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稳流装置环路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0713178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267199.8

    申请日:2017-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包括蒸发集管、冷凝集管、上升管和回流管,所述上升管与蒸发集管和冷凝集管相连通,所述蒸发集管位于下部,所述冷凝集管位于上部,所述流体在蒸发集管内吸热蒸发,经过上升管进入冷凝集管,在冷凝集管内进行换热后冷凝,冷凝的流体通过回流管回到蒸发集管;所述上升管内设置稳流装置,同一根上升管内设置多个稳流装置,所述上升管内设置稳流装置,同一根上升管内设置多个稳流装置,沿着上升管的高度方向,相邻稳流装置之间的间距不断减小。本发明通过稳流装置的间距变化,在上升管内存在汽液两相流动时,强化传热,同时减弱上升管的振动,降低噪声水平。

    排气热交换器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85120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380024902.2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热交换器(1),特别是用于机动车中,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第一流体的第一流动通道(2),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在其端部区域中容纳于各自的管板(3)中;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包围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其中壳体(4)具有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并且形成用于第二流体的第二流动通道(10),其中所述壳体可由第二流体流经并且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可由第二流体环流,其中管板(3)如此插入到壳体(4)中,使得第一流动通道(2)与第二流动通道(10)密封;包括第一扩散道(5),所述第一扩散道将所述第一流体导入到第一流动通道(2)中;并且包括第二扩散道(5),所述第二扩散道将所述第一流体从第一流动通道(2)导出,该排气热交换器(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隔离件(6),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隔离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道(7)和至少一个第一间隔件(8),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间隔件放置到背向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的侧的管板(3)上。

    排气热交换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85120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80024902.2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热交换器(1),特别是用于机动车中,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第一流体的第一流动通道(2),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在其端部区域中容纳于各自的管板(3)中;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包围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其中壳体(4)具有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并且形成用于第二流体的第二流动通道(10),其中所述壳体可由第二流体流经并且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可由第二流体环流,其中管板(3)如此插入到壳体(4)中,使得第一流动通道(2)与第二流动通道(10)密封;包括第一扩散道(5),所述第一扩散道将所述第一流体导入到第一流动通道(2)中;并且包括第二扩散道(5),所述第二扩散道将所述第一流体从第一流动通道(2)导出,该排气热交换器(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隔离件(6),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隔离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道(7)和至少一个第一间隔件(8),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间隔件放置到背向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的侧的管板(3)上。

    流体循环模块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0158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80045137.3

    申请日:2011-07-20

    Inventor: L.罗 Y.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流体(A、B)的循环的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流体分配板(3、5),所述流体分配板(3、5)包括产生在所述板(3、5)的平面中的主端部开放式流体供给管道(11),和与所述板(3、5)的平面成直角地产生的并且通过支路的循环网络连接到所述主管道(11)的第二端部开放式流体分配管道;至少一个集流单元(7),其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二管道并且与其平行的循环管道(9),和至少一个集流板(23),所述集流板(23)包括主端部开放式流体排放管道(31)和与所述板(23)的平面成直角地产生的并且通过支路的循环网络连接到所述集流单元(7)的循环管道(9)和连接到所述主管道(31)的集流管道。

    换热器的翅片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3210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28337.8

    申请日:2008-05-23

    Inventor: 李金波 聂金良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的翅片,包括设置在翅片上装配热交换管的安装孔,沿着进风方向,安装孔中心到翅片后、前两边缘的距离不相等。安装孔中心到翅片后、前两边缘的距离比值是一个范围,为0.375~1.2。安装孔上设置有翻边。本发明的管片式换热器经过优化设计与实验验证,所用热交换管的直径不变,仍然可以是9.52mm、7.94mm、7.00mm或5mm,只是安装孔中心与翅片后、前两边缘的距离不再是对称的,具有一个比较优化的范围。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易加工、翅片侧的换热系数高、翅片的传热效率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性价比均比较高的特点。

    用于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热介质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1573272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42949.4

    申请日:2004-06-04

    Inventor: W·劳泽

    Abstract: 一个用于包括多个热交换器的送风装置的该热介质分配器(1)包括一个箱形的壳体(2),该壳体由一个隔壁(3)分隔成一个用作前流集流管的第一流动腔(5)和一个用作回流集流管的第二流动腔(6)。从第一流动腔(5)中为每个相连的热交换器分出一个前流接管(10),且为每个相连的热交换器一个回流接管(11)通入第二流动腔(6)。连接管(10,11)设置成热介质经过不同热交换器和分配器(1)的流动路径是同样长的。根据本发明的热介质分配器(1)替代由单个管件焊接在一起制成的通用热介质分配器,这种分配器结构较大,因此较昂贵并通常不能安装在送风装置的壳体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