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管、风管组件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4148313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20144273.9

    申请日:2021-0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纹管、风管组件及空调器,波纹管包括沿轴向布置的多个波峰以及多个波谷,波峰与波谷沿轴向交错布置,至少一个波峰上开设有贯穿波峰的顶壁的至少一个开槽,波纹管的外壁套设有保温棉。本实用新型波纹管在轴向一定区域内的波峰开设有贯穿设置的开槽,使得波纹管风道和保温棉之间形成共振腔,利用亥姆霍兹共振腔原理解决波纹管风道由于气流紊乱造成的高频率噪音哨声的问题。波纹管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且能够有效消除风管组件的高频率噪音哨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一种通气管以及新风空调
    2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747159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606283.8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一种通气管以及新风空调,通气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管体在第一管体内穿过,第二管体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管体内第一气流方向与第二管体内第二气流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室内排风和新风的管路设置为一体,在新风开启时将引入的室外新风通过通气管,利用室内排风的热量对新风进行换热,使引入的室外空气接近室内温度,实现能量回收,不需要对新风和排风增设额外的换热结构,简化了空调结构,而且有效降低能源损耗,提高空调的能量回收利用率。

    一种加热器以及新风空调
    2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747034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529156.2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一种加热器以及新风空调,加热器包括隔热体以及设于所述隔热体内部的加热部,所述隔热体的两端开放,所述加热部内侧设有供新风通过的加热腔。本实用新型,加热器通过隔热体阻隔自身热量外漏,防止热量影响其它部件造成损伤,新风可流经内部的加热腔,从而使得新风在加热腔内与加热部产生热交换,提高新风温度,从而减少与室内空气的温差,也降低了空调等内部换热处理装置的能耗,加热器自身可直接应用于管道如新风管或新风装置内,不会占用空调内部空间,方便整体拆装和更换。

    一种杀菌空调器
    2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961903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063624.5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一种杀菌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壳体、蒸发器以及过滤网,所述蒸发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过滤网设置在壳体外部且与所述进风口对应设置;所述过滤网上设有若干个杀菌组件,该若干个杀菌组件设置在过滤网的内侧,且杀菌组件的作用方向朝向壳体内部。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便于拆卸安装,并且具有杀菌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采用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2618788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0853355.6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采用其的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包括进风口和面板体,面板体在其内壁面侧形成连通进风口的进风流道,面板体在朝向进风流道的内壁面上形成有杀菌部件固定结构,杀菌部件固定结构在面板体内壁面上形成有杀菌部件安装内腔,杀菌部件安装内腔用于安装杀菌部件,杀菌部件用于对从进风口流入的气流进行杀菌处理,使空调内部保持清洁和卫生,也有助于对内部的零部件进行保护;既不遮挡风口,保证了杀菌的覆盖率,又不影响风量,增强了杀菌部件的稳定性,提高了杀菌效果,提高了空调器使用对象的使用体验感。

    新风部件及新风空调
    2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60318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1933391.X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风部件及新风空调。该新风部件包括新风主体和设置在新风主体上的蜗壳,蜗壳上设置有凝露导流结构,凝露导流结构用于将蜗壳上产生的凝露水导流至预定位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与空气接触最多的蜗壳上设置有凝露导流结构,即使蜗壳上产生了较多的凝露水,也可以通过凝露导流结构将凝露水导流至预定位置,从而避免了凝露水意外滴落所造成的问题,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防凝露容易失效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风空调排气部件的防雨装置及新风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11739431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21954127.1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空调排气部件的防雨装置及空调,包括安装于墙体外侧的防雨风罩,以及与防雨风罩连通的风管;所述防雨风罩包括外罩盖板,设置在外罩盖板一侧的防雨外罩,设置在所述防雨外罩另一侧的密封件,所述防雨外罩与外罩盖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防雨外罩的排气口设置在下侧,可以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内部,外罩盖板上设置了密封件,可填充防雨风罩与墙体之间的间隙,防止雨水从间隙流入风管,同时避免因大量空气从防雨风罩和墙体之间间隙通过而产生噪音。另外,风管的内部设置了防水台和风门板,在雨势较大的极端天气下也可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到排气部件的内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