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5953C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02105840.7

    申请日:2002-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7/23 F16L37/34 Y10T137/87949

    Abstract: 一种管接头,其中,一个O形环(42)布置在一相抵轴环(26)的前端表面(26a)上,以便当管接头(10)的套管(12)和插管(112)彼此连接时防止流体泄漏出流体通道。当套管(12)和插管(112)彼此脱开时防止流体流出的、各套管(12)和插管(112)的单向阀包括柱形轴环(26)(插管本体(116))和阀元件(20、120)。阀元件(20、120)朝着轴环(26)的内径。阀元件(20、120)有布置在与轴环(26)同轴的圆柱部分的外周上的O形环(24)(O形环(124))。

    管接头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90827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58000.3

    申请日:2004-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7/34 F16L37/23

    Abstract: 一种管接头包括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通过防止套筒(30)沿周向方向旋转而保持锁定状态,否则将由任何意外的外力引起该周向旋转。该保持机构包括:棘爪(33),该棘爪布置成环绕插座件本体(16)的外周表面,且该棘爪可与套筒(30)同步旋转;以及线圈弹簧(32),该线圈弹簧(32)布置在套筒(30)和棘爪(33)之间,并形成推压作用,以便使得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相互分离。

    夹头和管接头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6615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63531.1

    申请日:2004-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7/138 F16L37/133 F16L37/44

    Abstract: 一种夹头(20)包括:环形圈部分(120);第一啮合部分(122),该第一啮合部分沿环形圈部分(120)的中心轴线伸出,并与第一部件(12)啮合;以及第二啮合部分(124),该第二啮合部分沿环形圈部分(120)的中心轴线(m)从所述环形圈部分(120)上伸出,并与第二部件(14)弹性啮合。作为第二啮合部分(124)端部的三维形状部分(136)包括形成于金属板上的一对膨胀部分(136a、136b)。环形圈部分(120)通过将金属板弯成圆圈而形成,且金属板的两端(120a、120b)彼此并不固定,这样,两端(120a、120b)可沿周向移动。

    管接头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3196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47509.8

    申请日:2004-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7/0915

    Abstract: 一种管接头(10)包括一个管(16)插入其中的本体(12)、一个布置在本体(12)中的导向构件(14)、一个与管(16)的外周面接合以保持管(16)的夹头(18)、突出且向着面对夹头(18)上的管(16)的内周面倾斜预定角度的固定爪(48)、一个使管(16)从固定状态松释的松释衬套(22)和一个安装在本体中的衬垫(20)。衬垫(20)包围管(16)的外周面,并且当供应压力流体时可在本体(12)的轴向上位移。

    管接头
    15.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165861D

    公开(公告)日:2000-11-08

    申请号:CN00301637.4

    申请日:2000-01-28

    Designer: 种谷良泉

    Abstract: 后视图与主视图对称,故省略后视图;仰视图与俯视图对称,故省略仰视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