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轮毂轴承的内圈约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6149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80088756.8

    申请日:2017-03-29

    Inventor: 菊池康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轴承的内圈约束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不对该轮毂轴承施加载荷的情况下有效地约束内圈。该内圈约束装置(2)设置有:约束环(20),该约束环由于多个部件(20a)布置为呈环形形状并且经受直径收缩而约束轮毂轴承(1)的内圈(12);支承板(30),该支承板呈环形形状并且与轮毂轴承(1)同轴设置,使得能够沿轴向方向移动,并且该支承板在轴向方向上于约束环(20)的轮毂轴承(1)侧上的位置处支承约束环(20);以及环形操作板(40),该环形操作板联接至支承板(30)以便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支承板(30)移动,并且通过接近支承板(30)而在直径收缩的方向上对约束环(20)施加压力。

    挤压机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2933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480076249.9

    申请日:2014-02-26

    Inventor: 野村诚明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防止塑性材料从挤压机的机头与拉模之间漏出。在机头的顶端的拉模支承部件的安装部内能装卸地安装有拉模,机头内的橡胶从拉模的挤出口向前方挤出。在拉模支承部件以及机头的第1孔内插入有第1轴。在所述拉模支承部件上配置有设置部件。在设置部件的螺孔中螺入有紧固螺栓,通过将螺栓紧固到拉模上的挡板上,而使拉模与拉模支承部件的安装部的内底面抵接。在设置部件以及拉模支承部件的第2孔中插入有第2轴。第1轴以及第2轴的凸轮面抵接。通过紧固螺栓,第1轴的凸轮面和第2轴的凸轮面通过其反作用力压接,并通过它们的凸轮作用,第1轴被牵引至机头侧而压接在机头的正面。因此,能够有效地发挥在机头的正面与拉模之间的橡胶的防漏作用。

    胎圈单元组装装置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2935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480076236.1

    申请日:2014-02-28

    Inventor: 西田喜八郎

    Abstract: 通过上推部件,移动部件被上推,按压部件上升。经由上推部件和被动部件,支撑块向前方移动。通过基于该移动的凸轮作用,按压部件位于成形滚筒的气球上的三角胶芯的上方。因此,上推部件下降,三角胶芯的顶端部被按压到气球上。在该状态下,成形滚筒旋转,三角胶芯形成为环状。然后,按压部件离开三角胶芯,按压部件配置于成形滚筒外的退避位置。所述上推部件和被动部件会分离,在该状态下,成形滚筒能单独地旋转。

    胎圈芯成形装置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6028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80081424.3

    申请日:2014-08-27

    Abstract: 胎圈芯成形装置(1)具备:卷取机(110);引导装置(10);以及夹持装置(120)。夹持装置(120)具备将钢线(W)夹住来保持的第1夹持壁部(151)和第1基壁部(131),第1夹持壁部(151)构成为能在与第1基壁部(131)相对的位置和与第1基壁部(131)不相对的位置之间移动。引导装置(10)具备钢线通过部(30),钢线通过部(30)使钢线(W)的顶端从远离第1基壁部(131)的位置移动至与第1基壁部(131)面对的位置。

    钢丝圈卷取装置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36206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280070211.1

    申请日:2012-03-28

    Inventor: 西田喜八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F37/00 B29D30/48 B29D2030/487

    Abstract: 在钢丝圈卷取装置上设置有由旋转体(21)、横移辊(35)、以及气缸(44)构成的横移机构(12)。旋转体(21)被设置成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并且具有形成了用于卷取金属丝的环状卷取部(23)的外周面。横移辊(35)与缠绕到卷取部(23)上的金属丝(W)卡合,将金属丝(W)在旋转轴的延长方向上并列设置码放。气缸(44)对横移辊(35)向金属丝(W)按压方向赋予赋势力。卷取部(23)的底面形成为锥形。在横移机构(12)上设置有具有倾斜凸轮面(63a)的凸轮部件(63)。倾斜凸轮面(63a)为了与卷取部(23)的锥形面(24a)平行地横移移动而引导横移辊(35)。

    钢丝圈的把持装置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45294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280072084.9

    申请日:2012-04-06

    Inventor: 高木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D30/0016 B25J15/0052 B29D2030/0044

    Abstract: 钢丝圈(15)的把持装置(10)在将钢丝圈(15)的始端和终端部固定的状态下对钢丝圈(15)进行把持,钢丝圈(15)由在设置于旋转体的外周面上的环状的卷取部上卷取的钢丝构成。把持装置(10)具有对钢丝圈(15)的上部进行把持的上部把持部(16)和对钢丝圈(15)的下部进行承载的下部承载部(19)。上部把持部(16)由以对钢丝圈(15)的上部进行夹持的方式进行开闭的一对把持体构成。下部承载部(19)由对钢丝圈(15)的下端进行承载的承载凹部构成。

    卷取装置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79273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280073877.2

    申请日:2012-06-12

    Inventor: 西田喜八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D30/48 B21F37/00 B29D2030/487

    Abstract: 一种卷取装置,通过在圆形卷取机(13)的外周上以沿列方向及段方向排列的状态卷取一根钢丝(W)而形成钢丝圈(B)。在装置机架(11)上以能沿钢丝(W)的列方向及段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有辊(16),该辊(16)用于对卷取机(13)的外周上的钢丝(W)进行按压。在与卷取机(13)的旋转同步进行旋转的凸轮轴(18)上支承有圆形凸轮(20),该凸轮(20)具有凸轮面(22a)。在凸轮(20)的凸轮面(22a)上卡合有凸轮从动件(17),该凸轮从动件(17)与辊(16)一起沿钢丝(W)的列方向及段方向移动,由此,辊(16)根据凸轮面(22a)作用而沿钢丝(W)的列方向移动。

    污垢去除装置和去除方法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73241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80079054.5

    申请日:2013-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43/04 B08B1/02 B08B5/023

    Abstract: 所提供的是污垢去除装置(10)和去除方法,所述污垢去除装置(10)和去除方法用于在不使用化学制品或超声波的情况下通过索状构件(12)从线材(11)的表面去除诸如氧化皮残留物、酸洗残渣等的污垢。污垢去除装置(10)的特征在于具有:线材卷绕装置(28),该线材卷绕装置(28)用于卷绕线材(11),该线材(11)的表面上余留有诸如氧化皮残留物、酸洗残渣等的污垢;索状构件(12),该索状构件(12)用于绕线材(11)缠绕并通过相对于线材(11)的相对滑动擦去线材(11)的表面上的污垢;以及索状构件给送装置(13),该索状构件给送装置(13)用于使索状构件(12)相对于线材(11)进给。污垢去除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线材(11)成直线地进给,该线材(11)的表面上沉积有诸如氧化皮残留物、酸洗残渣等的污垢;使索状构件(12)绕线材(11)缠绕,并且使索状构件(12)转动以擦去线材(11)的表面上的污垢;以及将空气喷射到线材(11)的表面上以吹走余留在线材(11)的表面上的污垢。

Patent Agency Ranking