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434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440599.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2B37/50 , F22B31/08 , F22B1/28 , F22B37/34 , F22D7/08 , F22D11/06 , A47J27/04 , A47J36/00 , A47J37/06 , B01D71/36 , C02F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加热设备的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及蒸汽加热设备,其中,蒸汽加热设备的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壳体;防水透气膜,其设置在壳体中并将壳体分隔成净水腔和废水腔,净水腔适于与用水器的进水口相连;加热组件,其适于对废水腔进行加热;进水管,包括能够对净水腔冷却的换热管段以及伸入废水腔内的出水端,进水管适于与用水器的出水口相连。因此,本发明的废水循环利用装置能够在一个壳体内完成储存并加热废水、将水蒸气冷凝和储存净化水的操作,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的空间小,能够使用在蒸烤箱等蒸汽加热设备中。另外,进水管能够在向废水腔内供水的同时对净水腔内的水蒸气进行冷却,加速净水腔内的水蒸气的冷凝。
-
公开(公告)号:CN119353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78880.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浙江力聚热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利用余热回收的多级式蒸汽装置,包括热源、换热系统和蒸汽制备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均与热源相连通的余热换热器和补水换热器,且余热换热器和补水换热器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蒸汽制备系统包括相连通的闪蒸罐和蒸汽压缩机,闪蒸罐与余热换热器换热式连接,且闪蒸罐与补水换热器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补水换热器设有通过管路相连通的补水箱;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相连通的余热换热器和补水换热器,实现对热源的多级换热,实现对热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余热换热器和补水换热器分别对应闪蒸罐的循环处和闪蒸罐的进水处设置,实现对闪蒸罐内水流的多级换热,提高闪蒸罐内水流的温度,从而减少闪蒸罐的所需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45139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014626.9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应煤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给水再循环管路系统,包括给水机构,给水机构包括主给水泵、加热器和汽动给水泵,还包括再循环机构,再循环机构设置在给水泵和加热器之间,再循环机构包括第一循环管路和电动调阀,第一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汽动给水泵连接,另一端引入主给水泵。本申请提供的适应煤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给水再循环管路系统,当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至35%额定功率以下时,将电动调阀的开度设置在50%以上,水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进行循环,以适应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至低负荷安全稳定运行及保障机组深度调峰期间负荷响应能力,避免因最小流量保护导致汽动给水泵跳闸引起安全生产事故,避免低负荷工况下汽动给水泵发生汽蚀。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3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25715.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江苏四方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组装大型水冷预混燃烧锅炉,属于燃气锅炉领域。一种模块化组装大型水冷预混燃烧锅炉,包括:锅炉模块,所述锅炉模块包括上筒体、下筒体、水群管、膜式壁组和炉膛区,还包括:节能器模组,所述节能器模组上设置有进烟口和排烟口;所述膜式壁组的一侧设置有排烟区;连接管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进烟口与排烟区之间;过热器,所述过热器包括第二换热管、热气进管和热气出管;本发明整体锅炉采用模块化组装的形式,取消了传统的集箱化设计,每个模块上设置对外接口,安装便携,并且便于发货,降低了组装难度和现场工作量,同时可以根据客户对过热蒸汽温度的要求在不同的位置安装过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54306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1580008.6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扬州正宇锅炉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盐分烟气危废余热锅炉,涉及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包括烟气处理组件、烟气流通组件、加热组件、底座、外筒体,外筒体底部和底座顶部紧固连接,外筒体上设置有进水管、蒸汽管,烟气处理组件、烟气流通组件、加热组件和外筒体相连接,烟气处理组件一端和外筒体内壁紧固连接,烟气处理组件另一端和烟气流通组件相连接,烟气流通组件固定在外筒体侧壁上,加热组件两端固定在外筒体两端的侧壁上。本发明的烟气处理组件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烟气中杂质被捕获的可能性,实现了捕获介质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并对捕获的杂质颗粒进行了集中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267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78221.7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南京南锅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国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烧式一体化余热锅炉,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锅炉主体,锅炉主体内设置有炉膛;炉膛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水平设置,排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缓流区,缓流区的一端设置有分层箱,分层箱上设置有多个分层道,本发明通过分层箱内的水平道与竖直道结合,且每一层分层道上均装有滤网,且滤网的网孔大小依层次递减,确保不同粒径的烟灰颗粒能被精准捕捉。这一分层过滤不仅提高了除尘效率,减少了对锅炉内部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延长了滤网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因频繁更换滤网而产生的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67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60146.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广东鸿业管桩有限公司 , 广东鸿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锅炉节能装置及燃气锅炉,该装置包括炉体、燃气通入机构、烟气热量回收机构、烟气处理机构等关键组成部分,炉体内设有燃烧室和储水腔,顶部设有进水口,底部装有L形支撑脚,确保结构稳定,燃气通入机构包括燃气进口、通气管、燃气喷口、风机和出风口,确保燃气稳定供应和高效燃烧,烟气热量回收机构通过出气管、热量回收室、翅片和出水口回收烟气热量,提高热效率,烟气处理机构配备处理室、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有效净化烟气,此外,炉体内壁装有分隔支撑板和蒸汽室,顶部设有蒸汽出口,实现蒸汽的高效收集和输出,也实现了燃气锅炉的节能和环保目标,适用于商业和工业供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9124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70203.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釜式蒸汽发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螺旋组件的锅炉釜式蒸汽发生器和使用方法,包括蒸发器外壳,所述蒸发器外壳下方一侧贯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蒸发器外壳上方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蒸发器外壳顶部贯通连接有蒸汽出口,所述蒸发器外壳底部安装有底座。本发明通过将热介质输送到螺旋管内部,通过螺旋管的特殊形状,从而提高热介质在水源中的流动时间,提高热转换率,同时螺旋板会随着空心主轴的转动进行旋转,从而对水源进行搅动,提高水分子的活性,从而提高其与热源的加热效率,同时空心主轴的转动会带动多组空心辅助轴同时转动,并且齿轮和齿环的配合会使空心辅助轴进行自转,由此实现降低水源的加热周期和提高热转换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96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861145.4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用氨改质零碳燃烧系统,包括省煤器、汽包、螺旋状氨分解反应器、液体流道、多个燃烧装置和壳体,省煤器与汽包连通,汽包包括多个入口和多个出口,汽包的其中一个入口和其中一个出口分别与液体流道的两端连通;入口、出口和液体流道共同组成闭合回路;由入口、出口和液体流道共同组成的闭合回路包围在螺旋状氨分解反应器和多个燃烧装置外部,闭合回路和螺旋状氨分解反应器以及多个燃烧装置之间均存在空隙;由入口、出口和所述液体流道共同组成闭合回路、螺旋状氨分解反应器和多个燃烧装置均设置在壳体内部。该工业用氨改质零碳燃烧系统有效利用了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且燃烧后排出的尾气零碳,对环境保护等具有显著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0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15306.1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锅炉烟气驱动的烟气熔盐换热系统三维结构以及控制方法,包括:锅炉;第一级网络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于不同温区烟道段的取烟烟道;第二级网络结构,包括多个烟气‑熔盐换热单元、多级烟气分流母管,末级的烟气分流母管的出口和烟气‑熔盐换热单元的入口连通;还包括多级烟气汇流母管,初级的烟气汇流母管的入口和烟气‑熔盐换热单元的出口连通;多级烟气分流母管的通流截面尺寸逐渐减小、多级烟气汇流母管的通流截面尺寸逐渐增大;烟气混合装置,其入口与第一级网络结构连通,其出口与第二级网络结构的初级烟气分流母管连通。该方案可以减小烟道系统的流动阻力,为熔盐换热提供温度适中、均匀的烟气,提升锅炉与熔盐系统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