具主体相对于所述前端头相对地向工具旋转方向旋转而相互啮合时,为容易啮合而使该结合凸部侧的梳状齿的周向的圆弧的曲率比该结合凹处侧的梳状齿大,或使该结合凸部侧及该结合凹处侧的梳状齿的周向的圆弧的中心相互偏心。

    端铣刀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76421A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480044585.1

    申请日:200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铣刀,能够抑制切削加工时的振动,同时切屑排出性提高,从而兼备高的加工效率和长的刀具寿命。通过使端铣刀(1)的外周刃(4a~4d)的各第1刃口斜角(α1)为超过0°至大致3°以下的范围,外周刃(4a~4d)的各第1刃口宽度(t1)为相对于外径(D)在大致0.005D以上、0.03D以下的范围内,外周刃(4a~4d)的各螺旋角(θ)均相等,在大致35°以上、大致40°以下的范围内,能够抑制切削加工时的振动,并且能够提高切屑排出性。

    顶端可更换式切削工具的主体部和顶端可更换式切削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0986298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680090124.0

    申请日:2016-11-01

    Abstract: 顶端可更换式切削工具(1)的主体部(3)具有:筒状的筒部(32),其是由第一金属材料构成、且沿轴向延伸设置而成的;以及内螺纹部(33),其设于筒部(32)的内周(40),能够与切削头(2)的外螺纹部(24)螺纹结合。内螺纹部(33)具有第一内螺纹部(34)和第二内螺纹部(35)。第一内螺纹部(34)是从比内螺纹部(35)的内螺纹牙底(36)靠内螺纹牙顶(37)侧且是比与内螺纹部(33)的中径相对应的部分靠内螺纹牙底(36)侧的部分起、到内螺纹部(33)的内螺纹牙顶(37)为止的部分。第一内螺纹部(34)由与第一金属材料不同的第二金属材料构成。第二内螺纹部(35)是与筒部(32)的内周(40)连续的部分、且是内螺纹部(33)的除了第一内螺纹部(34)之外的部分。第二内螺纹部(35)由第一金属材料构成。

    T型槽铣刀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1417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580080091.7

    申请日:2015-06-15

    Abstract: T型槽铣刀(1)是用于在工件上切削T槽的工具,具有主体(2A)和嵌入部(3)。嵌入部(3)利用螺钉(8)固定在主体(2A)的顶端部。嵌入部(3)是将嵌件(4)和嵌件(5)叠合而构成的。通过改变构成嵌入部(3)的嵌件的组合,从而能够简单地调整在工件上切削的T槽的槽宽和角形状。另外,在嵌件(4、5)各自的接合面上,嵌件(4)的接合面的凸部和凹部与嵌件(5)的接合面的凹部和凸部重叠。因此,嵌件(4、5)在厚度方向上各自的一部分彼此重叠,因此能够缩短嵌入部(3)的突出长度。

    插入式工具及螺纹铣刀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1417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580080082.8

    申请日:2015-06-15

    Abstract: 螺纹铣刀(1A)的嵌入部(3)利用螺钉(8)固定于主体(2)的顶端部。嵌入部(3)是将精加工用的嵌件(4)和粗加工用的嵌件(5)叠合而构成的。在嵌件(4、5)各自的接合面上,嵌件(4)的接合面的凸部和凹部与嵌件(5)的接合面的凹部和凸部重叠。螺纹铣刀(1A)能够通过例如右刃下切,对形成于工件的孔切削母螺纹。利用嵌件(4、5)同时对孔的内周面进行切削,因此,能够利用1次走刀实施粗加工和精加工。嵌件(4、5)各自的接合面的凸部和凹部重叠,从而在各自的厚度方向上各自的一部分彼此重叠。因此,能够缩短嵌入部(3)的突出长度。

    T型槽铣刀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1417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80080091.7

    申请日:2015-06-15

    Abstract: T型槽铣刀(1)是用于在工件上切削T槽的工具,具有主体(2A)和嵌入部(3)。嵌入部(3)利用螺钉(8)固定在主体(2A)的顶端部。嵌入部(3)是将嵌件(4)和嵌件(5)叠合而构成的。通过改变构成嵌入部(3)的嵌件的组合,从而能够简单地调整在工件上切削的T槽的槽宽和角形状。另外,在嵌件(4、5)各自的接合面上,嵌件(4)的接合面的凸部和凹部与嵌件(5)的接合面的凹部和凸部重叠。因此,嵌件(4、5)在厚度方向上各自的一部分彼此重叠,因此能够缩短嵌入部(3)的突出长度。

    不重磨式旋转工具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59350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0980128913.9

    申请日:2009-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重磨式旋转工具,该不重磨式旋转工具能够提高生产性,并且,切削头向主体的安装作业性和拆卸作业性优异。设定扭转角和扭转方向,从而伴随着将凸状联接部(23)和立设部(13)联接时的相对旋转,作为凸状联接部(23)的外周壁(24)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突条部(24a)从后端侧而与立设部(13)的内周壁(13a)接触,接触面积逐渐增加,因而由于突条部(24a)从内周壁(13a)受到的反作用力而将凸状联接部(23)拉入立设部(13)的后端侧且稳定地保持在立设部(13)之间。结果,由于能够减少需要严格的尺寸管理和高的加工精度的部位,因而能够提高生产性。另外,由于突条部(24a)作为凸状联接部(23)的外周壁(24)的一部分而形成,因而能够减轻相对旋转所需的力,提高拆卸作业性和安装作业性。

    尖端拆装式旋转工具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19520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180071461.2

    申请日:2011-06-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三角形截面的止转键(56)及键槽(54)相互紧密贴合地面接触,据此,尖端(14)围绕主体(12)的轴心(O)以恒定的相位一体地被安装在主体(12)上,从而得到高的安装强度(旋转加工时的折损强度),并且在主体(12)及尖端(14)的相对面(50、52)上仅设置三角形截面的键槽(54)、止转键(56)即可,从而构造简单,制造成本降低。另外,经由设置在安装螺钉(80)上的流体导入路径(90)将润滑油剂导入尖端(14)侧,润滑油剂从设置在尖端(14)的基端侧的基端侧排出通路(径向孔92、间隙66)、及设置在尖端(14)的前端侧的前端侧排出通路(径向孔94、96、间隙98、径向槽70)双方向外周侧被排出,从而对尖端(14)的阴螺纹的攻丝加工部位充分地供给润滑油剂,折损强度进一步提高。

    不重磨式旋转工具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59350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80128913.9

    申请日:2009-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重磨式旋转工具,该不重磨式旋转工具能够提高生产性,并且,切削头向主体的安装作业性和拆卸作业性优异。设定扭转角和扭转方向,从而伴随着将凸状联接部(23)和立设部(13)联接时的相对旋转,作为凸状联接部(23)的外周壁(24)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突条部(24a)从后端侧而与立设部(13)的内周壁(13a)接触,接触面积逐渐增加,因而由于突条部(24a)从内周壁(13a)受到的反作用力而将凸状联接部(23)拉入立设部(13)的后端侧且稳定地保持在立设部(13)之间。结果,由于能够减少需要严格的尺寸管理和高的加工精度的部位,因而能够提高生产性。另外,由于突条部(24a)作为凸状联接部(23)的外周壁(24)的一部分而形成,因而能够减轻相对旋转所需的力,提高拆卸作业性和安装作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